譚運明
“陀型管理”理念的建構、實踐與思考
譚運明
卓陀螺運轉機理引發學校教育管理的再思考:軸線貫穿,分級管理,整體聯動;增大陀體,重心下移,暢達運行;全員參與,同心同力,眾志成城;發揚民主,實時監督,健康發展。“陀型管理”賦予學校管理新視角,給教育管理帶來積極的啟發。
教育管理;全員參與;民主;監督
陀螺是大多數孩子童年最喜愛的游戲。《辭源》有注:“陀螺者,木制,如小空鐘,中實而無柄,繞以鞭之繩,卓于地,急掣其鞭”“轉之疾,正如卓立地上,頂光旋旋,影不動也。”陀螺圍繞自身軸線作“自轉”的快慢,決定著陀螺擺動角的大小。轉得越慢,擺動角越大,穩定性越差;轉得越快,擺動角越小,因而穩定性也就越好。
觀摩思忖陀螺運轉機理,可資借鑒于學校管理運行機制之構建:陀螺運轉,重心著于一點,而向心力集中,力達迅捷。力勁則速快,力久則恒旋。否則,慢而擺,以至止傾。一所運行勁健的學校,就如陀螺之卓立旋旋,否則,力衰則擺以至癱瘓。鑒于當前學校管理體制之現狀,隨有“陀型管理網絡”管理理念之萌想、建構、實踐與思考。
“理念、策略、組織執行”是有效、科學管理的三足。理念事關方向,策略事關方式方法,而組織執行事關成敗。2015年暑期以來,我校實施了以下改革:通過組建處室之下的若干專業化管理中心,建構陀型管理網絡,以實現管理的專業化,實現管理重心下移。重心下移是一種方式,是一種策略,最終指向的還是學校的主動發展。
“陀型管理網絡”將學校管理組織根據層級分成五個管理層級:第一級為校長室、黨支部,是學校管理的頂層,處于決策層級,為學校行政核心,負責掌握學校發展方向、政策、路線等決策。第二級為各個處室,包括校長辦公室、教務處、德育處、總務處。第二級作為學校管理驅動層級,各處室根據自身的職責范圍負責分解學校決策,進行具體工作的分解、部署、督導與評議,處室部門負責人是第一責任人。第三級為各個中心。各中心的負責人是中心責任人,學校賦予中心負責人本中心范圍內的全部職、責與權,做到獨當一面。第四級為各組組長。各個組接受各個中心的工作安排、專業指導以及行政管理。各組組長是責任人,負責帶領組員完成各個中心組分派的工作,負責管理本組的一切事務,并對學校負責,對中心負責。第五級為全校教職員工、學生。教師、職工是學校的主人,是主人翁,是理所當然的管理者,既要承擔教學任務,也要完成教育任務;學生作為學校的一員,根據現代管理理念,也要成為現代學校的管理者。因此學校成立學生成長中心,組建更為完善的少先隊總部,組織競選從而選拔出一批優秀的學生干部參與到學生的管理工作之中,實現教育的自育、自律。
五個管理級層一以貫之,形成一條聯動的管理中心直線(即是陀型管理組織的軸線),層層落實,逐層負責。
各個管理中心的組建,主要的考量依據是學校管理效力、效率以及現代管理的實踐需求,是我校管理改革的最大嘗試。組建管理中心的原則:一是專業性需求,即是每一個中心就是一個現代學校管理的專業,是學校管理系統的子項;二是最大化追求學校管理的執行力,強調中心的管理積極性、自主性、創新性以及管理效力,從而改變以往處室一個動力體系而帶來的工作被動、組織松散、內耗巨大的局面,進而提高學校管理質量。
管理改革的終極目標是辦學質量的提升。學校將本輪管理改革的中軸線定義為學校生命線——辦學質量。為此,陀型管理組織網絡中最為重要的一個中心便呼之欲出,那便是“質量管理中心”。
質量管理中心由副校長親自掛帥,擔任中心主任,各處室、中心人員為質量管理中心成員。質量管理中心擁有相當的調度指揮權力,在全校范圍內調動一切資源為質量提升作為保證。同時,各個中心的工作目的指向理當是學校生命線——質量。
為了保證學科教學質量,質量管理中心在全校教干中選聘學科質量管理員,在中心的領導下實行學科包干,實行學科教學質量責任制。制訂目標,量化考核,兌現獎懲。學期初,依據學校學期工作目標、任務及中心,各管理中心制訂工作計劃,校長室定期對各管理中心工作的推進狀況進行督查,期中及期終,采取中心負責人述職、工作實績展、定量積分測評等方式實施綜合考評,并依據學校獎懲意見予以專項表彰獎勵。
陀型管理組織的運轉,與以往最大的不同之處,就在于陀體的全員性。傳統學校管理的最大缺失的是師生員工,因為師生員工在傳統管理體系中處于被管理者的位置,導致主人公意識、自主意識、管理意識嚴重缺乏,且調動無力、無效,嚴重制約了學校管理的質量提升。陀型管理組織因其實現了五級管理,且視其為管理系統的最為重要的位置,處于陀型組織的末端,即是陀螺的鋼珠,是管理的著力點,因而有效地突破了傳統學校管理的瓶頸,真正實現了全員參與。
陀型管理組織的運行,同樣需要驅動力。該管理模式的驅動力共計為二個方面:(1)導引力。導引力主要是指國家要求、政府期望、社會期盼。導引力概化為我校的辦學章程、辦學目標、發展規劃和管理理念。導引力是學校長期發展的持久動力系統,且具有變化,與時俱進的特點。我校進行管理組織的改革,構建陀型管理網絡,就是鑒于陀螺模型的核心思想——以快治變,構建一種以快速應變為核心的綜合能力,并利用這種能力更快瞻現、創造和把握機遇。(2)凝聚力。任何一個組織,必須具備充分的、健康的、持久的凝聚力才能充滿生命力。學校管理組織的凝聚力來源于學校文化、學校辦學理念和辦學目標。凝聚力是陀型管理網絡的潤滑劑。強大的凝聚力來源于健康高尚的學校文化,做到文化激發人;來源于先進的辦學理念,以人為本,依法治校,規范辦學,做到情感滋潤人;來源于與時俱進、科學正確的辦學目標,做到事業發展人。
監督機制在學校日常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毋庸贅言。監督,顧名思義是在各種規章制度健全的情況下,對工作具體執行者、執行過程和結果的一種檢驗,目的是使其執行結果能夠達到預期目標。它是學校日常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把利劍。
為保證我校陀型管理組織網絡健康運行,實現管理改革的初衷,學校充分利用教代會這個監督機制,對學校管理實行實時監督,保障全校師生員工的合法權益。
監督機制的執行機構為我校的教職工代表大會,下設辦公機構為學校教育工會,教育工會下設兩個中心,一是教師活動中心,二是權益保護中心。兩個中心與全校的教職工、學生形成良性互動,并將有關信息上傳到教育工會,教育工會將有關監督、管理信息報送教代會、校長室,并進行督辦,最后將督辦的結果向教代會匯報。
完善陀型管理組織網絡還要建立良好的問責制度,形成有效的民主管理和監督氛圍,遵循“規范授權—明確責任—實施問責—責任追究”的思路,建立權力清單制度及對責任承擔者嚴格而科學的問責體系,形成用制度管權、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的機制,防止行為失范、決策失誤、權力失控。
G47
B
1005-6009(2017)42-0038-02
譚運明,江蘇省運河高等師范學校附屬小學(江蘇徐州,221000)校長、黨支部書記,高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