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許昌良
校長到底需要多大的權力?
主持人:許昌良
【主持人語】
校長辦好一所學校除了優良的自身素養之外,還需要有一個良好的教育生態,如良好的辦學條件,必要的師資數量與質量,教育行政部門以及社會各方面支持,其中校長辦學的自主權是十分重要的。早在1985年,《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中就明確提出“中小學校長負責制”的概念,擴大校長辦學自主權。然而時至今日,真正實現校長辦學自主權的學校不是很多,甚至近幾年在一些地區還有“權利上收”的傾向,一些地區校長一無“人權”,二無“財權”,淪落為一個“年級組長”。校長對學校管理無非就是對學校“人、財、物、時、事、氣”的管理,沒有相應的權力,就根本談不上帶領學校發展。
教育部2013年印發的《義務教育學校校長專業標準》和2016年印發的《普通高中校長專業標準》提出要求,校長們作為履行學校領導與管理工作職責的專業人員,均擔負著規劃學校發展、營造育人文化、領導課程教學、引領教師成長、優化內部管理以及調適外部環境等多方面的重任。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校長們要想做稱職的學校領導,就必須賦予其相應的權利。在優質學校建設中,面對今天的教育生態,校長到底需要怎樣的權力?校長究竟怎樣施權?校長究竟是權力重要還是情懷重要?應該怎樣為校長創造良好的生態?為此,本期我們約請幾位校長和專家就這一問題展開討論,以期進一步明晰校長辦學自主權等相關問題,同時呼吁進一步擴大校長辦學自主權,實現學校卓越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