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兆祥
新年前夕,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中國國際電視臺(中國環球電視網)和互聯網,發表了2017年新年賀詞。新年賀詞熱情洋溢,鏗鏘有力,表達了人民的心聲,展示了宏偉的藍圖,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向全中國、全世界人民送去誠摯的問候;深情而簡潔地回顧了過去一年,我們黨前行的重要歷程;對新一年的改革發展表達心愿,對推動“四個全面”實現等提出要求。習主席在新年賀詞中指出:“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掉隊!一年來,又有1000多萬貧困人口實現了脫貧,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的同志們辛苦了,我向同志們致敬。新年之際,我最牽掛的還是困難群眾,他們吃得怎么樣、住得怎么樣,能不能過好新年、過好春節。我也了解,部分群眾在就業、子女教育、就醫、住房等方面還面臨一些困難,不斷解決好這些問題是黨和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全黨全社會要繼續關心和幫助貧困人口和有困難的群眾,讓改革發展成果惠及更多群眾,讓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滿。”黨的十八大以來,習主席連續四年在新年賀詞中關注貧困地區貧困群眾和扶貧工作,特別是今年賀詞中“新年之際,我最牽掛的還是困難群眾。”“最牽掛”表達著困難群眾在習主席心中的分量,最動感情,最暖人心,體現了一個大國領導人的為民情懷,無疑是擊中所有國人內心深處的暖心之語,滿含深深的民生情懷;體現了黨中央強烈的為民情懷和擔當精神。新年賀詞讓人思索,讓人期待,既令人興奮,又令人感動,給了我們各級慈善人極大的鼓舞、激勵和啟迪。
2017年,是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的一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實施的關鍵年,首個“中華慈善日”誕生了,我國慈善公益事業全面依法慈善、以法治善的新時代開啟了。在這一年,我們上黨大地的慈善人,集中精力、認真地學習宣傳習主席2017年新年賀詞的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長治市委市政府工作部局,以深入學習貫徹《慈善法》為指導,堅持“慈善創業、慈善創新、慈善創優”三件大事,履行“扶貧濟困、道德關懷、公共服務”三大職能,以“大愛”為價值觀,以“精準”為基本點,突出扶貧濟困重點,托住民生保障底線,充分發揮慈善公益職能作用,編密織牢社會生活安全網,讓人民生活尤其是困難群眾更加幸福美滿,為全市如期實現扶貧攻堅和全面小康提供有力的慈善公益支持!
要繼續關心和幫助貧困人口和有困難的群眾,就要繼續加大扶貧攻堅力度,助力慈善事業精準扶貧。“脫貧攻堅戰的沖鋒號已經吹響”“脫貧攻堅已經到了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階段”“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本質要求,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要動員全社會力量廣泛參與扶貧事業”“我們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標、苦干實干,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據有關資料顯示,長治市貧困人口從2011年的44.2萬人,下降到2015年21.6萬人,減少了22.6萬人,減貧率為51.1%,年均減貧5.65萬人,到2020年需要確保全市現行標準下21.6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93個貧困村全部出列;武鄉、平順、壺關三個國定貧困縣,沁源、沁縣兩個省定貧困縣全部摘帽。為如期完成“十三五”規劃任務,長治市委市政府明確提出:為如期實現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兩大目標”而奮斗!一年來,全市用于脫貧攻堅的各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和整合的涉農資金達8.29億元,同時社會各級籌措資金物資5664萬元用于幫扶脫貧,共實現222個貧困村有序退出,56513名貧困人口穩定脫貧,分別超出年初目標15.6%和13%;一年來,長治市、縣兩級慈善組織適應全市扶貧攻堅大潮,以《慈善法》為生命線,堅持以“提高困難群眾生活保障水平”為中心的發展思路,突出扶貧濟困重點,改善貧窮群體民生,積極與社會救助緊密銜接,主動與政府的社會救助形成合力,大力推動和實施助困、助學、助醫、助殘、助孤、助老、賑災和慈善情暖萬家“八大工程”和一系列慈善品牌救助項目活動,發揮了慈善公益事業的社會兜底保障補充作用。截至2016年12月底,籌募款物1405.38萬元,其中物折款198萬元;發放款物1411.2萬元(包含以往的存款存物),其中物折款198萬元,為眾多的困難群眾提供了幫扶。長治市慈善總會成立十多年來,累計共籌募善款善物4.8億余元,發放善款善物近4.74億元,社會救助困難群眾34.5萬人次,切切實實發揮了慈善組織在讓人民特別是貧窮群眾過上好日子中的職能作用。因此,受到當地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得到社會民眾的廣泛贊譽!
要繼續關心和幫助貧困人口和有困難的群眾,就要繼續學習貫徹《慈善法》,助力慈善事業精準扶貧。《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頒布實施,在我國慈善公益事業發展史上有“里程碑”意義,不僅是我國慈善公益事業的第一部基礎性、綜合性法律,而且是社會領域立法的一部重要法律,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提供重要的制度規范;也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全面建成小康提供堅實推動力量;同時還為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為了推進落實習主席新年賀詞的重要講話精神,就要繼續實現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戰略要求;就要繼續托住民生底線,保障好特困人員基本生活;就要繼續讓農村貧困人口生活好起來,讓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滿,這樣就必須繼續守住“慈善合法性底線”基本原則,必須繼續堅持“公平正義”基本目標,必須繼續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把慈善公益扶貧攻堅落細落小落實:一是創新與提升“大慈善”工作理念。《慈善法》第一章第三條從六個方面規定了現代“大慈善”的概念含義,界定了現代“大慈善”的工作理念,把公益領域納入到慈善事業發展空間,慈善與公益可以視為具有共同屬性的范疇,體現了扶貧開發的新舉施,適應了扶貧開發的新趨勢,闡釋了慈善公益事業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新內涵;二是創新與提升“大扶貧”工作理念。習近平主席深刻闡述了“大扶貧”的工作理念,要求匯集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等多方力量多種舉措有機結合、互為支撐。《慈善法》界定了“慈善活動主體”的概念,明確規定為“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涵蓋了全社會,歸根到底就是全體人民,“人人可慈善、人人能慈善”,扶貧攻堅既可以專項,也可以行業,更可以全社會參與,形成“大扶貧”格局;三是創新與提升“大公開”工作理念。《慈善法》第八章專設“信息公開”一章,從第65條至72條專列慈善信息公開透明,這說明慈善信息依法必須公開,不公開不行,小公開不行,必須大公開,公開內容、公開時限、公開途徑,公開透明,陽光操作,符合“慈善·道德·法律”三者關系的要求,法律有效實施有賴于道德支持,道德踐行也離不開法律約束,法安天下,德潤人心,在慈善中積累道德,依法運行慈善、依法管理慈善、依法監督慈善,打造“玻璃口袋”的慈善形象,創新和提升“大公開”工作理念,推動扶貧攻堅戰的順利有效地開展,用心用情做好窮者、病者、殘者、孤老者基本生活的保障工作。
要繼續關心和幫助貧困人口和有困難的群眾,就要繼續抓好重點項目實施,助力慈善事業精準扶貧。“天上不會掉餡餅,努力奮斗才能夢想成真”“要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重在提高脫貧攻堅成效。關鍵是要找準路子,構建好體制機制”。長治市、縣兩級慈善組織多年來,在中華慈善總會、山西省慈善總會關懷下,在市委市政府和民政部門指導下,在全市各級各界各方面尤其是慈善企業愛心人士大力支持下,不僅總結本土扶貧濟困做法,而且積極借鑒外地精準扶貧攻堅經驗,用別人的扶貧知識來豐富我們自己的脫貧智慧,用別人的扶貧戰略眼光來開闊我們自己的脫貧戰略視野,用別人的慈善扶貧創新經驗來啟示我們自己的慈善扶貧思路,不斷強化慈善宗旨最新意識,不斷落實慈善職能最新要求,充分發揮慈善公益事業在脫貧攻堅戰中“補短板”“救急難”“拾遺闕”的重要補充作用。特別要牢記習主席“最牽掛的還是困難群眾”“擼起袖子加油干”的飽含深情的話語。具體要繼續開展和踐行“五個”扶貧重點項目活動:一是注重慈善公益產業精準扶貧項目的創新與構建,學習和推廣振東集團在平順、潞寶集團在沁縣的慈善產業扶貧經驗;二是注重易地搬遷慈善公益扶貧項目的規劃與建設,特別幫扶那些基礎設施和基本生活條件困難的易地搬遷戶;三是注重慈善公益圓夢助學行動項目的開展與推進,扶貧先扶智,脫貧先脫愚,“圓夢一名困難生,脫貧一戶家庭人”;四是注重慈善公益敬老助孤扶殘項目的組織與激勵,這是慈善扶貧重中之重;五是注重慈善公益助醫康復救助項目的設計與打造,“治療一個病患者,救助一戶貧困人,平安一方老百姓”。同時,為了進一步做好困難群眾生活保障工作,兜住基本民生底線,要大力開展和推動慈善創新與改革,如慈善信托;如捐贈房屋、有價證券、股權、知識產權等有形和無形財產;再如企業捐贈本企業產品等,逐步開展試點,取得經驗,選擇性推廣。廣開慈善渠道,廣開慈善資源,為困難群眾生活更加幸福美滿,給困難群眾更多關愛和溫暖,讓貧困群眾早日擺脫貧困,讓他們吃得好、穿得暖、夏能避雨冬能避寒。
要繼續關心和幫助貧困人口和有困難的群眾,就要繼續強化主流媒體合作,助力慈善事業精準扶貧。“慈善大發展、宣傳需先行”。為了認真學習宣傳落實習近平主席關注貧困地區、關注貧困群眾、關注扶貧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就要繼續強化與主流媒體的密切合作,努力營造慈善助力脫貧攻堅的良好氛圍。長治市、縣兩級慈善組織首先要把學習好習主席的重要指示精神、貫徹好《慈善法》與扶貧濟困救助活動“三個方面”有機地結合起來;同時運用十多年來從事慈善宣傳工作的實踐經驗,積極推動慈善宣傳的“五位一體”模式和“六個首先”機制:“五位一體”的模式,一是攜手主流媒體、營造慈善輿論氛圍;二是創新自有媒體、打造慈善宣傳陣地;三是順應網絡時代、優化慈善網絡環境;四是依托文藝活動、傳遞慈善理念入心;五是設計慈善項目、借力弘揚利他精神。“六個首先”的機制,一是在慈善宣傳的對象方面,要正確處理領導與群眾的關系,首先要把各級領導者宣傳并動員起來,帶頭參與慈善扶貧,這是中國特色;二是在慈善募捐的主體方面,要正確處理企業與民眾的關系,首先是各級各類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私人企業、個體工商戶和獨資合資企業,動員起來,組織起來,他們是扶貧濟困慈善捐贈的主體;三是在慈善募捐的范圍方面,要正確處理城市與農村的關系,在相當一段時間內,首先以城市或城鎮為主的幫扶貧窮的重要范圍;四是在慈善宣傳工作的內容方面,要正確處理“精英楷模”與“平民慈善”的關系,在實踐中首先宣傳慈善助困的先進典型,有助推動形成強大的慈善扶貧氛圍,平民慈善需要“人人可慈善”理念的普及,是目標和方向,需要長期的努力與推進;五是在慈善輿論氛圍的推動方面,正確處理慈善扶貧活動與慈善扶貧宣傳的關系,首先要以慈善扶貧活動為慈善扶貧宣傳的載體,把慈善扶貧宣傳工作從始至終都貫穿在慈善扶貧活動過程中,這種宣傳與報道最生動、最具體、最有生命力;六是在慈善媒體有機配合的運作方面,要正確處理大眾媒體與自有媒體的關系,既要抓住自有媒體的建設與運作,同時更不放松市級、省級和國家級的大眾媒體和互聯網絡平臺,從而營造一個良好的慈善輿論新氛圍,促進人人為精準扶貧奉獻一份善意愛心;促進全社會為精準脫貧奉獻一片真情大義,全力地幫助那些有困難的人,讓更多的困難群眾過上好日子。
“擼起袖子加油干。”“努力奮斗才能夢想成真。”“讓改革發展成果惠及更多群眾,讓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