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勤芳
(廣西職業技術學院,廣西南寧530026)
基于“匠心培養”的機械制圖教學評價模式創新構建
黃勤芳
(廣西職業技術學院,廣西南寧530026)
機械圖樣被譽為機械工程技術界的通用語言。因此機械制圖是培養高級工程技術應用型人才必須學習的一門主要課程,是機械類專業的專業基礎課。根據國家提出的工匠精神培養的指導思想,結合高職院校職業教育現狀和高職生的性格特點,針對機械制圖的專業知識特性,本文提出重構機械制圖的重難點及其目標,創新評價模式,通過過程任務重復評價模式及技能比賽融入目標成果評價模式,融匠心思維培養于過程任務學習,以賽促教,初步實現未來機械工程技術人才的匠心養成。
機械制圖;重復評價模式;以賽促教;匠心培養
2016年3月5日的“兩會”上,“工匠精神”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說明“工匠精神”已經得到了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高等職業院校機械制造類專業群作為培養就現代制造企業應用技術人才培養的搖籃,是企業未來工匠人才的“生產基地”。因此,工匠精神培養的重任落在了我們高職職業教育人身上。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對自己的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說的是一種高超的技藝和精湛的技能及嚴謹、細致、專注、負責的工作態度和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以及對職業的認同感、責任感、榮譽感和使命感。
匠者應該具備“匠心精神”。匠心原指能工巧匠的心思,常指文學藝術方面創造性。然工匠之人,首先要具備匠心,也就是虛心、恒心、細心、不斷追求的執著心,匠心精神之人必能成工匠之才。
分析機械制造專業群的專業職業特性,以培養“工匠精神”為終極目標,對機械制造類專業的課程體系進行分析,可分為培養匠心養成——訓練工匠精神,從思維習慣到行為習慣的課程體系構建,共中,機械制圖教學是匠心培養的一門重要課程。
機械圖樣是表達設計思想、傳遞設計信息、交流創新構思的重要工具之一,是現代工業生產部門、管理部門和科技部門的一種重要的技術資料。因此每個從事工程技術相關專業的技術人員都必須學習和熟練掌握的機械制圖這項基本知識及技能。機械制圖對于新學習者而言,是一門相對枯燥、抽象的課程。這就要求學生具有認真、耐心、自覺的學習態度。然而,高職學生人員結構相對復雜,有中職對口招生的、有單招的、有參加高考統招的,學生的整體素質參差不齊,學生個性化的性格也較為明顯。機械制圖傳統的教學方法尤其是評價模式已經不適應現階段的學生學習的需要。為此本文提出了創新機械制圖評價模式,融匠心培養于機械制圖教學任務中,融技能比賽于教學項目實施中,在學好機械工程語言的同時,初步實現未來機械工程技術人才的匠心養成[1]。
1.1 機械制圖知識結構及目標
根據工程技術人員常見的崗位如技術員、質量管理員、高級操作工、生產設備調試與使用人員、生產管理人員等,這些崗位人員均必須具有識圖的能力,以及一定正規圖的手工繪制。具體教學內容及目標:
(1)學習和掌握正投影的基本理論及應用,能夠繪制和閱讀中等復雜程度的機械圖樣。
(2)熟悉并貫徹執行《技術制圖》與《機械制圖》國家標準的有關規定,培養查閱有關標準、手冊的能力。
(3)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熟練地掌握AutoCAD繪圖技能,同時培養學生在尺規手工繪圖和徒手繪圖方面的綜合能力。
(5)培養學生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和嚴謹的工作態度。
綜上分析可知,機械制圖學習內容沒能有與職業崗位能力對接,目標不量化,評價指標不明確,需進一步優化。
1.2 高職學生特點[2]
(1)生源結構復雜
隨著國家對高職教育的重視及投入的加大,高職生源由高考統招、高中生單獨招生、中高職對口招生等多種生源組成,學生結構多樣化,知識及思維水平不統一,原有傳統的教學模式無法適應多樣化的生源學習特點。
(2)學習情緒不高
由于對高職教育認識不足,對自身職業目標方向不明確,同時,生源結構決定該類學生本身缺乏良好學習習慣,一碰到困難就出現煩橾情緒、或是直接放棄學習。當接觸到機械制圖這類具有專業性較強的專業基礎課時,因為對專業的不了解,或是因為要接受新的學習方法而感到厭倦,導致學習情緒不高,主動性差等。
(3)學習的自信性、自覺性、持久性欠缺
高職學生在上一階段的學習中,存在各種失敗和挫折,對能否提高學習成績缺乏自信。此類學生,往往對自身的失敗認識不足,常常把自己的失利歸因于外部環境,而不是自身的努力不足。此種情緒在學習機械制圖的過程中若不能及時引導,就會影響學習效果:如制圖標準的學習,需要自覺地熟記、訓練,若不能認真、耐心、勤奮和重復訓練,就會影響抄圖、識圖、繪圖質量。因此有必要想辦法提高學生學習自信及自覺性,引導學生學習持續性。
1.3 原有教學方法存在問題
(1)教學內容陳舊,無法吸引學生學習興趣
原有的教學內容設計偏重于“學科體系化”,盡管學科體系化具有知識體系邏輯性強的特點,但是內容設計過于呆板無趣,新接觸專業課程的學生對專業知識一無所知,無法理解內涵和作用,從而提不起對機械制圖的學習興趣。
(2)教學目標與職業崗位不能有效對接
機械制圖原有教學目標不能與職業崗位有效對接,不能從培養的企業的崗位人的角度調整教學模式。
以機械工程技術典型的職業崗位技術崗位為例,該崗位對機械制圖的要求有會看圖、會抄圖、能測繪、具有設計繪圖等循序漸進的能力要求。制定的教學目標應具有符合職業崗位規律的從簡單到復雜,從單項到綜合,從不熟悉到熟悉的特點。
(3)教學評價方法不靈活
機械制圖原有的評價方法為過程考核+期末考試。此種考試方法沿用了大多數專業課程的評價模式。其中平時考核一般均以完成習題、測繪圖紙等的質量來評價。此種考核方式在實際實施中,不能有效指導學生自主學習,不能激發學生自覺改進錯誤的積極性;不能激勵學生自覺加強練習繪制圖紙,主動重視測繪質量;直接影響學生看圖、抄圖、測繪的崗位能力。因此有必要針對高職生特點,在評價體系上保證評價內容符合職業崗位能力需求、能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3]。
2.1 對接職業崗位,明確學習目標
目標是一切行動的指南。教學目標應符合職業教育的需求,明確可行。
因此根據機械工程技術典型的職業崗位對機械制圖關鍵技能的要求,重新設計機械制圖教學重難點內容及其目標,把學習目標明確成必須達到的學習成果(體現職業技能水平的學習成果)。
(1)認識和掌握機械制圖的國家標準
機械制圖標準認識是機械工程技術員崗位制圖能力初級階段,學習的目標是按國家標準手工抄寫典型平面圖,包括對國家標準圖幅、比例、圖框、圖線、尺寸標注等的理解和應用。
(2)具備機械識圖的能力
機械制圖識圖是機械工程技術員崗位制圖能力第二階段,學習的目標是給出典型的機械零件圖樣,讀懂技術要求。
(3)具備機械制圖抄寫圖紙的能力
機械制圖識圖是機械工程技術員崗位制圖能力第三階段,學習的目標是按國家標準根據典型零件標準圖樣手工抄繪標準零件圖樣。
(4)具備機械零件測繪能力
具備機械零件測繪是機械工程技術員崗位制圖能力第四階段,學習的目標是:
1)典型零件的測繪草圖(按制圖投影規律繪制草圖,測量并標注尺寸。)
2)典型零件手工繪制標準圖樣(根據草圖按國家標準手工繪制典型零件的圖樣。)
上述機械制圖的重難點內容及目標與職業能力進行對接,明確且符合職業培養需求。能否有效達成目標,還需要構建合理的評價體系,以激勵高職生的自主、自信、自覺、積極、認真、耐心地學習。
2.2 創新評價模式以促匠心養成
一般說來,技術能力的養成,就象人學走路一樣,不會走時要認真耐心地練習走路,會走之后就能走得很好。
機械制圖的教學內容和目標,實質上是教制圖的技能。制圖能力如同機械工程技術從業者的敲門磚。機械制圖的學習,既是學知識又是學技術,但在本文中,強調的是機械制圖技術能力的學習。因為,機械制圖本質上就是一種工程語言,是工程技術人員制造、設計、創新的工具。機械制圖這種技術能力的掌握,和其他技術能力的掌握規律是類似的,初學時,枯橾、繁雜、無趣、神秘,這對于高職生來說,確是一種挑戰,因為高職學生整體素質參差不齊,學習興趣不高、缺乏自信心、自覺性差、容易有挫敗感,也就是先天性缺失匠心精神。
為此,創新符合機械制圖技術能力掌握規律的評價模式,引導學生耐心,細心、主動學習和訓練,激勵學生以“執著專注”匠心精神完成學習任務,達成學習目標,才能可能改變目前機械制圖教學效果差的問題。
上述重構的機械制圖學習目標,實質是典型職業崗位分階段的技術能力目標,是逐漸遞進的職業能力目標。其中,評價能力目標的學習成果是驗證該階段技術能力目標的掌握水平。在實際的機械制圖的教學中,為達成學習成果所教學過程及所布置的學習任務也顯得非常重要。
因此,可考慮對過程評價方法和學習成果評價方法進行創新設計,著眼于通過評價方法,磨練學習者的匠心,樹立學習者的信心,也就是說機械制圖的學習評價體系要促進修心功能。學機械制圖是學技術,也是匠心精神養成的過程。
(1)構建基于匠心培養的重復評價方法以促主動多次練習
機械制圖過程學習任務是主要是為達成“制圖標準、識圖、抄圖、測繪”等能力目標而布置的作業。作業的完成效果可采取重復評價,取最高分確定該項任務完在的水平,即“布置任務——完成任務——集體評價任務——二次修改,二次評分——再三修改,再三評分”,具體流程如表1所示。

表1 作業的重復評價流程
采取重復評價的理由是因為要評價機械制圖的標準、抄圖、識圖、測繪等技術能力的掌握,如同人學走路一樣,學會了就是一種棄之不去的技能。在達成某技術能力之前,需通過大量的學習任務來訓練能力。采取重復評價對過程任務進行考核,其目的是鼓勵學生根據評分情況選擇多次訓練,以達成自己的滿意的任務目標,一次比一次拿到更高的分數。重復評價模式符合技術能力掌握的規律,“多練就能使技術更成熟”,也可讓學生修復自信,“只要努力,我也可以做得更好”。
重復評價模式,是一種創新性的評價模式,它適合基礎性不是很好的高職學生可以培養匠心精神,也很符合技術能力掌握的規律。
(2)以賽促教,把技能比賽融入教學過程
過程任務重復性評價方法可鍛煉學生的匠心的養成并促進主動性練。但此種方法適合過程性評價,對激發學生積極性仍然不足。
上述對接職業崗位職業能力所制定的學習成果,是檢驗學生職業技術能力掌握情況的作品。為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為真實評價學生技術能力掌握情況,可以把機械制圖技能比賽融入到教學項目中,學習成果就是比賽作品。機械制圖技能比賽同步教學過程,以開放性形式讓學生按要求完作品。因是學習成果比賽作品,學生會更積極主動地對待。開放性的賽項使得學生有信心和時間反復練習。提交的作品態度和質量會比提交作業的態度和質量要高,從而促使學生高效地完成學習目標,較好地掌握職業技術能力。
以下是我院執行的機械制圖技能比賽方案:
1)比賽目的:機械制圖技能比賽是以國家機械制圖標準為依據,給學生提供一個展示機械工程制圖技術能力的競技平臺。結合機械制圖技術能力目標,對接職業崗位能力,主要對學生的識圖、抄圖、測繪手工制圖能力進行比賽。本賽項融入在機械制圖教學項目,以教學目標對應的學習成果為比賽作品,目的是通過以賽促學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
2)參賽對象:全院機械類專業學生,要求以班為單位設定作品提交時間,以作品質量評定優勝者。
3)競賽作品:看立體畫三視圖一張、抄典型零件圖一張、測繪典型零件(一張草圖,一張正規圖)
4)評獎方法:小組選評、專家投評,人氣評獎
(3)創新機械制圖評價模式的實施過程及推廣應用
過程任務的重復評價,首先是育分考慮了機械制圖技能掌握的特點,也考慮了高職生不自信、耐心、積極性不足的特點。初學時,理解制圖標準不到位,第一次作業就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存在,讓學生有機會重新做,給學生重新打分,讓學生慢慢樹立起信心,理解技術要點之后再加強練習,是完全可以掌握好制圖技能的。這就是匠心的初步養成。
把技能比賽融入到機械制圖教學項目中,教學目標成果與比賽作品融為一體,保證教學體系與職業崗位技術能力的有效對接,促使學生項目訓練的積極主動性,因為是比賽形式的學習成果,學生會更耐心、細心。另外,把技能比賽融入到教學過程,促進了教學質量。
經過兩屆學生的實施教學,發現學生機械制圖學習能力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提升。課前課后學習氛圍更為輕松愉悅,因為主動意識激發,匠心精神初步養成了。本研究成果,不僅是對專業技技術評價方法有創新,更重要的是在培育高職生的職業素養上,即“匠心精神”的培養上貢獻了方法。
機械制圖評價模式的創新,不是停留在流程的設計,而是從課程內容重構建設開始,分析學生學習情況做起,結合職業崗位能力需求進行的一系列課程建設的活動,符合現代教育發展的需要。因此,不管是新技術課程,還是老傳統課程,教育方法跟上時代發建設發展需要,應該走永遠的創新之路,才能使職業教育發展走得越來越好。
[1]韓天瑤.淺論高職院校學生工匠精神培養之現狀與方法[J].探索科學,2016(6):20-25.
[2]馬保仙,王秀蘭.高職院校學生學習特點及對策[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4(6):60-66.
[3]林金清.《機械制圖》課程創新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J].福建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4):80-88.
Based on the"Originality Training"Mechanical Drawing Teaching Evaluation Model Innovation Vonstruction
HUANG Qin-fang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and Automotive Engineering,Guang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Nanning Guangxi 530026,China)
Mechanical drawing is known as the common languag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Therefore,mechanical drawing is a major course to train advanced engineering and technical talents.According to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the country put forward the craftsman spirit culture,combined with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occupation education status and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mechanical drawing,this difficulty and reconstruction of mechanical drawing,innovation evaluation model,through the process of task repetition evaluation model and evaluation model of the target into the skills competition results,financial ingenuity in the process of thinking training task learning,to promote teaching by competition,the initial realization of future mechanical engineering talents to develop originality.
mechanical drawing;repeated evaluation mode;to develop originality;originality of culture
G420
:A
:1672-545X(2017)01-0204-04
2016-10-09
廣西教育廳科研項目(編號:桂職成(2015)22號.一般項目11)
黃勤芳(1971-),女,廣西南寧人,工程碩士,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機械制造及自動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