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靜紅 許詠怡
自測健忘與癡呆
⊙ 魏靜紅 許詠怡
很多人都認為,年紀大了健忘是很正常的現象,然而,一些老年疾病的早期表現就是以記憶力衰退為“幌子”,如老年癡呆便是一種。據統計,老年癡呆的患者逐年增加,65歲以上老人患病率在3%~7%左右。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高聰表示,記憶力減退是老年癡呆的常見癥狀,中老年人要注意鑒別正常的健忘和癡呆。另外,日常生活中,中老年人也可以通過一些小技巧來幫助改善記憶。
隨著生活節奏加快,“忘了”成為許多老年人甚至是青年人的口頭禪。高聰表示,人的記憶力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步減退,一般到50歲后衰退明顯。正常的記憶力衰退主要表現在3個方面:記憶速度減緩,如記住一件事情需要更長時間;注意力“專一”,只能集中在少數事情上;常常忘掉一些事情的細節,但經過提醒后可以回想起來。
“正常的記憶力衰退屬于生理性記憶力減退,是正常現象,不會給生活帶來太大的影響。如果是出現發展較快的記憶力障礙,就要警惕是老年癡呆的表現。”高聰表示,如果出現以下5個方面的表現,就要警惕是病理性的惡性遺忘,需及時到神經內科就診。
遺忘性質:健忘只是部分遺忘,而癡呆是全部遺忘,即使經過提醒也回想不起來。
認知能力:健忘只是記憶力減退,而認知能力健全,但癡呆患者會出現認知能力障礙,如不認識家人或回家的路等。
情緒變化:普通的健忘者會為自己記憶力差而擔憂,而癡呆患者不會意識到問題,情感變得冷漠。
思維改變:健忘老人會讓家人提醒或自備備忘錄,而癡呆患者思維遲鈍,整個腦功能全面減退。
對疾病的態度:健忘老人想方設法提高記憶力,而癡呆患者沒有治療要求。
記憶力雖然會正常衰退,但我們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習慣,也會加速記憶的衰退,讓健忘來得更早。因此,要保護我們的記憶力不受損害,生活中我們要注意這些記憶力的“殺手”,如壓力過大和不良情緒、睡眠不足、煙酒過量、飲食不健康、缺乏運動、缺乏社交、不重視健康體檢等。
高聰提醒,如今電子產品多,如果我們過度依賴電子產品,也會弱化我們開發記憶力和運用記憶的能力,從而導致思維遲鈍、健忘。另外,一些老人習慣依賴老伴或子女為其解決生活大小事,這種過度依賴別人的習慣,也會讓大腦得不到鍛煉,久而久之也會加速記憶力的衰退。
高聰表示,記憶力的下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得嚴重,但我們可以通過一些小技巧來幫助改善記憶,預防癡呆的發生。
均衡飲食
適當攝入富含維生素、優質蛋白質、含膽堿豐富的食物可改善記憶,如牛奶、雞蛋、橘子、菠菜、堅果、玉米、巧克力等。
有氧運動延緩記憶減退
運動能改善我們的認知能力,增強記憶。老年人每天做30分鐘的有氧運動,如慢跑、快走、跳舞等,能刺激大腦神經細胞,改善記憶。
經常微笑
研究表明,笑聲可以提高人的記憶力,而且當人處于大笑狀態時,會更容易記住一些事情。因此,老年人不妨多開懷大笑,讓自己開心之余又能增強記憶力。
睡個好覺
高聰指出,許多癡呆患者的早期表現為晚上睡不好,白天嗜睡。如果沒有充足的睡眠,或睡眠不規律,也會讓記憶流失。因此,老年人一定要保持正常的睡眠規律,如果總是失眠,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少量安眠藥助眠。
按摩頭皮
將左手或右手的五指伸開,用手指腹在頭皮上輕輕按摩,先前后方向再左右方向,最后轉圈,每次5~10分鐘即可,可早晚各1次。
保持學習習慣
老年人可以多閱讀、寫字或繪畫,在學習中通過自己的腦、手、耳、口并用進行知識記憶時,記憶效率高,有助于改善記憶。
高聰提醒,老年癡呆的表現不僅僅只是記憶力減退,還會伴有失語、失用、人格和行為改變等異常,如日常生活能力減退、語言障礙、時間和空間定向力障礙、智力改變、判斷力及理解能力下降等,當老年人出現以上的表現時,往往是癡呆發展到中期或晚期了。因此,老年人出現記憶障礙時,一定要注意排除老年癡呆,特別是有癡呆家族史的老年人,建議到神經內科就診。
(摘自《老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