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明

《中國書法通識叢書》崔樹強主編,江西美術出版社2017年8月版。
近日,由華東師范大學崔樹強教授主編的新著《中國書法通識叢書》(以下簡稱《叢書》)首次推出四冊,分別是《百代書跡:中國書法簡史》《書為心畫:書法理論批評》《神采為上:書法審美鑒賞》《意在筆先:書法創作技法》,內容均為書法專業的核心主干課程?!秴矔访麨橥ㄗR系列,更多考慮的是不作個別具體問題的學術討論與考證,避免學術史化的寫作方式,同時兼顧了學術性和普及性,以最精煉準確的語言,陳言務去、簡明扼要地提供了書法學科的基本知識,構建起基于本學科知識內涵需要的通識課程平臺。
在全面發展意義上理解的通識教育,可以把通識看作全面的知識。通識教育要通過知識的基礎性、整體性、綜合性、廣博性,使學習者拓寬視野、避免偏狹,培養獨立思考與判斷能力。書法藝術的學習是一個不斷實踐與思考的過程。書法本科生即使有完善的知識結構,但常常因為沒有問題意識,而提不出問題或者說提不出有效的問題,進入到高層次的研究之后就顯得茫無所從。問題意識的培養屬于逆向思維的訓練,需要切實可行的方法引導?!秴矔反舜瓮瞥龅乃谋?,每卷約提出百余個問題,繼而進行解答,以問答的方式構成完整的書法史論內容。
《叢書》撰寫所采用的這種方式,是在有意識地對學習者基礎知識的積累與問題意識進行培養?!栋俅鷷E:中國書法簡史》遴選出104個具有代表性的問題,涉及到歷代著名書家的作品、風格、歷史地位和貢獻,重要的書法史事件及其歷史影響,書法的時代風格生成原因及其特色等?!稌鵀樾漠嫞簳ɡ碚撆u》遴選出102個具有代表性的問題,涉及到歷史上最有代表性的書法理論家和批評家100多人,集中討論書法產生的理論基礎、何謂書法、書法何為、書法的批評標準、書法與自然的關系、書法與人的關系、書法的功用等基本理論問題?!渡癫蔀樯希簳▽徝黎b賞》既有對一系列書法美學范疇進行的深入解讀,也有對勢、氣、韻、節奏、空白、墨色、書卷氣、金石氣、模糊美等重點書法美學問題的理論拓展,在涉及書法美與時代、人心、社會等若干方面尤其注重考察書法美的文化屬性?!兑庠诠P先:書法創作技法》在技法解讀中,不僅要知其然,還試圖讓讀者知其所以然,把習書者在書法學習創作中習焉不察的問題、現象進行集中深入的討論。
問題意識培養的同時,還應培養解決問題的思路。“思路”即思想的門徑、思考的條理脈絡,在對待解決問題的清晰認識下如何形成解決問題的邏輯思維?!秴矔返膶懽鬟壿嬎季S都秉承了清晰的論述方式,如《百代書跡:中國書法簡史》中“魏晉書法世家的出現與書法由自然向自覺的轉變”一節,作者首先直接指出魏晉書法世家的出現,繼而與東漢后期、三國時期對比,證明確有明顯的變化。接著以社會文化背景下,魏晉選官制度引起的門閥制度以及人物品藻引起的審美自覺兩個方面進行闡釋,并引用魯迅、宗白華、李澤厚的研究印證結論,最后列出五點理由進行總結。
《叢書》通過通識教育,不僅可以使書法同好的問題意識得到培養,審美情趣得到提升,還可以使他們的品格內涵得到升華,整體素質得到優化。《叢書》行文過程中每位參著者的語言表述、思維邏輯不免具有差異性,這種差異可能帶來讀者在閱讀轉換之間的不適,但其優點則是集各位作者撰寫之所長.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叢書》吸收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將近年來書法界在相關領域重要的研究成果充分吸收進來,給學習者提供了最新的研究動態,幫助他們把握書法前沿問題,以促進其思考。如《書為心畫:書法理論批評》延伸到了對近現代書壇影響較大的學者林語堂、梁實秋、朱光潛、高二適、陸維釗、宗白華、啟功等書法觀點的討論。《神采為上:書法審美鑒賞》中對書法美學中諸多辯證觀念及學科研究的方法本身、意義、價值進行探討,并反思當代書法的未來之路?!栋俅鷷E:中國書法簡史》從文字的產生和漢字的起源,一直到當代書法展覽制度對書法發展的影響?!兑庠诠P先:書法創作技法》逐步深入到技法學習中的經驗總結、規律探尋,以書法技法的理解來指導實踐。四本書可以說將傳統理論研究與新意視角結合,且各具特色,有效地對當代基礎的、通識的書法史論進行系統的補充與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