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近期,由文化部藝術司主辦、中國國家畫院承辦的“2016文化部全國畫院創作人才高級研修班(國畫)結業作品展暨結業儀式”在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舉辦。本屆高級研修班于2016年啟動,旨在發揮中國國家畫院的專業優勢,尤其是30年來持續開展教學活動而積累的豐富經驗,對全國省級國有畫院美術專業人才進行培訓,以提升其文化素養與創作能力,從而為當代美術培養生力軍。關于研修班的詳細情況,對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導師喬宜男進行了采訪,本專題選取高研班部分學員的畢業作品及訪談文字一并刊出,以饗讀者。

陳聰 清韻秀寨圖 180cm×194cm 紙本設色

韓勃正 那年·舞 138cm×68cm 紙本設色
記者:“2016年文化部全國畫院創作人才高研班”一年學習結束了,這批學員及他們的作品有何特點?
喬宜男:畫院本次畢業的30名學員,分別來自全國22個省份的省級畫院,他們是這些畫院的青年畫家,也可以說是代表了這些省份青年國畫家的創作水平以及未來的中國畫水平。所以文化部藝術司主辦、國家畫院承辦的這期學員班意義非常大。

張曉彥 阿里山一角 198cm×91cm 紙本設色

張立 荒原回聲 138cm×68cm 紙本設色

王芳 瓶中信·微雨煙輕 65cm×43cm 紙本設色
目前我國的美術創作力量主要集中在高校與畫院里,高校是教學單位,是以教學為目的,主要培養本科及研究生學歷的學生。畫院是我國美術領域的創作研究單位,畫院系統對于我國美術創作水平的發展影響非常大,對畫院青年畫家的培養尤為重要,藝術司和國家畫院都是意識到這一點,所以先從全國省級畫院中選拔出山水、花鳥與人物三個畫種各10名左右先期培訓。從畢業展的水平看,還是符合預期要求的。這批作品一方面反映了畫院畫家創作的基本功,另一方面也看到了他們在這段學習之后創作能力的增強,這種創作的科研水平是我們看重的。當然個別學員也有不足的地方,但我們希望這段學習能讓他們重新找到做學生的感覺,有了這種學習的意識才能讓他們在思想上放低自己,在藝術要求上拔高自己,才有可能取得真正的進步,現在看來這個要求達到了,他們能代表各省這個年齡段的創作水平。我們希望其中的優秀者將來能在全國引起大家的注意,能畫出代表全國美術水平進步的作品。
記者:全國畫院如何代表全國美術的力量,畫院體制將來在我國有什么作用及如何發展?
喬宜男:畫院體制不只是我國的特色,這種體制同樣存在于蘇聯以及歐洲的法國、英國等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判斷一種體制的優劣要看它起到的作用。首先,在我國傳統社會里,沒有畫院就沒有中國美術,中國繪畫最重要的部分—院體畫(工筆畫)就是畫院創造的,它是中國畫的基礎。文人畫興起后,畫院同樣吸納保存并發展著文人繪畫,使之與工筆畫共同發展到今天。可以說沒有畫院,就沒有中國畫這種藝術形式。
而今天我國眾多的藝術院校及高校的藝術學院、藝術系,根據我國藝術人才的需要,制定招生計劃,每年招收著數以萬計的繪畫藝術生,他們畢業后可以說基本上全部走向了社會,而藝術人才成才極慢,若無全國畫院系統做少數的人才留用儲備,將是國家人才培養以及個人教育的極大浪費,更無法確保中國美術未來的發展??梢韵胂笠粋€中等美術省份一年畢業的美術生有近萬人,而一個省的畫院系統每三至五年可能進不了1個畫家,是讓他們完全個體自由發展還是保證其中優秀者有成才的機會?我想我們近三十年經常說新中國教育50年幾乎沒有培養出大師,從政府角度也意識到藝術有高原無高峰的現象,這些只是中國教育本身的問題嗎?不是,應該是全社會對人才的共同培養以及人才接力式教育培養。認識到這一點,我們就會知道中國的畫院體制的作用有多大,畫院應該更多,人數應該更多。否則就會形成高校招生與吸納人才體制的嚴重瓶頸,與招生數倒掛。不但會影響到中國美術的未來,而且在近期內會對包括全國所有藝術院校的招生及教育培養系統形成逆沖擊。
所以,畫院的美術力量應該是對高校培養人才少數優秀者的合理接納,高校在做好基礎學歷教育以后,人才的成長成才應在畫院系統的保證下得以進行。百年樹人,我們不應急功近利,要為中國美術的未來考慮。

董金良 和光 240cm×200cm 紙本墨筆

姚樂洋 秋水無聲 180cm×165cm 紙本設色

馬嵐 溪山圖 70cm×55cm 紙本設色

王志東 家園 270cm×180cm 紙本設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