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瑞鶴
3月7日,河南省農機管理工作會議在鄭州召開。河南省農機局局長凌中南回顧了2016年農機化工作,并對2016年工作中的6個“進一步”,即農機裝備水平進一步提升、全程機械化進一步推進、薄弱環節進一步彌補、新型農機服務主體進一步壯大、農機化公共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農機安全生產形勢進一步穩定等成績給予充分肯定。同時,結合河南農機發展現狀,分析了面臨的形勢和任務,安排部署了2017年的重點工作。
準確把握農機化發展新形勢
三個新挑戰要認清:一是供給挑戰。農機科技創新不足、供需矛盾依然是亟待解決的問題。二是服務挑戰。農機服務產業化程度不夠,機制不靈活,服務質量效益總體還不高。三是管理挑戰。管理對象、管理權責、管理手段、管理服務模式等已難以適應發展要求,必須創新方式方法。
三個新機遇要把握:一是需求機遇。未來農業機械化生產將日趨重要,機械化程度將直接影響農業生產成本、農民的種植意愿和農業科技的廣泛應用等。所以,農業機械化關系到整個農業結構調整、產業力量衍生以及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的提升。二是發展機遇。隨著中原經濟區、河南自貿區、鄭州航空港經濟區等發展規劃獲批,農業人口向城鎮轉移的趨勢將進一步加快,農民對發展農機化的需求將更加迫切。三是政策機遇。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要求加快農業機械化。大力推進“四優四化”工作部署,為河南下一步農機化工作指明了主攻方向。
三個新方向要明確:一是穩糧、優經、擴飼的新轉變。在穩定糧食生產機械化的基礎上,向經濟作物、畜牧業機械化擴展。二是“四優四化”的新要求。“四優四化”是河南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大部署,也將成為農機化發展的重要方向。三是“五圍繞五推進”新導向。
扎實推進2017年農機化重點工作
會議指出,2017年河南省農機化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圍繞農業部“提質增效轉方式、穩糧增收可持續”的中心任務,按照河南省政府“四優四化”的工作要求,以加快農機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重點,認真落實農機補貼政策,加大對“四優”作物生產農業機械的補貼力度,切實組織好重要農時機械化作業,加快培育新型農機服務主體,主攻薄弱環節機械化,推廣先進適用技術,提升農機信息化水平,推動農業機械化“全面、全程、高質、高效”發展。
主要目標是:全省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80.6%;小麥機播、機收水平穩定在98%左右;玉米機播水平穩定在90%以上,機收能力達80.3%;水稻機收水平達90%;完成深松整地面積1200萬畝。不斷提升優質小麥、優質花生、優質草畜、優質果蔬機械化水平;持續提升機電灌溉、機械化植保和農機化公共服務能力;加大糧油烘干、高效植保、秸稈處理機械推廣力度;開展“互聯網+農機”信息服務網絡建設。
圍繞目標重點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2017年,河南將認真實施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精心組織好重要農時季節機械化生產;繼續突出抓好農機深松整地工作;圍繞“四優”農作物,抓好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推進行動;建設“互聯網+農機”信息服務新模式;深入推進農機社會化服務;強化農機公共服務能力建設;切實加強農機安全生產管理;堅定不移抓好農機系統廉政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