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忠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上指出,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我國國有企業的光榮傳統,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是我國國有企業的獨特優勢。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必須始終不忘“重黨建、強政治”的歷史傳統,從融入價值鏈、激活生產力、增強科學化入手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落實五大發展理念,培育國企獨特優勢,引領實現紅色發展。
著眼融入價值鏈,打造黨建“供需”閉環,聚焦中心不離心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服務生產經營不偏離,把提高企業效益、增強企業競爭實力、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作為國有企業黨組織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企業改革發展成果檢驗黨組織的工作和戰斗力。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要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指引下,牢牢樹立“價值效用觀”,把黨建當“廠商”、視企業中心和大局為“客戶”,形成“需求-供給-新需求-新供給”良性循環,使國有企業黨組織在聚焦中心不離心中發揮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
一是理清“五大需求”。國有企業黨建工作要聚焦改革發展穩定和生產經營管理,將企業中心工作梳理為中央(上級)要求、企業需求、員工訴求、社會責求和先進追求(執政黨自身先進性內在追求)等五大需求方向,細分為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創先爭優、成才致富等多個需求方面,進一步分解為“做強產業鏈、做高產業端、做好產業群”和“技能培訓、勞效提升、收入增長”等數十個需求點,并梳理出“堅定‘經濟下行但精神決不能下行的決心和‘行業困局但業績決不能折扣的信心”等近期動態需求,為黨建找準“靶心”、聚焦中心,以有的放矢的工作載體增強黨建工作效用。
二是配套“四維對接”。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是重大政治原則,必須一以貫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也必須一以貫之。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特”就特在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環節,把企業黨組織內嵌到公司治理結構之中,明確和落實黨組織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做到組織落實、干部到位、職責明確、監督嚴格。要明確黨組織在決策、執行、監督各環節的權責和工作方式,使黨組織發揮作用組織化、制度化、具體化。我們要處理好黨組織和其他治理主體的關系,明確權責邊界,做到無縫銜接,形成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機制,特別要推行董事長兼黨委(黨組)書記、總經理兼黨委(黨組)副書記、設立專職黨委(黨組)副書記的領導體制,實現生產經營系統向黨群系統直接“提需求”;以總部和二級本部定期聯動為手段,探索兩級黨群系統“縱向大部制”,完善月度碰頭制度,上下聯席“問需求”;統籌把握企業季度董事會、月度黨群例會(書記辦公會)、月度總經理辦公會、旬度重點項目調度會等會議機制節奏,統籌黨建工作研討調度,黨政活動“議需求”。同時,建立集團包板塊-板塊包企業-企業包車間-車間包崗位的聯保制度,培育“經營的競爭力在市場、管理的競爭力在現場、黨建的競爭力在氣場”的“三場”理念,由黨委協調推動“集團董事會決策到基層、經理辦公會在一線、項目調度會去現場”的“支前”行動,走進一線“解需求”。“提、問、議、解”四維立體對接機制讓黨建系統全方位融入企業治理機制、管理鏈條,使黨組織發揮作用組織化、制度化、具體化、實效化,做到“嵌入治理作領導、進入管理做工作”。
三是實施“N項供給”。從推動旨在避免“兩張皮、兩股繩”的黨建工作“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入手,精心設計黨建與經營工作“供需均衡矩陣表”,堅持需求牽引,統籌設計,精準實施轉型升級“導航”、改革調整“強心”、重組整合“和家”、提質增效“創先”、務實清廉“正風”、固本強基“支前”、成才致富“達人”、維穩促安“夯基”、攻堅克難“鑄魂”、幫扶借助“關愛”等“N項黨建供給工程”。特別是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為指導,以思想解放為先導,以學習型創新型服務型黨組織創建為載體,持續深化“堅持三個解放,推進五大發展”主題教育實踐,真正使黨建工作“融入中心起作用”。
著重激活生產力,打造黨建“傳導”閉環,聚焦中心不泄勁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指出:堅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的方針,是堅持黨對國有企業領導的內在要求。要健全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推進廠務公開、業務公開,落實職工群眾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充分調動工人階級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他特別強調,要把黨員日常教育管理的基礎性工作抓緊抓好。企業黨組織“三會一課”要突出黨性鍛煉。要讓支部成為團結群眾的核心、教育黨員的學校、攻堅克難的堡壘。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為企業黨組織一項經常性、基礎性工作來抓,把解決思想問題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既講道理,又辦實事,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穩人心的工作。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啟發我們:黨建由“人”工作、做“人”工作,而“人”是企業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我們要牢牢樹立“人本效率觀”,建立底線責任、高線承諾、多線趕超的黨建傳導機制,努力打造全體員工自我管理、自我約束和互動激勵、互相趕超的“大功效引擎”,聚焦中心不泄勁。
一是“責”字托底,建立全線責任“分—集”閉環。仿效內部層層模擬法人運行機制,按照“集團黨委-板塊黨委-三級黨委-分廠或實業部總支-車間或工段黨支部-班黨小組-黨員責任區或黨員示范崗”縱向線,“本級黨委-本級職能部門”橫向線,層層分解任務,下級多于上級不落空;按照“黨組織負責人-黨員”并向外輻射到職工群眾,層層落實責任,基層多于上層無死角。黨員領導干部則要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有企業領導人員是黨在經濟領域的執政骨干,是治國理政復合型人才的重要來源,肩負著經營管理國有資產、實現保值增值的重要責任。國有企業領導人員必須做到對黨忠誠、勇于創新、治企有方、興企有為、清正廉潔。國有企業領導人員要堅定信念、任事擔當,牢記自己的第一職責是為黨工作,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把愛黨、憂黨、興黨、護黨落實到經營管理各項工作中。面對日趨激烈的國內外市場競爭,國有企業領導人員要迎難而上、開拓進取,帶領廣大干部職工開創企業發展新局面”的教誨,主動賦予一定的黨建政工職責權重。比如,成員企業董事長、總經理等主要行政負責人兼黨委書記的,滿分120分,各占60%;正職行政負責人兼副職黨組織負責人的,滿分100分,黨建權重20-30%,并進入考核兌現體系,使“一崗雙責”落到實處。
二是“諾”字為基,建立全員承諾“言—行”閉環。由每個個體聚焦中心,從責任任務中自由選擇部分工作項目,建立比責任要求更高標準,構建“個體承諾、集體審諾、全員示諾、本人(單位)踐諾、群眾評諾、上級勵諾”的“六諾”機制,特別將職工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補充到各級領導干部承諾中,踐諾一項、示諾一項;重點推動各級黨政主要領導率先公開承諾、帶頭踐諾,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跟著一級干。通過領導干部垂范和先進典型示范,實現承諾制由高層向基層、少數向多數、黨員向全員拓展,充分調動干部職工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三是“比”字當頭,建立全程打擂“趕—超”閉環。制訂達標創優爭先奪旗標準,分層分類分崗分步制訂實施“星級”動態管理辦法和評比表彰制度,堅持標準差異化、不搞一刀切,表彰周期化、不搞隨意性,榮譽動態化、不搞終身制的“三化三不”樹標模式,以預算指標和崗位業績為內容,在企業上下構建法人企業創“四好”班子、內部單位創“四強”黨組織、基層一線創“四型”班組的縱向創爭全貫通,在黨群內外構建黨員爭“四優”、團青比“四佳”、職工爭創“四個一流”的橫向創爭全覆蓋,在進程前后形成集體年創先進、季創A級、月奪紅旗和崗位刷新職業生涯最高紀錄的定向創爭全過程,讓全程打擂“趕-超”在企業真正成為一項“群眾活動”“全員行動”。
著力增強科學化,打造黨建“運行”閉環,聚焦中心不脫軌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指出:堅持建強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不放松,確保企業發展到哪里、黨的建設就跟進到哪里、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就體現在哪里,為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提供堅強組織保證。他進一步強調:全面從嚴治黨要在國有企業落實落地,必須從基本組織、基本隊伍、基本制度嚴起。要同步建立黨的組織、動態調整組織設置。這些講話是在啟發和指引我們要牢牢樹立“科學效能觀”,不斷提升黨建科學化水平。我們要大膽借鑒現代企業管理方法,探索黨建“樹標-履責-跟蹤-評價-考核”等“五個體系”閉環運行機制,激發正螺旋效應,保證黨建工作高效運行,聚焦中心不脫軌。
一是堅持目標量化,建設實施黨建樹標體系,實現事事有標準。在指標項目設計上,對集團黨委、二級公司黨委、三級企業黨委、基層車間黨支部等4個層級科學定位,差異化突出指標權重,推動黨建向“融入中心服務大局”聚焦。在指標數據確立上,既有本企業歷史最好水平和同行業最高水平的“最優”標準,也有中央或上級的“規定”標準。
二是堅持明晰責任,建設實施黨建履責體系,實現人人有擔當。在落實黨委紀委兩個責任和黨委(黨組)書記第一責任的基礎上,堅持將每個層面所承擔的所有指標,從橫向和縱向對應到每個責任主體,確保一個指標對應一個主體,形成千斤重擔人人挑、人人身上有指標。在對每個責任主體指標分配依據上,扎根經營,依據戰略規劃重點項目和年度預算計劃推進動態需要來配置黨建指標;扎根職工,使黨建指標配置有據可依、有力可靠、先進可行。以責任書和承諾書為載體,建立起縱向到崗、橫向到邊、定向到人的履責體系。
三是堅持督導動化,建設實施黨建跟蹤體系,實現時時有控制。以簡便易行的黨建跟蹤分析表為載體,建立黨風廉政建設、思想政治建設、組織建設、文化建設、群工建設五位一體的黨建信息系統。層層完善實施黨建例會制度,交流部署,跟蹤講評,形成動態跟蹤機制。每年組成8—9個檢查組對以上成員企業跟蹤督導;還要根據企業情況層層建立基層聯系點,各級機關也在基層一線建立結對點,征集、解決關系職工切身利益的問題,實現督導服務一體化。
四是堅持對標優化,建設實施黨建評價體系,實現處處有提升。制訂詳細的月度、季度、年度評價方案,通過自評、互評、上級點評、群眾評議等方式,評價為ABCD檔;督促BCD檔找出短板和風險點,及時制訂改進措施和防范措施,按月改進提升;勉勵A檔重新確立新的對標標桿,好的經驗要在全企業迅速對標推廣,甚至將其上升為“企業標準”。
五是堅持兌現硬化,建設實施黨建考核體系,實現級級有追責。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強化責任擔當,還要嚴格考責和問責。企業出了安全責任事故要問責,抓黨建不力出了問題同樣要問責。要改進和完善考核評價機制,將黨建工作納入企業領導班子和領導人員綜合考評體系,增加黨建工作權重。要強化考評結果運用,與企業領導人員任免、薪酬、獎懲等掛鉤,使黨建工作由軟指標變為硬約束。我們要貫徹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依據黨建考核責任書和黨員承諾書,采用定期考評、層層考評、全面考評等主要手段,考核為ABCDE5個等級,既與薪酬兌現等物質激勵掛鉤,還與分類定級、干部選用、表彰獎勵等精神激勵聯動。特別是把企業發展和員工增收指標作為衡量標準,對經營業績和黨建工作存在嚴重問題的領導班子和領導人員追責到位、治庸獎能。
面對經濟新常態,國有企業黨組織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以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和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精神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不動搖,堅持服務生產經營不偏離,堅持黨組織對國有企業選人用人的領導和把關作用不能變,堅持建強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不放松,使國有企業成為黨和國家最可信賴的依靠力量,成為堅決貫徹執行黨中央決策部署的重要力量,成為貫徹新發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成為實施“走出去”戰略、“一帶一路”建設等重大戰略的重要力量,成為壯大綜合國力、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成為我們黨贏得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勝利的重要力量。
(責任編輯:羅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