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工業昌河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航工業昌飛)隸屬于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是我國直升機科研生產基地和航空工業骨干企業,產品基本覆蓋1噸級到13噸級直升機型號,主要產品有直8、直10、直11、AC310、AC311、AC313等系列直升機。與美國西科斯基公司、波音公司、意大利萊昂納多公司、中國商飛公司等國內外知名航空企業開展深層次轉包合作生產。
2015年,我們昌飛生產的直8、直10型機作為首個空中梯隊,懸掛國旗、軍旗,參加了“9·3”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大閱兵,近百架直升機組成編隊飛過天安門接受黨和人民檢閱,壯國威、揚軍威。
我們研制生產的國產大型民用直升機AC313型直升機成功飛越珠峰之巔,創造了國產直升機高原試飛最高升限的新紀錄。
我們是國家認定的企業技術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數字化集成虛擬生產制造技術行業領先,是“中國制造2025”首批示范單位、國防科技工業高效數控加工應用中心。
在黨建和文化方面,我們也是碩果累累,獲得“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全國工業企業質量標桿”“全國實施卓越績效模式先進企業”“中國軍工文化示范單位”“中航工業集團文化建設示范單位”“江西省企業文化示范單位”等多項榮譽稱號。
創新文化建設的“四個維度”
創新是歷史進步的動力、時代發展的關鍵,位居今日中國“五大發展理念”之首。創新是包括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和文化創新在內的全面創新,其中文化創新本質上是“軟實力”創新。
創新文化對現代企業轉型升級、實現又快又好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國際化大背景下,世界科技飛躍發展的趨勢,也決定了企業進行創新文化建設的重要性。所謂創新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企業在創新及創新管理活動中,所創造和形成的具有本企業特色的創新精神財富以及創新物質形態的綜合,包括創新價值觀、創新準則、創新制度和規范、創新物質文化環境等。
實施創新文化,我們認為,要按照全國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會議精神的部署和要求,從“創”的維度、“新”的維度、“文”的維度、“化”的維度四個方面著力,推動企業轉型升級,為做強做優做大我國直升機產業,實現國防武器裝備現代化和民族直升機產業騰飛提供創新“軟實力”。
首先,抓好“創”的維度。“創”是一種企業精神。敢于開創是創新文化建設的基本素質,也是創新文化建設的第一步。“創”意味著創造者團隊的付出,同時“創”也意味著風險,所以總是在創新前面加上“積極”“勇于”“大膽”之類的形容詞,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其次,抓好“新”的維度。“新”主要是就創新內容而言,“新”即新生、更新,與“舊”相對。“新”也意味著“改變”,所謂推陳出新、氣象萬新、煥然一新,無不是訴說著一個“變”字。“新”是創新文化建設的關鍵。
第三,抓好“文”的維度。“文”主要是指文化、文明、文學等。“文”不僅包括文化創新的能力,還包括如何通過創新文化環境氛圍的營造、創新激勵機制的建立,實現從觀念引導到行動實現的過程。
最后,抓好“化”的維度。“化”是創新文化建設的目的,使得創新文化建設凸顯價值。創新成果實現順利轉化,創新觀念實現從價值引導到行動實現的過程,這一過程同時也是創新文化建設和落地的過程。
我們認為,創新文化建設的四個維度,是做好企業創新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和基本要求。建立企業創新文化,能使企業具備朝氣蓬勃的創新精神,有效增加企業活力;對內能夠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對外可以傳輸企業的良好發展形象,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推動企業以及整個社會的進步,促進經濟的發展。然而,事物的發展規律是螺旋式上升的,創新文化建設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要求企業領導首位推進,員工全面參與,組織上齊抓共管。只有重視并加強創新文化建設,企業才能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更為積極穩健,并贏得主動!
以創新文化助力昌飛精益“智”造
近年來,昌飛公司取得較為快速的發展,直升機新型號研制周期從6年縮短到3年,重大改進改型從3年縮短到1年半,生產能力提升了近3倍,產值和EVA增長了4倍,利潤增長了5倍,企業綜合效益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長。
昌飛直升機產業從幼弱走向優強,直升機產品從單一拓展到多元。經過幾代領導班子的接力和全體干部職工的拼搏奮斗,昌飛的直升機事業穿透風雨險阻、沖破迷霧和寒冬,迎來了形勢喜人的艷陽天,扶搖直上。
是什么提升了昌飛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驅動了昌飛連續多年的快速協調發展?是什么支撐著昌飛人堅持不懈地奮斗拼搏?這其中,離不開上級的關心與支持,離不開合作伙伴的協力同心,離不開有利的外部環境和良好的市場機遇等,但最根本的一條就是昌飛始終以誠信和敬畏為基石,堅持技術、管理、文化“三輪驅動”,篤行“航空報國、強軍富民”的宗旨信仰,“敬業誠信、創新超越”“精益求精、團隊快樂”的思想理念,堅持用先進文化和創新文化引領支撐企業改革發展,以文化力提升核心競爭力,以文化創新推進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機制創新,著力推進直升機產業轉型升級,努力打造技術先進、效益優良、持續發展、客戶滿意、員工幸福快樂的現代一流航空企業,著力朝著“精益昌飛、創新昌飛、和諧昌飛、幸福昌飛”的愿景堅實邁進。
持續深化精益文化建設
一是提出“精益昌飛、創新昌飛、和諧昌飛、幸福昌飛”企業愿景,將“精益昌飛”確定為企業和員工追求的核心價值目標,努力追求“消除一切浪費的價值理念”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二是在中航工業“敬業誠信、創新超越”集團文化理念的基礎上,增加“精益求精、團隊快樂”企業理念。大力倡導“思路決定出路、細節決定成敗、認真才能做好”“我的工作無差錯,我的崗位請放心”“做好崗位要求的每天的每一件事是我的職責”“團隊高效,竭盡全力,永遠不為自己找借口”等員工座右銘,弘揚專注、熱愛、創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以制造直升機精品為己任。
三是按照現代企業建設的要求,從企業的工作實踐中提煉出了“精益文化”“執行力文化”“團隊文化”“問題文化”“數據文化”并以“精益文化”為核心的五大文化特質,并一直貫徹倡導。其中精益文化強調準時化,信息化以及精益管理工具的應用,倡導精益思想、組織精益生產、實現精益管理,積極開展6S管理、標準化作業、準時化生產、六西格瑪、信息化等精益管理工具的應用,打造用數據說話、持續改善的昌飛特有精益文化。
四是深入踐行員工崗位行為準則。圍繞精益理念的推進,昌飛公司進一步強調規范全員崗位行為,確立了以“執行第一、表單辦事、問題透明、日清日畢、數據說話、持續改善”為主要內容的員工崗位行為準則,告訴員工怎么干、怎么干是對的。其中,“執行第一、表單辦事、問題透明、日清日畢”側重于科研生產計劃任務的完成,“數據說話、持續改善”側重于通過統計分析發現差距或問題,逐步實現持續改善。公司通過將員工崗位行為準則的考核逐步納入到干部及員工的績效評價中,滲透到科研、生產、經營、管理的方方面面,做到入腦入心入行,培育公司的管理生態和文化自覺。
通過智能制造引領直升機企業“智”的未來
航空制造業是高端裝備制造業的典型代表,是國家工業基礎的重要標志、科技水平的集中體現,更是科技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領域。
作為我國首個使用CPS(信息化集成制造系統)的企業,昌飛智能制造以“動態感知、實時分析、自主決策、精準執行”為特征,構成一個不斷循環的過程。智能制造包括三個核心要素: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其中網絡化是基礎,支持價值鏈集成、跨地域協同和全球化服務;數字化是手段,支持產品模型化、資源可視化、過程透明化;智能化是方向,包括了產品和裝備智能化、過程管理智能化、智力活動自動化。
在精益思想的引領下,昌飛公司針對直升機制造發展趨勢,通過數字化技術應用、信息化系統集成、持續完善業務流程和生產布局,自主開發以信息化平臺為依托的科研計劃系統(CPS)。該系統由產品數據管理系統(CHPM)、計算機輔助工藝計劃系統(CHCAPP)、條碼生產、物料/質量管理系統(CHBPS)、項目集成管理門戶(CHPIM)和電子看板系統(CHKPS)等五大部分構成,涵蓋了企業直升機研制的各個方面。CPS以任務完成為目標,以計劃為龍頭,以執行為中心,以信息化為手段,兼顧了流程有序、技術質量控制、任務完成激勵、信息溝通、提前提醒預警、系統控制等要素,形成了一個整體生產提效系統,并實現全生命周期管控,全價值鏈拓展,全球領域融合,努力開創中國航空工業新境界。
預計到“十三五”末期,昌飛能全面實現數字化貫徹整個直升機產品制造周期,基本形成以直升機制造為特色的智能制造體系,達到中級以上智能制造水平。
(責任編輯:羅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