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生信息管理是每一所高校都必須面對的日常工作,可是傳統的紙張抄寫,繁瑣的統計整理,既浪費時間和資源,又無法達到方便快敏的現代要求。相信通過這套系統的運用,可是使得學校的管理工作更加規范化、制度化、程序化,避免教師對學生管理的隨意性,提高信息處理的效率和準確性,能夠及時、準確把握學生內外部管理信息,還可以為學校領導做出準確的決策,提供可靠的依據。
關鍵詞:學生信息管理 系統設計 管理信息系統 系統開發
中圖分類號:TP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1(a)-0000-00
作者簡介:謝沛陽(1984-),男,滿族,遼寧本溪,大連職業技術學院現代教育技術中心,實驗師,主要從事計算機網絡管理及實驗室管理工作。
一、系統開發的目的與意義
本項目設計面向普通初級中學,設有三個年級,分別是:初一、初二、初三。每個年級有分成若干個班,由每班的班主任掌握各班內的情況,然后教務處對學生的學籍、課程等變動進行統一管理。在課程方面,分別對初一、初二、初三開設了必修的課程,以及一些輔助課程。由教務處安排每個年級的課時要求,安排每個班級的課程表,編排任課教師,分配班主任。同時,對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各個方面進行跟蹤調查,根據學生的表現情況評選區、市優秀學生與三好學生。為了嚴格的保證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也進行了一些懲罰處理,教育學生,指導學生。
學生信息管理信息系統開發的目的如下:
1、 建立學生信息管理系統,不但將進一步提高學校的管理水平,更為以后遠程聯網進行教學比較打好基礎創造了條件。從而增進學生信息管理系統的合理性、科學性。
2、 學生信息管理系統的建立,將大大提高對學生信息各個方面工作的效率。使學生信息的變動,成績核算與排名等更加快速、準確、可靠,使學校有關人員從繁復的工作中解放出來。
3、 由于系統設立了用戶權限等機制,可減少對各個方面隨意改動,造成信息失真,難以追述等差錯。
4、 管理人員通過對微機系統的功能分析,及時準確的掌握正常情況,安排課程,編排任課教師,調撥臨時教師,保證學校良好的教學秩序。
二、系統主要內容
這個系統涵蓋了學校學生管理的大部分流程,主要包含以下模塊:學生自助管理、學生管理、班級管理、課程表管理、成績管理、獎懲管理、幫助系統等七大部分,而這七大部分又分成了若干個子模塊。本系統實現了學校的學生、教師、課程、獎懲等一系列管理工作。使學生信息管理工作規范化、制度化、程序化。
1、 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研究的主要在系統能否正常使用及利用率上進行的初步調查,對于系統是否能夠實現和值得實現等問題做出判斷,避免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后才發現系統不能投入使用或使用后沒有在在的價值,對新系統進行的可行性分析,需要用最小的成本創造最大的利用率。
2、技術可行性
此次開發的學生信息管理系統我將使用Visual Basic當作前臺的開發工具。為了更好的實現系統的相關功能,后臺選用了微軟的 Access 作為開發所需的數據庫。選擇這樣的工具,是因為他們都各自有其獨特的、適合本系統開發的特點。
作為Windows環境下的可視化開發工具,Visual Basic 具有面向對象的概念,事件驅動的編程機制,可視化的界面設計、構件技術、對象的鏈接和嵌入技術、數據庫訪問功能、功能強大的輔助開發工具、方便易用等特點。進行布局設計,設計對象屬性即可,系統可以自動產生界面設計代碼,這樣可以大幅度地提高程序員的設計效率。我在開發過程中,體會到了前后臺支持良好,能夠順利完成本學生信息管理系統的設計工作。所以,本系統采用了Visual Basic 6.0企業版與Microsoft Access在Windows平臺上進行開發是可行的。
3、 經濟可行性分析
現有PC機若干,一臺打印機,每臺PC已通過局域網相互聯接,因此新系統使用后,不需要新購置硬件,系統完成以后,一些報表可由系統自行處理,也不需要人工干預,提高學生信息管理的規范化、系統化、制度化,減輕了管理人員的工作量。校內有計算機操作人員若干,對本系統的運行等方面工作熟練,不需要進行特殊的培訓。
4、操作可行性分析
本系統所涉及的學生信息的管理流程是比較固定的,而且學要記錄的信息也是比較固定的。本系統實施后可以輔助學校管理人員更好的辦理業務和管理信息,減輕管理人員的工作量,提高效率。
三、系統的需求分析
在可行性分析階段已經粗略的了解了用戶的需求,并分析了開發平臺及軟件的可行性,但為了準確的確定目標系統必須做什么,了解用戶的明確需求,必須對現行的管理進行詳細調查研究,了解系統需求和進行系統分析與設計,因此要對學生信息管理的各項工作進行全面、細致而充分的調查研究。我在本系統的用戶——進行了調研,明確了用戶的需求。
本系統初步調查采用的主要方式是,與學校教務處的領導進行交流,到各級管理部門去參觀了解,深入到各班詢問情況,把我第一手資料。調查內容涉及新生入校的分班原則和方法,每個年級與班級的課程安排,考試的安排,對學生成績的查詢統計,以及根據成績優異、表現突出的學生設置獎勵方案等。經過初步調查了解到:以前進行學生管理的方式主要基于文件、表格等的手工處理,信息量大且容易出錯,缺乏系統、規范的信息管理手段。具體來說,該校現有學生1600多人,學生分成3個年級:初一、初二、初三。每個年級有若干個班,班內的主要班級干部有:班長,學委,體委,生活委員,文藝委員。他們協助班主任老師管理班級的各種事務。學校擁有167位優秀的教師,為造就大批的高質的學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具有pc機若干臺,其基本配置為:256M內存,40G硬盤,Pentium 4處理器。主要體現在信息的輸入、保存和簡單的計算,數據不一致的問題屢見不鮮。這樣大量的、重復性的工作繼續著,學校配備的計算機設備沒有能夠合理的、有效地應用,好多問題需要解決,應有專門的軟件對數據進行管理,急需開發一個集成化的學生信息管理系統。
學校分成校長室,德育處,教務處以及各個教師辦公組等職能部門。每年初三的學生經過一年的學習后升入高中,同時,學校接收一批新生,該學生名單從教委發來,在學校的教務處,根據學生的系統成績平均的分成若干個班,構成初一年組。教務處要進行教師的課程安排,根據教委的課時要求編排課表,為每個班指定一位班主任老師,學校要定期安排各種規模的考試。當然,統計考試成績很重要,主要是為了進一步的提高成績而進行下一步的工作安排。就目前學校的運行狀況來看,缺乏專門的軟件進行管理。同時,學校也準備培訓一批技術人員,以對軟件進行正確地操作,使學校的管理活動科學化、規范化。
學生信息管理需要有:學生成績管理,學生獎懲管理和學生變動管理和教師信息管理等幾大部分。應有學生基本信息的輸入窗口,教師情況的輸入窗口,各個學年課程的輸入窗口,以及情況改變時的輸入。并且當輸入學生基本信息、課程和成績信息時,界面要自然、簡便,要有充分的提示和幫助,以便操作人員學習和掌握。對輸入的錯誤有好的補救措施,并隨時掌握任務的進展情況,輸出的形式要易于理解,結果要正確。當查詢學生基本信息、所在班級、以學課程和成績時,相關信息同時顯示,并準確及時。當學生成績、課程增加或刪除時要正確除掉與之相關的所有信息,并且要容易操作。
最終,本系統將達到學校管理部門及時掌握學生的全面信息情況目的,并通過這樣的系統,做到信息的規范管理,科學統計和快速查詢,從而減少管理方面的工作量。
參考文獻
[1] 軟件工程概論 李存珠 李宣東 編著 南京大學計算機系出版 2001年8月
[2] 數據庫系統原理教程,王刪著.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1
[3] 現代軟件工程,陳松橋等著 北方交通大學出版社, 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