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曉婉+金海明+施正宇+葉彬潔+章媛

摘要:家具的發展歷史十分久遠,而現代社會使用的家具在外觀和材料甚至是結構上都無法滿足大多數的現代人。針對此現象提出以祥云為例的中國傳統元素為基礎,根據現代人的生活習慣、審美特點、坐姿禮儀以及生理和心理的需求等,結合現代的人機工程學,在造型、材料、結構等多方面設計多樣化新中式風格家具,使其不僅有中式風格的韻味,而且極具現代感。
關鍵字:傳統元素;外觀造型;材料;新中式風格
中圖分類號:TS6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1(a)-0000-00
1 前言
縱觀歷史,在中國的幾千年文化中,傳統元素無處不在。社會在不斷地進步,但發展中卻始終離不開傳統文化,因為傳統文化是我們中國人的根。而傳統文化中的中國傳統元素不僅是在中華民族融合、演化與發展中逐漸形成的,更是在創造后經過一代又一代人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地優化發展的。
現如今紅木家具占據了家具市場的半壁江山,但通過對市場的調查不難發現:以紅木家具為代表的中式傳統家具不符合社會大眾的實際需求。針對這一現狀,只有通過設計出能夠體現中國傳統元素且具有現代感的家具這一方法才能解決。
2 傳統家具分析
2.1 外觀造型
現在市場中的中式家具多為對傳統家具的機械模仿,其中以模仿明清家具式樣為多,而家具中始終看不到創新設計。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習慣、審美特點、坐姿禮儀等都會發生變化,這也就意味著機械模仿傳統家具的外觀造型將滿足不了大多數的現代消費者。因此,設計新中式家具要具備較高技術、藝術、文化含量。
2.2 材料工藝
傳統的中式家具多以紅木為主要材料,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價格昂貴,體大笨重,較難加工,容易開裂等等缺點,這會讓很多喜愛中式家具的現代人望而卻步。鑒于此,新中式家具發展就需要在材料、結構等多方面具備高附加值。
3 家具再設計分析
3.1 中國傳統元素分析
中國傳統元素除了廣為人知的臉譜、剪紙、青花瓷等之外,也有一些容易忽略的符號。如:拐子紋(圖1)、萬字紋(圖2)、祥云(圖3)等。
傳統元素不僅有審美價值,且其文化內涵十分豐厚,它象征著一代人的文明。但是,在傳統家具中,這些元素常被作為雕刻的對象,只利用了美觀性而不注重實用性,這與現代人簡約而不簡單的生活理念是完全相悖的。
3.2 選取祥云元素分析
祥云,顧名思義——吉祥的云彩,舊指象征祥瑞的天氣,而如今,祥云已成為具有代表性的中國文化符號之一,它寓意著中國人對祥和的向往。
云,千變萬化,多姿多彩,是自然產物,將其運用于家具的設計中,形式可隨心所欲地變化,更能讓使用者有種融身于大自然的感覺。
3.3家具分析
根據人使用家具的相關姿態,將家具分為支撐類家具、憑倚類家具和儲存類家具,并且根據人體各部位尺寸的平均值來作為設計的理論依據。
就支撐類家具而言,要達到提高休息質量,減少疲勞和提高工作效率等效果,因此要根據不同的環境設計出不同的坐具。
根據不同的功能環境,椅子可分為閱讀用椅、休息椅、沙發和躺椅等。他們的坐高、坐深、坐寬、坐斜角、背斜度、椅靠背和扶手高度都有不一樣的尺寸要求,這就是家具與人機工程學之間的關系。
根據以上的分析,設計出如圖4為構想的休閑椅:以中國傳統元素之一的祥云為基礎,并使用多種材料,創新結構設計,使其更富有現代感。
圖4 原型所示,為最初的構想,以硬質材料為鋼架結構制作出呈祥云狀的休閑椅,以軟質材料作為坐面和靠面。如圖5 材質中,則采用金屬件作為外框架來表現祥云的姿態,用代用革、造革、C樹脂、PVC樹脂為原料生產的人造革作為坐面和靠面,這不僅可以避開使用昂貴木材的局限,而且在表現出現代感的同時又能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的韻味。
在設計的過程中,根據祥云的特征變化結合人機工程學,可以設計出一系列的祥云家具。以此款休閑椅為例,鏤空的鋼架結構可以使家具變得更加的輕巧,在色彩搭配中不僅采用紅黑兩種古代象征色且也用到了現代象征色——白色。
4 結語
中國傳統元素的應用可以使現代人牢記傳統,在生活中也能有著歷史的影子,在多種元素的交織下,家具將展開新的篇章,不再是一味地機械模仿古代家具亦或是毫無中式家具韻味可言。這種以現代人為適用對象的新中式風格家具將會是更多現代人的選擇。
參考文獻:
伍嘉恩.明式家具二十年經眼錄.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0.8.
孟紅雨.中國傳統家具設計.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9.
馬掌法,黎明.家具設計與生產工藝.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