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正義++王晴晴++趙鵬++賀照輝
摘要:軍校教員的職責是教書育人,培養高素質的軍事人才。在全面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大背景下,增強軍校教員的黨員意識,是深化軍隊院校改革、提高軍校教育和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本文從分析軍校教員黨員意識的現狀出發,從五個方面提出增強黨性意識,爭當育人模范的對策。
關鍵詞:軍校教員 黨員意識 育人模范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1(a)-0000-00
黨員是黨的肌體的細胞,是執行黨的路線、踐行黨的事業的基本力量。黨員意識是黨員的立身之本,是黨得以生存并發展的精神保證。廣大黨員的黨員意識有無、強弱,不僅關系到黨員自身的先鋒模范作用能否發揮,而且直接關系到黨的事業的興衰成敗。對于軍校教員,身兼三重身份,既是共產黨員,又是軍人,同時也是教師,增強黨員意識就是要求軍校教員要意識到自己是一個先進政黨的一員,意識到作為軍人應具備的素質和擔當。
1 軍校教員黨員意識的現狀
由于黨對軍隊堅強的領導和軍隊高度嚴明的紀律約束,軍校教員的黨員意識總體上較強。但是,在部分軍校教員身上,也或多或少存在著黨員意識較弱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重業務,輕政治。個別教員黨員意識淡化,思想政治觀念淡薄,認為講黨性、講政治都是虛的,思想上的進步是空的;而學術上的成就是硬的,職稱和級別才是實的,把科研學術上的進步和職稱級別的提升作為個人的追求,忽略了思想上的進步和黨性的提高。二是重個人,輕集體。少數教員組織觀念不強,不能正確處理個人和集體之間的關系,考慮個人的進步和成就多,注重自我的作用,對組織和集體的作用和利益認識不夠,黨性原則和組織觀念不強。三是重教書,輕育人。有的教員認為只要站穩講臺,就算盡責了,不重視對學員的管理教育。
2 軍校教員增強黨性意識,爭當育人模范的對策
2.1 站穩立場,爭當信仰堅定、品行高尚的育人模范
堅定的政治信仰是共產黨員干事業的精神動力和力量源泉,是黨員意識的重要體現。增強黨員意識,必須堅定共產主義理想和社會主義信念,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深入領會和貫徹黨的指導思想,認清社會發展規律和共產黨人的歷史責任,不斷強化“四個意識”,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覺悟,聽黨指揮,遵章守紀,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自覺向黨中央、中央軍委追隨看齊。要提高思想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站穩立場、保持清醒,始終不背離黨和軍隊,而要為黨和軍隊的教育事業不懈努力,這也正是軍校教員的品行體現。作為軍校教員,只有在實際工作中,身體力行,言行一致,嚴于律己,才能贏得他人的尊重和支持。為了強化軍校教員的政治思想素養,提升教育服務水平,必須加強理論學習。要立足學習政治理論,以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武裝頭腦,在思想上發揮好模范帶頭作用;要立足學習教育法規,以先進系統的教育理論武裝頭腦,在行動上發揮好模范帶頭作用。
2.2 牢記宗旨,爭當愛崗敬業、盡職盡責的育人模范
中國共產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是每個共產黨員的行為準則,是黨的性質決定的,也是增強黨員意識的內在要求。牢記黨的宗旨,對于軍校教員,重要的一條就是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心中始終裝著黨和人民的事業,淡泊名利,做愛崗敬業、盡職盡責的育人模范,為黨和軍隊的不斷進步與發展貢獻力量。每一名軍校教員都要強化黨員意識,牢記自己的職責和使命,勤奮務實,嚴謹施教,精心育人,一絲不茍地對待教育工作的每個過程和育人的每個環節。要始終堅持愛校、愛崗、愛生。“愛校”,就是要強化集體意識,顧全大局,統籌兼顧。要服從和服務于學校的大局,關心學校的建設和發展,服從學校的安排和管理,關注學校的現狀和前景。“愛崗”,就是要珍惜崗位,愛崗位敬業,立足本職,多做貢獻,之所以“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愛生”,就是要以慈母般的心對待學員,是“愛校”、“愛崗”的落腳點。
2.3 立足本職,爭當為人師表、無私奉獻的育人模范
教員的本職是教書育人。立足本職是強化黨員意識的必然要求。軍校教員黨員意識的強化應當寓于本職工作中,在為人師表、無私奉獻中凸顯,在軍事教育的火熱實踐中體現。一個崗位就是一份責任,一份工作就是一種使命,在工作中如果缺乏責任感和使命感,就不可能做到立足本職、真抓實干,更不可能做到為人師表,無私奉獻。要堅持把工作崗位作為實現個人價值的平臺,始終做到滿腔熱情,表里如一,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日常教學工作中,把黨員意識體現在崗位上、落實到行動中。作為軍校教員,其人格品行具有強大的示范和輻射作用。“學高為師,德高為范”這是對教師師德的最好寫照,高尚的職業道德是高素質教師隊伍的第一要素。“教人先教己”,作為軍校教員,要為人師表,以身作則,要用自己堅定的信念、崇高的理想、優秀的人格、良好的形象給學員以潛移默化的感染。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一職業注定了教師在物質上應甘于清貧,精神上應淡泊名利。作為軍校教員,要正確對待名利、權位,講奉獻不講索取,問耕耘不問報償,始終保持不為名所困,不為利所惑的高尚情操,使靈魂在默默的追求中臻于完美,使精神在無私的奉獻中得以升華。
2.4 善于學習,爭當銳意進取、勇于創新的育人模范
學習是人類進步的靈魂,“根深才能枝葉茂、水厚方能負大舟”。增強黨員意識的重要途徑就是不斷加強學習,不斷深化思想認識。當前時代正處于軍事變革的重要戰略機遇期,軍校教員要要緊跟時代步伐,不斷學習,視學習為工作常態、生活習慣和人生追求,要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更要向部隊學、向戰場學、向一線學,在學習中勇于創新,為全面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匯能聚量。在知識更新日益加速的今天,軍校教員必須堅持創新精神,積極投身教學改革,大膽突破前規,真正做到與時俱進,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質、知識水平和業務能力,才能培養出“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優秀軍事人才。軍校教員不僅要樂于學、勤于教,還要善于思,要善于在學習中把握事物的本質、主流和內在規律,不斷有新的發現,有新的創造,真正做到以學立德、以學增智。
2.5 剖析自我,爭當忠于職守、誠信廉潔的育人模范
吃苦在前,享樂在后,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是共產黨員的本色。但“四風”問題在軍校教員身上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十八大以來,隨著中央“八項規定”和中央軍委“十項規定”的實施,問題得到明顯地糾正,但思想道德建設永遠在路上,每名軍校教員都要樹牢思想道德防線和黨紀國法底線,培養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和積極健康的價值取向,以強烈的黨員意識時刻保持自警、自省和自勵,剖析檢查自身的行為,忠于職守、誠信廉潔,以實際行動彰顯共產黨員的人格魅力。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一職業注定了教師在物質上應甘于“清貧”,淡于“富貴”,而在精神上應不奢求富貴,不貪圖安逸,不追名逐利,不沽名釣譽,面對利益、面對榮譽,要講風格、要講奉獻,始終保持不為名所困,不為利所惑的高尚情操,使靈魂在默默的追求中臻于完美,使精神在無私的奉獻中得以升華。
參考文獻
[1]鄔雨臻,鄧小平.“創先爭優”背景下高校教師黨員黨性培養[J].學理論,2014,(20).
[2]張霞妃,鮑曉云.增強黨性意識爭當育才先鋒[J].黨史文苑,2013,(4).
[3]金鑫銘.試論如何發揮民辦高校黨員教師的先進性[J].新西部(下旬.理論版),2011,(8).
[4]白金鐘.增強黨員意識提高服務本領[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6,(5).
[5]楊迎潮,張云蓮,李粲.論高校黨員教師先鋒模范作用[J].重慶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9).
[6]何黎萍,周德泉.從角色特征看高職院校黨員教師的先進性教育[J].蕪湖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