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政浩
摘 要:早在馬克思主義理論之中,就提出了科學是重要的生產力的論斷,之后鄧小平同志以及江澤民同志都結合中國的實際特點對這方面的理論進行了補充。時至今日對于科技創新我們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系統的理論體系,這部分理論其實也反應了時代的要求。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人是一種懂得用心去感悟生命的生物,如果生活被操縱了,那么人感受到的就不是快樂。像如科技創新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我們不能讓它去操控我們的生活,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認清科技創新給我們帶來的影響和變化。
關鍵詞:科技創新;生活;影響
面對科技創新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影響,我們只有心懷質疑和探究的精神,保持獨立的特質,才能夠真正達到豐富我們的生活又不喪失生活本質的目的。下文從日常生活的角度對科技創新對我們日常生活帶來的影響進行了總結,希望能夠對科技在我們生活中的應用帶來一些思考。
1 科技創新改變我們日常生活的具體例子
1.1 風力發電
其實風是一種潛力很大的能源,各個歷史時期風給人們帶來的災害數不勝數,但是如果能夠將這一能源進行利用那么是能夠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很大的便利的。根據有關的數據分析,現在地球上可以用來發電的風力資源有100億千瓦時之多,這個數字幾乎是其他發電方式的近10倍。所以說綜合各方面的因素來說,利用風力發電能夠有效改善國內電力能源的供給狀況。上個世紀三十年代,丹麥、蘇聯、美國等國家率先開始進行了風力發電方面的嘗試,最早制作而成的小型風力發電機被廣泛應用在農村以及沿海的港口城市,但是因為技術的限制那時發電機的發電量較低,大部分都在5000瓦以下。國內開始這方面的實踐是在改革開放之后,我國西北地區以及內蒙古地區擁有豐富的風力資源,目前國內很多風力發電工程都已經投入使用,這有效的穩定了國內的電力能源供給,為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助力。因為科技的創新我們不僅能夠合理利用風能,更能夠讓風能朝著我們需要的方向去轉化,這是一個令人可喜的變化。
1.2 磁懸浮列車
和普通列車有所不同的是,磁懸浮列車利用了磁鐵之間“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原理,這樣磁鐵就能夠抗拒地心引力并且使得列車完全脫離軌道,進而保持高速前進。這種“零高度”空間飛行的奇跡正式人們利用電磁技術而得到的,相比較傳統的列車,磁懸浮列車在速度上可以說是具有明顯的優勢。
2009年我國第一次開始進行中低速磁懸浮列車的試運行實驗,而且當時那輛磁懸浮列車我國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中低速磁懸浮列車是現在跨省高速磁懸浮列車的前身,主要用于旅游景區與市區以及中近距離城市之間的連接,我國在中低速列車方面進行的實踐為我國高速列車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其實必須磁懸浮列車與普通列車來說,速度快只是其中的一個優點,因為是懸浮于軌道上方的,所以說行駛過程中產生的噪音較小,而且震動較小。更重要的是磁懸浮列車的線路鋪設條件要比傳統鐵路線路鋪設的條件要寬松的很多,目前我國政府已經制定了相關的政策細則來推動磁懸浮列車的發展與建設。
其實作為一名高中生來說,這方面的變化感受最深的方面就是,現在我們的出行已經非常方便了,只需要一張高鐵票,一天的時間就可以從廣州到北京。在科技創新的影響之下,我們的出行方式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地球真正變成了“地球村”。
2 科技創新對我們日常生活的影響
2.1 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
科技創新會對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產生重要的推動作用,這是因為科學技術的變遷,人們改變了過去的生產方式,使得社會生產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現在的生產工藝已經在向著現代化、自動化的方向發展了,不僅降低了污染和能耗,而且還節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過去還只是停留在理論階段的產品現在已經被生產出來了,所以說因為有了科學技術的不斷創新,社會生產力才能夠不斷的發展,進而各個國家在這個過程中完成資本的原始積累,促進其經濟的繁榮。
2.2 開闊了人們的視野,提高了人們的物質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
科學技術實際是在人們認識自然規律并且運用思維去改造規律的基礎上形成的,當人們借助于科學技術去認識世界的時候,又會開闊人們的視野,進而更準確的把握自然規律,從而造福于人類。所以說科學技術的不斷應用與創新,就是一個不斷開闊人們視野的過程。
此外科技創新衍生出的產品現如今已經融入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現在人們的衣食住行以及工作和學習都在享受科技創新給我們帶來的便利。所以說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相比較過去有了顯著的提高,在這個基礎之上人們開始更加重視對于內心的探索,一直在不斷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
3 科技創新給我們生活帶來的困境
作為一名高中生,需要應對繁重的課業壓力,甚至有時候在課下也需要借助手機以及網絡來與老師進行溝通。所以說現在我身邊很多同學的家長都有為他們購買電腦或者手機,但是這卻出現了另一個問題。很多同學喜歡把手機帶到學校里來,甚至上課的時候也是在看小說,看電視劇,這樣聽課的效率根本沒有辦法保證。甚至有很多同學一回到家,就沉迷在游戲之中不能自拔,不僅沒有辦法按時完成老師交待的作業,更影響了與家長的正常交流。這也就違背了家長給我們購置這些設備的初衷,通過這一表述其實我們就可以看出,要想讓科技創新發揮其該有的作用,其實還面臨著很多的問題。
就像是很多人都表示自己離不開手機,不可否認在某種情況之下確實是這樣的,但是人們的思維以及對于問題的認知其實也正在慢慢被手機、電腦這樣的“科技產物”所左右。現在的人很少會抱著書本,拿出固定的時間來進行閱讀了,也很少會端正的坐在電視機前對新聞媒體之中的某一個事件“評頭論足”。這種科技創新之下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其實也同樣會使得人們對于生活失去該有的熱情,所以說在科技不斷發展的今天,滿足人內心的訴求其實是同樣重要的。
4 結束語
科技創新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在享受科技給我們帶來的便利的同時卻也在慢慢迷失著自我,所以說如何正視科技創新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影響就成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上文是筆者站在高中生的角度對這類問題進行的總結,希望能夠對有關人士完善這方面的工作帶來一些思考。
參考文獻
[1]湛泳,李珊.金融發展、科技創新與智慧城市建設——基于信息化發展視角的分析[J].財經研究,2016(02):4-15.
[2]李濤,張璋.科技創新能力與國家位勢關系研究——基于結構方程模型的量化分析[J].中國軟科學,2014(02):90-99.
[3]張來武.科技創新的宏觀管理:從公共管理走向公共治理[J].中國軟科學,2012(06):1-5.
[4]樊華,周德群.中國省域科技創新效率演化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科研管理,2012(01):10-1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