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寒
The international ivory trade was banned in 1989, but some domestic markets have continued to make poaching and illegal trade to continue presenting a major threat to the survival of elephants around the world. Recentl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announced that it will ban all ivory trade and processing by the end of 2017, a move described by activists as a potential “game changer" for African elephants.
“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無論你是否關注動物、關注環保,相信都無數次聽到過這句廣告語。在剛剛到來的2017年,中國將告別“世界上最大的合法和違法象牙市場”這一并不光榮的稱號。日前,國務院辦公廳正式發布《關于有序停止商業性加工銷售象牙及制品活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為全世界的大象們獻上了一份關乎生命的新年禮物。
據了解,2017年,中國將分期分批停止商業性加工銷售象牙及制品活動。《通知》要求:“2017年3月31日前先行停止一批象牙定點加工單位和定點銷售場所的加工銷售象牙及制品活動,2017年12月31日前全面停止。”
在中國,象牙雕刻是傳統工藝的重要項目,位列非遺名錄,因而禁售象牙制品不僅涉及象牙生產和經營單位,還涉及到象牙雕刻、象牙收藏以及和古代象牙工藝品相關的交易等行為。這些在《通知》中也一一得到了解答。其中規:“停止商業性加工銷售象牙及制品活動后,文化部門要引導象牙雕刻技藝傳承人和相關從業者轉型。對象牙雕刻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開展搶救性記錄,留下其完整的工藝流程和核心技藝等詳細資料;對象牙雕刻技藝名師,鼓勵其到博物館等機構從事相關藝術品修復工作;對象牙雕刻技藝傳承人,引導其用替代材料發展其他牙雕、骨雕等技藝。非營利性社會文化團體、行業協會可整合現有資源組建象牙雕刻工作室,從事象牙雕刻技藝研究及傳承工作,但不得開展相關商業性活動。”
至于合法的象牙收藏,《通知》在確定“禁止在市場擺賣或通過網絡等渠道交易象牙及制品”的前提下,進一步提出.“對來源合法的象牙及制品,可依法加載專用標識后在博物館、美術館等非銷售性場所開展陳列、展覽等活動,也可依法運輸、贈與或繼承;對來源合法、經專業鑒定機構確認的象牙文物,依法定程序獲得行政許可后,可在嚴格監管下拍賣,發揮其文化價值。”
一紙通知,涵蓋了當代象牙生產經營、象牙收藏品展覽交易以及象牙雕刻傳承等經濟、環保、收藏、文化等方方面面的細則,贏得了各行各業的普遍掌聲。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和國際野生動物貿易研究組織(TRAFFIC)歡迎中國政府宣布將在2017年12月31日前全面禁止國內象牙貿易,這標志著世界上一大合法象牙市場的終結,同時成為加速國際社會共同遏制非洲大象盜獵危機進程中的重大利好舉措。WWF中國總干事盧思騁說:“關閉當今世界上最主要的合法象牙交易市場,將有助于遏制中國及中國以外地區的象牙購買行為,并阻斷非法象牙的販運和供應。”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亞洲區總代表葛芮表示:“這是給地球上僅存的40多萬頭大象最好的新年禮物!作為對大象保護最有影響力的國家之一,中國態度堅決地關閉國內象牙市場,為大象保護創造了新的歷史。”
在此之前,中國作為《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締約國,于1990年宣布禁止象牙及其制品國際貿易。根據媒體報道,1990年中國的象牙登記庫存為80噸,到2005年前后基本消耗殆盡,大部分中國象牙企業面臨倒閉。但在2006年,象牙雕刻及時地入選了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國開始尋求象牙進口的途徑,并最終于2009年以“傳承象牙雕刻非物質文化遺產而非發展象牙產業”為由說服了《公約》委員會,同意中國購買南部非洲三個國家出售的60噸存量象牙。
然而,“合法”的象牙進口并不能阻止象牙走私和盜獵,相反還會刺激和加劇象牙走私和盜獵。在“合法”的前提下,中國政府批準的合法象牙加工廠數量從2004年的9家增加到了2013年37家,合法象牙零售店的數量從2004年的31家上升到了2013年145家。而根據國際愛護動物協會(IFAW)2011年的中國象牙市場報告,當時非法企業的數量是合法企業的2倍,非法貿易(走私)是合法貿易的近6倍。
近幾年,象牙盜獵愈發猖獗,目前非法象牙貿易已成為繼毒品、販賣人口和武器走私后的“第四大非法產業”。2013年,在曼谷召開的CITES大會首次提出“國家象牙行動計劃”,中國與其他18個亞洲和非洲國家參與制定和實施此計劃,應對全球盜獵危機;2015年9月,中美兩國達成打擊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的共識,其中包括中美承諾在各自國家頒布禁令幾乎完全停止象牙進口和出口;2016年10月,CITES 大會通過加強“國家象牙行動計劃”,增強國際努力來終結盜獵和象牙非法交易。
對于象牙文物收藏市場而言,這也是一項重大利好。禁止在市場擺賣或通過網絡等渠道交易象牙及制品,客觀上可以阻止當代仿造象牙文物的流通,而對于來源合法、經專業鑒定機構確認的象牙文物,又并未阻止其在市場上流通,因為有了專業的鑒定和嚴格的監管,象牙拍賣也即將成為文物拍賣市場上最規范的門類之一。
象牙雕刻是中國最古老的雕刻技藝之一,早在新石器時代已經誕生;商周時期,象牙工藝已經十分成熟和發達;遼、金、元、明、清歷代帝王都很重視象牙雕刻,并將其作為皇家特供品;尤其到了清代,牙雕工藝進入鼎盛時期。今天,為了大象的生存繁衍,為了地球的環境保護,中國以堅定的決心全面禁止象牙貿易,但古老的牙雕藝人們留下的牙雕文物,卻依舊是中國文化中永恒的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