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喜
2016年6月我國發布了《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兑巹潯诽岢隽宋覈哞F至2020、2030年的總體發展思路和發展目標,點燃了各地發展高鐵經濟新引擎。
當前我國正處于經濟發展新常態,高鐵的快速發展和《規劃》的頒布,有利于優化資源要素配置,為培育高鐵新業態,加速產業梯度轉移,優化產業布局,帶動產業轉型升級帶來了新機遇。地方政府應抓住高鐵發展的機遇,借力高鐵促進產業和經濟轉型升級,助力地方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現代高鐵網日趨完善
高鐵是指通過改造既有線路(直線化、軌距標準化),使營運速率能達到每小時200公里以上,或者專門修建新的“高速新線”,使營運速率達到每小時250公里以上的鐵路系統。1964年正式通車的日本東海道新干線是世界上第一條真正意義上的高鐵,全長515.4公里,運營速度高達210公里/小時。日本東海道新干線的建成通車標志著世界高鐵發展新紀元的真正到來。隨后法國、德國、意大利等歐洲國家,韓國等亞洲國家以及美國、澳洲等在世界范圍內掀起了建設高鐵的熱潮。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高鐵的規劃和建設雖然起步較晚,但是發展非常迅速。從2008年建成京津城際鐵路開始,截至2015年底,我國高鐵營業里程已經突破1.9萬公里,占世界高鐵運營里程的百分之六十以上,是世界上高速鐵路建設運營規模最大的國家。
根據《規劃》,到2020年,我國高速鐵路營業里程將達3萬公里,覆蓋80%以上的大城市;到2025年,高速鐵路營業里程將達3.8萬公里左右;建成基本連接省會城市和其他50萬人口以上大中城市,形成以特大城市為中心、以省會城市為支點、以“八縱八橫”主通道為骨架覆蓋周邊的現代高速鐵路網。
北京在國家《規劃》中占有重要位置,“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主通道中,連接北京的主通道有京滬通道、京港(臺)通道、京哈—京港澳通道、京昆通道、京蘭通道等。北京高鐵在“十二五”期間也發展很快,建成了京滬高鐵、京石客專,開工建設京沈客專、京張鐵路,根據《北京市“十三五”時期重大基礎設施發展規劃》“十三五”北京將進一步建設完善互聯互通高速鐵路網,加快推進京沈、京霸、京張等高速鐵路,促進京津冀區域與東北、西北、珠三角、海峽西岸等重要區域高速鐵路連通,加快建設京唐、京石城際和城際鐵路聯絡線,研究推進城際鐵路聯絡線北延工程,形成區域高效密集軌道交通網。
加速資源合理配置
高鐵加速了人員、信息、技術、資金、物質等生產要素的流動,促進了資源合理配置,增強了城市間的交流與合作,帶動相關產業在結構和空間布局上的調整,推動高鐵站經濟圈和產業圈的形成,輻射帶動高鐵沿線周邊地區經濟發展。
“要想富,先修路”,高鐵的出現點燃了眾多城市新城發展的希望,圍繞高鐵站,各地開始規劃建設高鐵新城、高鐵經濟區,已經建成或規劃建設高鐵新城的有南京高鐵新城、河北保定高鐵新城、長春市西部新城、德州高鐵新區、長沙高鐵新城、昆明高鐵經濟區等等。高鐵的發展優化了運輸結構,完善了綜合運輸物流體系,培育了一批新產業新業態,加速產業度轉移,促進了產業轉型、加快了城鎮化建設,必將對我國產業轉型和經濟發展帶來深遠影響。
促進運輸物流業轉型升級
航空運輸方面,高鐵的開通使部分中短途旅客選擇高鐵而非飛機,在一定程度上將旅游流、商務流、公務流、高端探親流吸引到高鐵上來,也分流了航空貨運的一部分貨源。
在普通鐵路方面,從客運方面看,高鐵將分流一部分普通鐵路的客源,特別是高端商務人士和旅游人群,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普通鐵路的客運負擔;從貨運方面看,高鐵置換出一定的運能給貨能,促進貨運水平的提升。
在公路運輸方面,高鐵對公路客運造成強烈的沖擊,特別是一些與高鐵運行路線重疊的公路客運班線將會因客源的流失而受到重大沖擊,將促進公路運輸在轉型升級中與高鐵展開差異化競爭,提升服務質量。
在水路運輸方面,由于水運的貨物一般是大宗商品且對運期要求較低,因此高鐵對水運影響較小。
在城市交通方面,高鐵將促進城市加快構建高鐵站與城區交通換乘體系,完善公交樞紐站、候車亭、換乘站、停車場等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延伸城市公交服務線路,拓展城市交通服務功能。
未來,應加快運輸物流業的轉型升級,加強高鐵站與樞紐港、樞紐機場、鐵路貨運樞紐之間的互聯互通,將高鐵站建成鐵路、城市地鐵、公交及公路客運緊密銜接的現代化樞紐中心,構建綜合管理運輸系統。以綜合運輸物流理念來規劃和建設運輸物流體系,使鐵路客運、公路客運、港口碼頭、航空機場相互協作配合。協調建立跨運輸、跨行政區域的客運聯運體系。
豐富旅游產業結構
高鐵的開通改變了旅游市場結構。首先,高鐵開通大大拉動了人們的旅游需求。促進短途旅游的增加,周末旅游、黃金周旅游日益增多。武廣高鐵開通當年,沿線11個城市,其中8個旅游人數增長率30%;滬昆高鐵開通一年,貴陽北站旅客發送量從日均發送旅客不到5000人次迅速增長到2.2萬人次。
其次,高鐵使旅游同城化大幅增加。高鐵開通使得城市之間的時間距離大大縮短,同城化效應顯現。此外,高鐵催生了一批新的旅游城市,我國高鐵沿線旅游資源豐富,匯集了大量人文與自然景觀,高速鐵路方便了民眾觀光休閑,促進了沿線城市旅游經濟增長,高鐵沿線變成了旅游通道。高鐵開通不僅改變了旅游結構,同時加快了旅游衣、食、住、行、游等服務要素向中心城市聚集。
培育發展高鐵新興產業
高速鐵路的修建與運營本身就是一個產業,包含高速列車的制造和高速鐵路的修建運營,不僅是高新技術的集成,也是資本金融與經濟管理的交匯。應因地制宜培育發展高鐵新興產業——高速鐵路裝備制造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優化。
應大力培育發展從高鐵的研究、設計、原料、零部件、基建、機械、配套設施到高鐵的運營與物流,形成包括材料材質、智能制造、電氣技術、高鐵運營等完整的高鐵產業鏈。依托高速鐵路帶來的空間區位優勢和勢能,配置優質生產要素,培育形成一些原本不具發展基礎或發展優勢的高端服務業,打造城市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新的增長點和增長極。
借助高鐵降低物流貨運成本的優勢,強化環境和能耗倒逼機制,促使工業向節能降耗、自動化生產和循環經濟方向轉型,農業向綠色化、休閑觀賞、生態安全方向轉型,服務業向高品質、全方位、個性化轉型。
科學布局高鐵沿線產業園區
由于高鐵出現,在高鐵站周邊產生資源要素的聚集效應推動了高鐵站經濟圈、產業圈的形成。從國內外的高鐵建設來看,高鐵周邊會形成三個圈層,其中800米范圍內的樞紐核心區的產業主要有交通、餐飲、賓館、旅游、商務、信息辦公等;次核心圈層的產業分布有辦公、商務、居住、文化、教育、工業等。
地方政府應在高鐵沿線節點城市布局一批契合高鐵帶來的人流、資金流、技術流、信息流和物流的產業園區,高標準發展相關產業??茖W布局,在高鐵站區周邊規劃建設高鐵新城,打造高鐵站經濟商圈,把它當作未來帶動城市發展的新引擎之一,帶動周邊新興區域的發展、互補主城區的功能。
在核心圈層構建高鐵站場交通服務區域,包括車站主體、站前廣場、公交站場等交通設施,并為旅客提供各種配套服務。在次核心層構建核心圈層各種功能的拓展和補充,加強商務辦公、高新技術產業等生產性服務業和商業餐飲、百貨零售、文化娛樂、旅游等消費型服務業以及一些高端居住等對時間較為敏感的產業設施建設。第三圈層發展一般辦公、居住、文化、教育等產業。
(作者單位:北京賽迪方略城市經濟顧問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