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江 彭知俊 詹剛
摘要 在水城縣野鐘鄉進行烤煙“321+N”技術應用效果示范研究。結果表明:通過平衡施肥、營養調控、成熟采收等技術手段的綜合實施,可實現煙株個體發育適宜,群體結構合理以及提高中上部煙葉采收成熟度,以期解決目前因煙株個體發育過度、采收成熟度不夠而導致的上部煙葉葉片偏厚、組織結構緊密、葉片僵硬、內含物轉化不充分的問題,從而提高上部煙葉工業可用性。
關鍵詞 烤煙;“321+N”技術;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 S572;S147.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03-0018-01
煙草是一種產量與品質并重的作物,對肥料的要求很嚴格,施肥技術的好壞直接影響煙草的生長發育和產量與品質的形成。合理的施肥技術是烤煙獲得優質高產的重要保障[1-2]。氮素是烤煙生長發育最重要的營養元素之一,不僅影響烤煙煙葉生長發育和煙葉產量、品質[3-4],而且對煙株生長和內部生理生化代謝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5]。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概況
試驗落實在野鐘鄉響石村,合計落實面積13.33 hm2,30戶煙農,烤煙品種為云煙87,對照為野鐘片區施用常規肥料的所有農戶。對照施用常規復合肥,采用當地烤煙生產專用肥,示范水溶肥由省煙科院提供配方,委托黔南金福公司加工生產。
1.2 試驗設計
試驗共設2個處理,分別為對照區(CK),采用當地施肥標準施肥;示范區,在當地施肥標準的基礎上減少40%的基肥用量,追肥采用水溶性追肥。不設重復,大區對比。“321+N”就是“3肥”“2控”“1提高”,“N”為個性技術。“3肥”即烤煙專用復合肥、自制發酵有機肥、水溶肥。以烤煙專用復合肥、自制發酵有機肥為基肥一次性施用,水溶肥作追肥分次施用。發放水溶肥360 kg/hm2,專用基肥施用量按照當地常規施用量減少20%施用,有機肥施用量不變,施肥方法按常規生產進行。專用水溶根施肥替換常規追肥,分3次施用。“2控”即控制氮肥用量及調控煙株主要生育期供肥(通過“3肥”控制);控制種植密度和留葉數,構建煙株適宜群體結構。種植密度1.8萬株/hm2,留葉數18~22葉(視品種而定)。“1提高”即提高中上部煙葉成熟度采用成熟比色卡技術嚴格執行成熟采收。
1.3 試驗過程
對照區的施肥方式按照當地烤煙生產標準執行。示范區基肥在當地施肥標準的基礎上減少40%的肥料用量,追肥全部采用水溶性追肥,分3次施入,第1次在烤煙移栽當天,用肥料(N∶P∶K=21.9∶13.1∶10.3)37.5 kg/hm2,按1∶100比例兌水,溶解于定根水中進行施用;第2次在5月24—30日,用肥料(N∶P∶K=13.8∶19.3∶19.7)135 kg/hm2,按1∶8比例兌水后在距煙株10 cm處施入土壤;第3次在烤煙揭膜上廂時即6月25—30日,用肥料(N∶P∶K=10.3∶2.6∶36.2)187.5 kg/hm2,按1∶8比例兌水后在距煙株10 cm處施入土壤。
育苗統一采用漂浮育苗,品種統一為云煙87,試驗地煙株移栽期為4月29日,全部實行井窖式移栽,7月1—3日打掉示范下部不適用鮮煙葉2~3片,7月2日打頂,7月3日腳葉成熟采烤,9月10日頂葉成熟采烤[6]。
2 結果與分析
2.1 生育期調查
由表1可知,在移栽期相同的前提下,團棵期示范區較對照區(CK)提前2 d,現蕾期示范區較對照區(CK)提前1 d,腳葉成熟期示范區較對照區(CK)提前3 d,腰葉成熟期示范區較對照區(CK)提前2 d,頂葉成熟期示范區較對照區(CK)提前3 d。
2.2 農藝性狀調查
由表2可知,莖高示范區較對照區(CK)高1.64 cm,莖圍示范區較對照區(CK)大0.21 cm,葉片數示范區較對照區(CK)多0.2片,最大葉長示范區較對照區(CK)多1.26 cm,最大葉寬示范區較對照區(CK)多0.45 cm,由此可見,示范區煙株農藝性狀優于對照區(CK)煙株。
2.3 主要病蟲害調查
由表3可知,病蟲害方面比較,根脛性病害、赤星病試驗地均未見發病,氣候斑點病示范區較對照區(CK)發病低0.2個百分點,花葉病示范區較對照區(CK)低0.05個百分點,黑脛病示范區較對照區(CK)低0.21個百分點,由此可見,示范區煙株發病率較對照區(CK)煙株低。
2.4 經濟性狀比較
由表4可知,示范區煙葉產量較對照區(CK)高56.4 kg/hm2,示范區煙葉均價較對照區(CK)低0.11元/kg,示范區煙葉產值較對照區(CK)高961元/hm2,示范區煙葉上等煙與對照區(CK)無差異,中等煙示范區煙葉較對照區(CK)高0.66個百分點,單葉重示范區煙葉較對照區(CK)低0.1 g,烘烤方面示范區煙葉較對照區(CK)煙葉均一致。
3 結論與討論
綜上所述,在烤煙上采用“321+N”技術的示范區,生育期各個階段均比當地標準施肥對照提前2~3 d,打頂后5 d示范區煙株農藝性狀優于當地標準施肥對照煙株,示范區煙株的發病率與當地標準施肥對照無明顯差距,經濟性狀方面,產量較當地標準施肥對照高56.4 kg/hm2,均價比對照當地標準施肥低0.11元/kg,示范區煙葉產值較當地標準施肥對照高961元/hm2,2016年在野鐘鄉開展的“321+N”技術可為大面積推廣實施提供相關理論依據。方案中水溶肥分3次進行施用,操作需使用施肥槍,由于施肥槍本身的質量問題,導致操作費工、費時。
4 參考文獻
[1] RAO J,RAMACHANDRAM D,BABU M S.Effect of nitrogenand potassium levels on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flue-cured tobacco[J].Tob Res,1998, 24(1):15-21.
[2] 習向銀.煙堿氮素來源和供氮對烤煙生長、氮素吸收、煙堿含量的影響[D].北京:中國農業大學,2005.
[3] HAWKS S N,COLLINS W K JR.Principles of flue-cured tobacco produ-ction[M].NC,USA:NC State University,1983.
[4] 晁逢春.氮對烤煙生長及煙葉品質的影響[D].北京:中國農業大學,2003.
[5] 路永憲,陶帶,秦燕青,等.我國烤煙生產中的氨素管理及其與煙葉品質的關系[J].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07,13(2):331-337.
[6] 劉本坤,陳金湘,周美蘭.施肥措施對烤煙生長與經濟性狀的影響[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27(5):343-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