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斌++陳晶
摘 要:針對對某600MW燃煤機組干除灰系統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系統改造的優化設置方案,并闡述了改造的技術要點;把原來“時間控制”、“料位優先”的方式改為“壓力控制”、“料位優先”并通過變參數優化控制,提高了系統的經濟性和可靠性;運行實踐證明,改造后系統技術先進,節能與環保效益好。
關鍵詞:干除灰系統;改造;優化;節能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06.027
0 引 言
燃煤電廠對于煤炭燃燼后所排放的大量粉煤灰的處理問題,是關系到電廠的環境保護和降本增效的重大課題,現有某600MW燃煤機組對干除灰系統改造的實踐,不僅實現了干灰的全部收集和安全運行的雙重目的,還達到了節氣的節能效果。
1 干除灰節能優化方案
(1)干除灰節能優化方案綜合考慮系統的運行安全和節能降耗的原則,把原來“時間控制”、“料位優先”的方式改為“壓力控制”、“料位優先”,通過邏輯參數判斷對控制除灰的運行參數進行自動調整,在灰量少時結合輸灰壓力和輸送時間,控制系統自動減少循環次數,在鍋爐吹灰或灰量變大時結合輸灰壓力和輸送時間,自動增加除灰系統的循環次數來滿足除灰的要求。(2)程控系統保留原有手動調節的方式,在特殊情況下能夠切換到手動運行的模式,使系統更可靠。
2 干除灰節能優化方案基本原理和方法
2.1 基本原理
在泵內裝灰量大時,輸送時間增長和輸送壓力提高,根據這一輸灰特性,對現場輸灰情況進行摸底結合理論計算逐步確定自動運行的參數,初步確定運行參數后投入自動運行,再根據實際輸送情況微調輸送參數,最終確定[1]。具體判斷邏輯為:
(1)當一電場一區輸灰壓力大于等于0.12MPa而且大于時間超過150秒,系統輸出灰量大信號;或是輸灰時間超過420秒時輸出灰量大信號。(2)當灰量大信號發出以后一電場一區上一個循環周期大于等于400秒時,下一個循環周期減150秒,同時落灰時間減5秒。(3)當灰量不大信號發出以后一電場一區上一個循環周期小于等于1100秒時,下一個循環周期加150秒,同時落灰時間加5秒。
2.2 判斷灰量自動增減循環周期和落灰時間流程如圖1所示
3 項目效益情況
3.1 調試前后運行情況對比
參數設定完成并修改控制邏輯,增加自動控制功能即系統自動投入后系統會根據當前灰量自動修正輸灰周期保障系統的平穩運行,減少了在灰量較少時的空吹,減少壓縮空氣的浪費,同時降低了輸灰頻次也意味著減少了管道的磨損和各種設備閥門的開關次數[2]。
自動控制程序投運后,運行曲線圖如圖2:
從上面曲線可以看出在系統投入自動運行以前每次輸送的灰量比較少,平均壓力偏低,輸送頻次偏多;而自動程序投入后平均輸灰壓力升高,輸送頻次明顯降低。通過輸灰系統自動控制投入后連續的觀察,每天上午9:00—11:00吹灰時的灰量比較大,11:00后輸送周期逐漸加長,輸送次數也相應減少,輸送的平均壓力有所提高,達到按照灰量大小自動調節的預期目的,并且與自動投入前相比氣源壓力與輸灰管道的壓差減少,通過節流孔板的調整,單位時間內耗氣量降低,節省了輸灰壓縮空氣的用量。
3.2 節能效果顯著
統計機組電除塵一電場一區輸灰系統調試前一天和調式后一天的運行數據可知,輸灰運行次數是原來的1/3,累計吹掃時間是原來的2/3,用氣量約為原來的72%。用氣量的大幅降低反映在輸灰系統空壓機上的運行情況是,自動投入前空壓機連續加載幾乎沒有卸載的時間,自動投入后空壓機卸載時間加長。通過計算可以得出自動投入前后的壓縮空氣的消耗量比值為1:0.72,輸灰空壓機電機的功率為220-250KW,最終計算得出共節省了氣力除灰系統用電28%,及大約節省61—70KW,超過了預期目標。
3.3 其它節能效果
(1)降低了運行人員的勞動強度,不用根據灰分情況修改周期參數。(2)提高了系統運行的安全性,系統自動調整減少了運行的不當操作。同時系統增設自動和手動切換按鈕,仍保留了原有程控方式,進一步增加了可靠性[3]。(3)備品備件和檢修費用都較大降低。據核算每臺機組約40個除灰主要閥門的動作次數減半,管道磨損較大減緩,節省此類費用較為可觀。
4 結語
本次所進行的干除灰系統程序優化改造,不僅實現了干灰的全部收集,改造后的系統故障率大大降低,還實現了顯著的節能和環保效益[4]。
參考文獻:
[1]賈希文,鄭仁距,曹杰等.帶式輸送機增速提效的類比法設計[J].煤礦機電,2001(04):10-11.
[2]吳連軍.無源核子料位計在火電廠灰斗及倉泵上的應用[J].華東電力,2012,40(05):908-910
[3]朱光營,張小松,王輝等.千米深井大功率設備遠程控制研究與實施[C].山東煤炭學會2010年工作會議暨學術年會論文集.2010:293-295.
[4]高慶坤,丁立波.電廠收灰系統改造的方案優化與節能實踐[J].制冷空調與電力機械,2003,24(06):72-75.
基金項目:安徽電氣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科研項目(2015ybxm04,2015z
dxm06)
作者簡介:周斌(1982-),男,安徽宿松人,在讀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電廠熱工自動化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