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隨著城市規模的不斷發展,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越來越多,尤其是一些大型立交和軌道建設時,對城市交通影響巨大。為保障施工區域的交通安全以及交通有序運行,就需要對施工區的交通特性進行針對性的分析,為后續交通組織提供依據。
關鍵詞:占道施工;行人;車流;事故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06.089
1 引言
隨著社會與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城市建成區的面積也越來越大。配套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也不斷加快,規模越來越大,大量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占用城市道路,壓縮了車輛及行人的通行空間,極大的干擾了交通的正常運行,造成了城市建成區交通擁堵的加劇,同時也引起了一系列的交通問題。尤其是近年來不斷推動的軌道交通建設,需要進行大量的道路開挖和占道施工,嚴重影響交通運行,同時也帶來了極大的交通安全隱患,對居民正常出行干擾很大。
因此,如何保障施工區的交通安全和交通運行秩序就顯得極為重要,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施工交通安全防護方案或者施工期間交通組織方案,可以很大程度上保障交通安全和交通暢通。編制交通組織方案的重要基礎工作就是要對施工區的交通特性進行認真分析。通過深入的交通特性分析,針對不同交通參與者的交通特性,制定科學的有針對性的方案,對于保障施工區域交通參與者的安全、暢通出行實施及其重要的。在交通特性的充分分析之上,制定科學合理的交通方案,對緩解交通擁堵,保障交通安全暢通運行具有重要的意義。
2 施工區交通特性分析
施工區域主要交通因素包含交通參與人員、車輛、道路以及交通運行特性等。
(1)施工區域相關人員交通特性。在施工區域存在相關人員主要包含施工人員、現場管理人員、通行車輛駕駛人員、乘客、施工設備操作人員以及行人等。各相關人員根據自身參與的目的不同,所采用的的交通工具不同,出行心理以及出行所要求的條件也不同,因此不同的交通參與者具備不同的交通特性。
對于車輛駕駛人員,在施工區域及周邊道路通行時,由于施工占道導致道路的通行條件發生了變化,道路相關配套的設施也要隨之發生變化,而駕駛員要接受最新的通行條件,并根據提示信息做出反應。
施工人員最接近施工區域,具有一定的安全隱患,應保證行人安全。外部行人的通行主要包含人行道行走和人行過街,主要考慮人行通行空間的安全性、舒適度以及過街距離和過街安全等。總之,行人主要以保障安全為主,其次考慮通行舒適度。
(2)施工區中行駛車輛特性。施工區域占道會壓縮車輛通行空間,最明顯的就是車道數的減少,因此施工區域最重要的行車特性就是分流和合流。車輛行駛在封閉道路前時受占道影響,被占用車道或有障礙物一方的車流會因前方通行條件改變而改變行駛方向,需要借用相鄰車道通行,而借用車道又有正常車流,因此就需要借助車流的空隙進行合流。合流區的長度時一個重要特性,合流過早會導致通行空間浪費,降低了道路的通行能力,導致整條道路過早產生擁堵;合流過晚時合流車輛過于集中于施工區域,存在著安全隱患,極易引發交通事故,而導致交通擁堵。
另外,當施工占用中間道路時,車流需要向兩側分流,這種行為具有一定的安全隱患,必須提前提示車流分流,避免過于靠近施工區域后分流困難,且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對于施工車輛而言,施工車輛載重較大、車輛的行駛速度慢、視距差、制動性能差、需要的通行空間大,施工車輛行駛中其他社會車輛一般會與其保持加大距離。
(3)施工區通行道路的特性。對于施工區通行道路特性分析,主要包含施工路段和道路交叉口。對于施工路段自身來說,由于道路被占用施工,道路的線型、還建道路路面等級質量、路面坡度、路面排水等道路特性會改變,并且較原通行道路標準降低。道路特性等級降低直接影響到行駛車輛的制動、視距、行駛速度、車輛轉彎燈。對于路段上的交叉口,在占道施工時會占用交叉口的部分通行空間,會導致部分轉向取消、進口道不匹配、線型變差、交織沖突變多、交織距離變短、視距不足等現象。交叉口被占用,會導致交叉口的通行效率降低,會引發交通事故,造成交通擁堵。
(4)施工區域的事故特性。施工區域的交通事故率要遠高于非施工區域,國外很早已經開始對施工區域的事故特性進行研究,也比較成熟,但國內起步晚,近幾年才開始重視。參考相關的研究發現,施工區域的事故特性主要有兩個方面:
一是施工區域交通事故多,不論是在建成區還是城市外部區域,施工路段的事故數量均高于其他正常行駛區域。
二是在施工區域不同位置事故發生率和類型也不一樣,靠近施工作業區的位置,通向行駛的車輛發生追尾和擦掛事故多,經過施工作業區時與圍擋、護欄以及路外設施發生碰撞的事故多。施工區域的追尾事故發生多主要是因為施工區域造成的速度差,車輛突然減速導致制動距離不足引起;發生擦掛事故主要是因為施工作業區壓縮了車輛通行空間,車輛橫向間距變小,引起擦掛事故。
3 相關建議
通過對施工區域相關交通參與人員的交通特性進行分析,在今后編制施工交通組織方案時可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措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建議:
(1)針對施工區人員交通特性,在進行施工交通組織或交通疏解時應注意以下幾點:一是對駕駛員要考慮信息接收和反應時間以及可識別性;二是對行人要提供安全的通行空間,減少行人的繞行;三是對公共交通乘客要做好提前宣傳工作,主要保障安全。
(2)針對施工區道路特性,在占道施工時應對道路的線形進行優化,道路路面質量的保證,道路交叉口的合理組織。同時應加強施工區域的安全設施設置,如隔離護欄、警示標志、防撞設施等。此外還應加強分流和誘導的作用,合理分布交通需求。
(3)針對施工區道路事故特性,在施工區主要是要減少事故的發生率。一是要設置必要的安全管理設施。二是制定科學合理的交通疏解方案,結合事故特性,針對性的在限速、合流、分流以及交織等方面制定合理的技術標準。
參考文獻:
[1]張志強.城市占道施工對路段交通影響的研究[J].內蒙古公路與運輸,2013(03).
[2]鐘鼎文,王學勤,邵敏華.城市道路半封閉施工交通組織方法探討[J].城市道橋與防洪,2014(05).
作者簡介:馬紅江(1987-),男,河南南陽人,碩士研究生,工程師,研究方向:交通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