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強 封安波
摘 要:在現代礦井提升機控制技術基礎上,利用西門子S7-300系列PLC的強大功能,提出了礦山建井工礦下的井深自適應控制思路,構建了建井提升機井深自適應控制系統總圖,闡明了井深自適應技術計算原理,并依據中煤依蘭三礦建井現場工礦,編制了井深自適應計算邏輯程序,部署實施方案,實現了該技術在建井現場的成功應用。
關鍵詞: S7-300 PLC;礦山建井;井深自適應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06.250
0 引言
開鑿井筒是新建礦山地下工程實施的第一步,也是礦山籌建的重要一環。建井提升機承擔著提升物料和運送人員設備的任務,建井過程中,要面臨地下水、巖石等復雜的地質條件,因此,對提升機控制提出了較高要求。在傳統建井提升機控制系統中,多采用繞線交流電機配套TKD調速控制系統,提升機操控司機對當次提升行程只能通過井工人員反饋,并通過打點信號和定點視頻影像做出判斷并進行手動控制,存在加減速不平順和停車位置不精準問題,提升質量和效率往往因人而異,鑿井深度不斷變化對司機應變存在考驗。隨著現代電力電子和PLC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推廣,目前建井提升機的驅動調速越來越多的使用變頻器,操控和行程計算采用PLC技術,在此基礎上,井深自適應技術的提出適逢其時。
1 礦山建井提升機控制系統總體結構
在圖1中,提升機一般為單繩纏繞式提升機;電機多采用繞線式交流異步電機或鼠籠式交流異步電機;編碼器為每周2048脈沖的高精度增量式編碼器;主控采用西門子S7-300系列PLC;上位機安裝有基于winCC設計的監控系統;操控臺上設置有手柄及各種控制開關,且具有系統狀態顯示和故障告警指示功能;變頻器接受主控PLC控制命令和速度給定信號實現對電機的變頻驅動。
2 井深自適應技術計算原理
2.1 編碼器單位脈沖米數計算
鋼絲繩規則地纏繞于提升機滾筒上,滾筒直徑約等于纏繞直徑。增量式編碼器安裝于電機或滾筒軸端,跟隨轉動。如果編碼器采用和滾筒直連方式,則滾筒轉動一周,編碼器生成2048個脈沖;如果編碼器和電機直連或安裝于其它機械部件上,則需考慮減速比。
假設,滾筒直徑為,減速比為,編碼器單個脈沖對應的米數為,則可得出下式:
2.2 提升機實時行程計算
假設提升機起動時,編碼器脈沖數為,啟動后編碼器的實時脈沖數為,則可得出當前提升機的實時行程。
2.3 提升機實時速度計算
由于提升機實時速度不斷變化,為提高計算精度采用了時間增量的概念,時間增量越小,計算精度越高。受限于PLC的中斷時間,一般時間增量取200ms。假設,某個時間增量區間內起點脈沖數為,終點脈沖數為,則可得出實時速度。
2.4 井深自適應判斷
假設,當提升容器位于井口齊平位置時,井深為,編碼器脈沖數為零,提升容器自井口齊平位置下行,編碼器隨之轉動,脈沖數不斷增加。若將當前開鑿井深定義為,提升容器下放至深度時,編碼器生成脈沖數為。當開鑿工程繼續向下進行,開鑿深度變為,對應編碼器脈沖數為,此時,,。在PLC中,通過對比邏輯判斷,將覆蓋,成為新的井深值,寄存于數據塊中。
2.5 速度運行曲線的自適應動態變化
建井提升機控制系統中,S7-300 PLC功能之一是生成運行速度曲線,運行速度曲線由加速、勻速、減速、爬行等四個階段,分別由加速度、速度限幅、減速度和爬行速度來確定。下面,逐個分析其計算原理。
(1)加速度的確定。當開鑿井深較小時,由于提升行程短,加速度賦值較小,隨著井深的的不斷增大,為提高提升效率,加速度也不斷增大。本文中,將設計井深分為4個區間(對于超大井深可適當增加區間數),分別對應加速度、、、。
(2)速度限幅的確定。定義速度限幅為,設定一個合適的系數,與不斷更新的井深值形成一定的比例關系。
(3)爬行速度的確定。定義爬行速度為,爬行行程為,一般建井工礦下,爬行速度可確定為,爬行行程根據井口裝置狀況進行確定。
(4)減速度的計算。定義減速度為,根據建井工礦確定減速點后,減速行程即可確定為,減速度的大小主要取決于速度限幅,因此可依據下式計算。
3 結語
井深自適應技術在礦山建井提升機上獲得成功應用后,極大地簡化了操作司機的手動操作步驟,緩解了司機的工作壓力,顯著提高了提升效率,從起停車穩定性、加減速平滑度、近井口爬行平穩性等方面相較于TKD調速系統有明顯改善,另外,在提升機運行安全上也有較大改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