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崢亮

摘 要:隨著經濟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極大地促進了物聯網技術的發展,使得我國步入物聯網時代,物聯網時代和信息時代的帶來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為人們帶來了便利。本文主要就物聯網信息模型和能力進行分析和闡述,來分析物聯網技術和信息的聯系性,增加物聯網技術的實際應用性。
關鍵詞:物聯網;信息模型;能力;分析和闡述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04.123
0 前言
物聯網技術是社會發展的產物,具有新時代的特點。目前,我國物聯技術起步較晚,屬于發展階段,尤其是對于物聯網技術的信息交流和通訊化解,發展較為薄弱。對于物聯網技術來說,物聯網的信息傳遞和通訊交流是其主要任務,關系著物品數據和信息的處理問題,因此要增加對物聯網技術的信息和通訊環節的關注度,來增加物聯網技術的實際應用性。
1 物聯網技術信息模型的實際需求闡述
(1)信息模型的實際需求闡述。為了提高物聯網技術的實際應用性,保證物聯網信息和通訊交流的真實性和有效性,首先要增加對物聯網技術信息模型構建的關注度,來滿足物聯網技術的實際發展需求。對物聯網的實際需要進行分析和闡述,增加對物聯網技術和核心環節的把控,把核心環節和整個物聯網信息環節結合,進而建立抽象模型,對整個環節進行分析。結合物聯網技術的信息收集、信息傳送、信息整合、信息處理等等功能,來對物聯網進行抽象模型的構建。對物聯網信息模型構建專業來說,物聯網的抽象模型構建是其基礎,為物聯網信息系統的模型構建,提供了科學依據,增加了互聯網信息系統的理論性[1]。
(2)物聯網技術的信息模型。如下圖一所示,在建立在UML基礎上,構建的物聯網抽象模型構建圖。其主要包括四種不同形式的物聯網實際抽象例子,包括四個不同形式的物聯網技術的抽象參與者。包括物品的感知、數據和信息的管理、網絡維護和服務、數據和信息的隱私保護。這四個不同的操作環節,也是物聯網在抽象系統構建中較為基礎的構建的環節。物聯網的感知系統的構建,可以進行抽象化操作,滿足當下互聯網應用環節的基本應用要求,可以把實際生活中的產品進行感知和管理控制。其次,物聯網抽象模型的構建,也可以對物聯網的信息和數據進行處理,因其覆蓋面較廣,可以對不同信息和數據進行處理,對輸送的信息進行處理,對接收的信息進行處理,對整合和存儲的信息進行處理,具有較好的實際應用性。對于其服務環節來說,物聯網在抽象化的操作時,可以對整個應用氛圍內的供應主體和使用人員,提供較為豐富的信息和數據資源[2]。
2 物聯網信息模型與能力分析
(1)物聯網信息模型。物聯網抽象模型的建立,是物聯網信息模型建立的基礎。物聯網信息,模型的構建和抽象模型的構建較為相似,其主要包括信息的收集、信息的區分、信息的存儲、信息的更新、信息的查詢等等具有實際意義的信息實體。這些不同的信息環節,構成了互聯網信息系統的大概模型。對物聯網的信息模型來說,其主要的信息系統是對信息進行分類和抽象化作業[3]。但是物聯網信息系統的構建和抽象化系統的構建相比,具有一定的復雜性,但是物聯網信息模型的構建包括抽象化的部分內容。物聯網信息系統的構建模型,其可抽象化技術的模型較為相似,也包括四個不同的類別,主要有物理性質的實體類別、資源性質的實體類別、服務性質的實體類別、使用主體的類別。對于物聯網信息系統的模型構建專業來說,其中使用主體的類別、資源性質的實體類別、服務性質的實體類別不具有物理性質特點。但是使用主體的類別、資源性質的實體類別、服務性質的實體在實際模型構建中,需要建立物理性質基礎上,進程部署和構建,來為物聯網信息系統的構建奠定理論基礎[4]。
(2)物聯網信息模型能力分析。物聯網信息模型能力分析主要是對物聯網構建模型的不同類別和主體進行分析。首先對于物聯網信息模型來說,其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不同的系統飽和化解,具有較強的關聯能力。把物聯網信息模型的關聯性能力進行細致化分析,包括以下幾點:其一,物聯網信息模型的自主性運作能力。物聯網信息模型的這一能力,主要是其在實際運作過程中,具有較好的獨立性,不需要人力的管理和干涉??梢砸罁褂弥黧w的需求進行聯網作業,來為使用主體提供服務,對不同環節進行操作。同時,也可以與計算機技術進行整合,具有網絡的調配能力與即插能力,具有系統的自舉和調派能力等等。其二,物聯網信息模型具有較好的隱私保護能力,可以保障物聯網信息模型的安全性和穩定性。保障物聯網信息模型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可以和不同產品進行關聯和劃分,極大的保護使用主體的信息和數據安全。物聯網信息模型在實際運作過程中,可以對不同實體物品進行約束,增加隱私保護的直觀性,保障物聯網信息模型的安全性[5]。
3 結論
物聯網技術在當今社會各個領域普遍應用,為了提高物聯網技術的實際應用性,增加其實際使用性能,完善物聯網信息系統和通訊弊端,首先要增加物聯網信息模型與能力分析,增加對其系統的了解,來保證實際操作的合理性。物聯網信息模型的構建,是建立在物聯網抽象模型基礎上進行構建的,保證了物聯網信息模型的實際能力。
參考文獻:
[1]毛燕琴,沈蘇彬.物聯網信息模型與能力分析[J].軟件學報,2014(08):1685-1695.
[2]吳亮,邵培基,姚珣.嵌入物聯網信息采集的產品生命周期收益模型比較分析[J].系統工程,2011(06):86-93.
[3]葉林,湯瀑,郭立鵬,張亮.基于混成系統的物聯網服務建模與驗證[J].小型微型計算機系統,2013(12):2663-2668.
[4]鄧鵬程.基于物聯網技術的輸電線路在線監測系統[J].通訊世界,2013(13):101-103.
[5]張麗,楊懷洲.物聯網環境下QoS驅動的服務組合關鍵技術研究[J].信息技術與信息化,2016(09):6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