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敏


摘 要:水果電池實質為原電池,利用水果汁液與插入極片反應在合閉電路中形成電流。本文將研究水果電池特性,包括影響水果電池電流的相關因素、水果電池的發電能力,從而得出水果電池優化設計、分析水果電池的實用性(重要的是能不能開發成科技館的體驗互動展品)。
關鍵詞:電池;控制變量;能量轉換;電壓電流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04.176
0 引言
原理。水果電池就是原電池,就從原電池說起,原電池的構成條件:(1)有兩種活潑的金屬或一種金屬與一種非金屬作為電極;(2)電極均需插入電解質溶液;(3)具有導線相連組成的閉合回路或具備化學能變成電能的條件。
世界上最早的化學電池是意大利物理學家伏特設計并制成的。他把銅和鋅作為兩個電極插入食鹽溶液中,制成了最簡單的化學電池。
用其他方法取代伏特電池,用水果代替其電解質,看看效果如何?
選擇水果電池背景:選擇水果電池除了探究水果電池的特性及其實用性,更重要的是探究水果電池能否開發成為互動體驗教育的科普展品。(1)興趣方面,水果電池將有足夠的吸引力。買水果做實驗,其中買了一些很不新鮮,不像用來吃的。路人不解,我說做電池用,他們甚是驚奇:水果也能做電池?無論年齡大小、學歷高低都表示很驚訝。(2)科學知識普及方面, 有機電池屬于亟待探索的新能源。水果電池(就是有機電池的一種)蘊含化學知識(原電池原理),電學基礎知識(電流的產生、常用電學元件的使用、簡單電路的連接方法),能量轉換知識(化學能轉換成電能、電能轉換成內能或動能)。(3)體驗教育方面,水果電池實驗較為簡單安全性高,便于開展體驗教育式。通過自己動手實驗(制作水果電池、簡單電路連接),測量數據,通過體驗讓人們自己當“科學家”,進行科學探索, 自主學科學,體驗科學探索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真正理解“科學就在身邊,我們都是科學家”。可以在體驗中加上用水果電池點亮LED燈、帶動小鬧鐘(自制小鬧鐘)等,增添了探索趣味性。
研究方法:實驗探究、控制變量法、多次測量求平均值
正文:
1 研究所需器材
各種水果,大蒜,土豆, 帶鱷魚夾的導線若干,各種金屬(銅、鋅等),碳棒,量筒,燒杯,榨汁機,銼刀,502膠水,膠帶,電流表,電壓表,小燈泡,音樂卡,小鬧鐘,小收音機,各種兒童玩具。
2 研究步驟
(1)實驗第一階段:實驗研究影響水果電池電壓大小的因素,并總結得出最優質的水果電池。
1)在兩電極后端連上導線,它們相當于電源的正負極,并將導線接在電壓表的正極和負極上。
2)將電極插入水果中,最好在插口處填入一點去極劑(二氧化錳和炭粉各一半混合而成)可看到電壓表的指針發生了偏轉。記下電壓表的值,換用電流表做實驗,記下電流表的示數,并填寫下表。
3)換用不同的電極材料重復上面的實驗,記下電流表和電壓表的值。
4)換用不同的水果,重復上面的實驗,記下電流表和電壓表的值。
5)比較各個值,判斷水果電池電壓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從而選出最好的水果電池。
(2)實驗第二階段:觀察水果電池對用電器的供電情況,找出增大水果電池電壓的方法。將實驗得出的最優質的水果電池連接到電路上,觀察用電器的工作情況,根據實驗現象找到改進實驗的方法。
1)從上一步驟中選出較優質的水果電池進行下面的實驗。
2)將所選的水果電池與用電器串聯,觀察用電器的使用情況。
3)針對實驗現象提出改正實驗的措施。
3 數據記錄及分析
實驗條件:在室溫24℃下進行實驗,d表示兩電極片間的距離,L表示極片的寬度,h表示極片插入的深度。
表1:控制d,L,h,電極片的種類,水果的成熟度、新鮮度,改變水果的種類。d=1.00cm,L=0.50cm,h=1.00cm, 電極片為銅-鋅組合。
實驗小結: 葡萄產生的電壓較大,獼猴桃和檸檬產生的電流較大。
表2:控制d,L,h, d=1.00cm,L=0.50cm,h=1.00cm, 電極片為銅-鋅組合。
改變水果的成熟度、新鮮度以及將水果變成果汁。
實驗小結: 同一種成熟的水果汁液越多,產生的電壓越大,產生的電流明顯增大。
表3:控制d,L,h, 水果:葡萄,d=1.00cm,L=1.50cm,h=2.00cm(刻度尺為最小刻度為1mm)。改變電極片的種類。
實驗小結:兩電極的活潑性差距越大產生的電壓越大。
表4:控制d,h, d=1.00cm,h=2.00cm,電極片為銅-鋅組合,水果:葡萄汁。改變L。
實驗小結: L越大,產生的電壓越大,電流增大和減小都有可能發生。
表5:控制d,L, d=1.00cm,L=0.40cm, 電極片為銅-鋅組合, 水果:葡萄,改變h。
實驗小結: h越大,產生的電壓越大,電流也增大。
表6:控制控制L,h, L=0.50cm,h=1.00cm, 電極片為銅-鋅組合,
水果:葡萄,改變d。
實驗小結:d越小產生的電壓越小,產生的電流變大。
表7:控制d,L,h,葡萄汁,d=5.70cm,L=0.80cm,h=5.00cm將組合串聯或者并聯。
實驗小結:水果電池供電時,并聯電壓較串聯小,但是并聯電流電流卻大得多。
4 實驗分析
(1)水果中有機酸的含量越多則產生的電壓和電流較大,而不是越酸的水果發電能力越強。
關于有機酸做以下簡單說明。1)在植物的各個器官中普遍存在有機酸,其中果實中主要以自由酸的形式存在,葉中主要是有機酸的鹽類。2)有機酸易溶于水、醇、醚中,按照分子結構的不同可區分為甘醇酸、乳酸、蘋果酸、酒石酸、檸檬酸、杏仁酸等37種。3)果蔬酸味與有機酸的濃度有必定的關系,但并不是正相關。它還取決于糖的含量(即糖酸比)、單寧物資、游離氫離子濃度、酸的品種和緩沖物資的特征。因此并不是越酸的水果有機酸的含量越高。4)果蔬中有機酸的含量除了取決于其品種,還取決于其成熟度、產地、以及氣候條件等因素。根據表1結論選擇未成熟的檸檬、葡萄、獼猴桃來發電。
(2)根據表2結論水果汁發酵后并不會影響其產生的電壓和電流。所以選擇果汁來發電。
(3)根據表3結論,碳和鎂組合效果較好,但是考慮實驗的普遍性,選擇銅片與鋅片組合實驗效果較好。
(4)根據表4、表5結論所以根據盛裝果汁容器來確定L、h,h盡可能增大,h增大產生的電壓越大內阻變化較小,所以電流增大。
(5)根據表6結論d越小產生的電壓越小,但是內阻變小,所以產生的電流變大。水果電池的供電一般情況表明電池的內阻越小越好,但是d太小容易短路,所以選擇d=0.50cm。
(6)水果電池供電時,電壓比較容易達到,電流較難達到,所以多采用并聯連接方式。
5 實驗結論
最佳水果電池設計見表8:
6 實驗討論
(1)水果電池的發電能力取決于水果中有機酸的含量,但是有機酸的含量除了取決于其品種,還取決于其成熟度、產地、以及氣候條件等因素。由于實驗條件只對品種和成熟度進行研究。
(2)同一個水果不同部分有機酸的含量不同對發電能力的影響,以及溫度對水果電池的發電能力的影響。
(3)實驗中未對水果的水份含量的測定、水果的有機酸定量測定以及PH值測定。實驗中所用到的電極片的L、h、d只是采用刻度尺進行測量,使實驗數據誤差偏大。
(4)實驗中還發現2杯100mL葡萄汁并聯后能持續供電2天,兩天以后更換電極片后電壓仍保持一杯U=0.960V,但是電流從I=16.00mA增大到I=20.00mA,原因是內阻變小,是什么導致內阻變小?
(5)原電池中用鹽橋代替導線可以使實驗效果更明顯,那么水果電池也可以用鹽橋代替導線。
(6)水果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電阻的探討。
參考文獻:
[1]楊玉琴.關于“水果電池”的實驗探究[J].化學教學,2008(01):17-18.
[2]祝炎,吳先強,王程杰.水果電池實驗效果影響因素分析及案例設計[J].教學儀器與實驗,2009(09):13-14.
[3]肖慶孝.文科班<<電池探秘>>教學反思[J].廣東教育<教研版>,2007(12):135-136.
[4]穆華榮著. 食品分析[J].化學工業出版社,2009(08).
[5]曲祖乙著.食品分析與檢驗[J].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6(08).
[6]郝志國.淺析創新實驗題目-測"水果電池”的電源電動勢和內阻[J].教育教學論壇,20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