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傳斌
摘要 針對望江縣抗性小飛蓬發(fā)生嚴重的現象,開展藥劑防除大齡小飛蓬試驗。結果表明:20%草胺膦水劑對大齡小飛蓬有較好的防除效果,藥后20 d株防效、藥后40 d鮮重防效分別達94.5%、95.1%,表現為殺草速度快、死亡徹底,藥后24 h不受降雨影響。
關鍵詞 除草劑;荒地;大齡小飛蓬;防除效果
中圖分類號 S451.22+9;S481+.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03-0095-01
小飛蓬[Conyza Canadensis(L.)Crong],別名小蓬草、小白酒草,菊科,屬外來入侵植物,越年生或一年生,種子易飛散,繁殖蔓延極快,常生于曠野、荒地、路邊,在我國大部分地區(qū)都有分布[1-2]。
小飛蓬不但與作物爭肥水、爭光,還是棉鈴蟲和棉盲蝽象的中間寄生,對作物的危害很大。近年來,小飛蓬對草甘膦產生了嚴重抗性,已成為長江流域的惡性雜草。為控制小飛蓬的危害,筆者開展了不同藥劑防治大齡小飛蓬試驗,以期為推廣適用的藥劑品種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設在安徽省望江縣華陽鎮(zhèn)經濟開發(fā)區(qū)內,地勢平坦,土壤肥力較低,土壤類型為黏質土,pH值7.6。該地塊被企業(yè)征用后多年荒置,雜草叢生,以小飛蓬為優(yōu)勢種,試驗施藥時,小飛蓬株高40~160 cm,平均70 cm左右,未開花。
1.2 試驗材料
試驗防治對象為大齡小飛蓬。試驗藥劑有克秀靈(36%滅草松水劑+8%三氟羧草醚水劑),由印度聯合磷化物有限公司生產;41%草甘膦水劑,由孟山都公司生產;歡瑞(50.4%草甘膦可濕性粉劑+19.6%三氯吡氧乙酸可濕性粉劑),由利爾化學股份有限公司生產;20%草胺膦水劑,由利爾化學有限公司生產;屠歡(50%草甘膦可濕性粉劑+10%三氯吡氧乙酸可濕性粉劑),由利爾化學股份有限公司生產。
1.3 試驗設計
試驗設6個處理,分別為克秀靈(36%滅草松水劑+8%三氟羧草醚水劑)600 mL/hm2(A);41%草甘膦水劑3 000 mL/hm2(B);歡瑞(50.4%草甘膦可濕性粉劑+19.6%三氯吡氧乙酸可濕性粉劑)1 440 g/hm2(C);20%草胺膦水劑3 000 mL/hm2(D);屠歡(50%草甘膦可濕性粉劑+10%三氯吡氧乙酸可濕性粉劑)1 800 g/hm2(E);以清水作對照(CK)。3次重復,小區(qū)面積14 m2,重復東西向排列,各小區(qū)隨機排列。
1.4 試驗方法
1.4.1 施藥方法。2016年6月23日16:00開始施藥,供試藥劑均二次稀釋,用20 mL注射器掌握劑量,兌水量450 kg/hm2,使用2 kg手動氣壓噴霧器均勻噴霧。施藥時天氣多云,氣溫26~34 ℃,南風3級。藥后24 h多日連陰雨。
1.4.2 除草效果調查。每個小區(qū)對角線固定調查4點,每點0.25 m2。用藥當天調查小飛蓬基數,藥后20 d調查未死亡的小飛蓬株數,計算株防效[3];藥后35 d稱取小飛蓬地上部分鮮重,計算鮮重防效[4]。
株防效(%)=[1-(對照區(qū)藥前小飛蓬株數×處理區(qū)藥后未死亡小飛蓬株數)/(對照區(qū)藥后小飛蓬株數×處理區(qū)藥前小飛蓬株數)]×100
鮮重防效(%)=[(對照區(qū)雜草鮮重-處理區(qū)雜草鮮重)/對照區(qū)雜草鮮重]×100
1.4.3 小飛蓬中毒及死亡情況調查。分別于施藥后3、10、20、35 d觀察各處理區(qū)小飛蓬中毒及死亡情況,了解各藥劑對小飛蓬的作用效果及速度[5-6]。癥狀用褪綠、黃化、萎蔫、扭曲、枯死等及所占比例描述[7]。
2 結果與分析
2.1 除草效果
如表1所示,藥后20 d,處理D的株防效達94.5%,極顯著高于其他處理;處理E、C、B的株防效依次為79.29%、78.00%、74.10%,三者防除效果相當;處理A防除效果為-3.57%,對小飛蓬無效。藥后35 d,各處理的鮮重防效與藥后20 d各處理的株防效相當,依然是處理D表現最好,防效達95.1%,與其他處理差異極顯著;處理E、C、B的防效相當,防效分別為86.5%、79.0%、74.9%;而處理A的防效僅為24.0%。
2.2 小飛蓬中毒及死亡情況
如表2所示,藥后3 d,處理D表現出速效性,較之其他處理,藥效明顯,小飛蓬葉片焦枯變黑。藥后10 d,處理D的藥效明顯,90%的小飛蓬植株枯死,大部分枯死植株莖桿下部青色;處理B、C、E的藥效相近,小飛蓬植株失綠,出現少量或部分枯死;而處理A大部分植株生長正常,僅少量植株中上部葉片焦枯。藥后20 d,處理D的藥效增強,僅少量枯死植株下部青色,大部分植株枯死;處理B、C小飛蓬的中毒及死亡情況相同,處理E的效果與處理B、C相似。藥后40 d,處理D的藥效仍然最明顯,小飛蓬絕大部分枯死,枯死植株未見青色;處理B、C、E小飛蓬的中毒及死亡情況相同;處理A無效果,植株生長正常。
3 結論與討論
該試驗結果表明,20%草胺膦水劑3 000 mL/hm2,對大齡小飛蓬的防除效果最好,藥后3 d大部分植株葉片焦枯,藥后10 d 90%以上植株枯死,但枯死植株中50%莖桿中下部青色,藥后20 d株防效達94.5%,少量莖桿下部青色,藥后40 d鮮重防效達95.1%,枯死植株未見青色。小飛蓬對草甘膦已產生嚴重抗性,噴施41%草甘膦水劑3 000 mL/hm2株防效和鮮重防效都只有80%左右,加入三氯吡乙酸增效不明顯。滅草松與三氟羧草醚復配劑對大齡小飛蓬基本無效。
本試驗中,小飛蓬平均株高已達70 cm,施藥時平均溫度近30 ℃,藥后1 d 持續(xù)連陰雨,說明在高溫高濕條件下,草胺膦防除大齡小飛蓬效果較佳。
4 參考文獻
[1] 張玉聚,李洪連,張振巨,等.農業(yè)病蟲草防治新技術精解[M].北京:中國農業(yè)科學出版社,2010:551-552.
[2] 潘勇,唐瑋,吳玲,等.藥劑防除直播稻田大齡馬唐試驗初報[J].中國植保導刊,2016(5):56-57.
[3] 唐吉和.小飛蓬對草甘膦的抗藥性研究[D].長沙:湖南農業(yè)大學,2012.
[4] 唐吉和,戴良英.生物測定法測定苧麻園小飛蓬對草甘膦的抗藥性試驗[J].現代農業(yè)科技,2011(21):182-183.
[5] 吳加軍,宋小玲,強勝,等.抗草甘膦小飛蓬檢測方法的建立[J].江蘇農業(yè)科學,2006(6):187-189.
[6] 劉宏.湖北荊州長江堤防草坪雜草化學防治技術[D].武漢:華中農業(yè)大學,2012.
[7] 陳慶華.四川小麥田不同耕作方式雜草的發(fā)生規(guī)律及防治研究[D].雅安:四川農業(yè)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