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長英 石榮媛 朱擁軍
摘要 研究神鋤復合微生物菌肥在新疆多年重茬種植棉花預防枯黃萎病的應用效果。結果表明:施用神鋤復合微生物菌肥能增加保苗株數,提高棉花單株結鈴數、單鈴重、生物產量和經濟產量,增加了土壤肥力,具有抗病增產功效。 建議神鋤復合微生物菌肥應在老棉區和重病棉田進行較大面積的示范推廣。
關鍵詞 神鋤復合微生物菌肥;棉花;枯黃萎病;增產;土壤肥力
中圖分類號 S435.621.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03-0102-02
新疆由于其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成為全國產棉花的大省。由于連年栽種棉花,重茬棉花的枯黃萎病特別嚴重,盡管市面上有很多種防治藥品和辦法,效果都不太理想,成都華宏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注冊資本2 270萬元,公司致力于生物有機技術應用于土壤改良與修復,研發、生產以氨基酸系列、微生物系列為主導的土壤調理劑。為驗證成都華宏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神鋤復合微生物菌肥在棉花上的抗病增產效果,以為廣大棉農提供真實可靠的參考數據,從而為大面積示范推廣提供依據,2016年棉花大田示范試驗設在新疆第八師121團4連1斗1,通過試驗驗證了其抗棉花枯黃萎病效果,提高了棉花產量和土壤肥力。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設在新疆第八師121團4連1斗1,位于天山以北,古爾班通古特沙漠的南緣,地理坐標為東經85°20′~85°50′,北緯44°45′~44°58′。屬溫帶干旱大陸性氣候,光照充足,熱量豐富,屬典型灌溉農業區,為灌耕灰漠土。土壤質地為壤土。施用神鋤復合微生物功能菌肥示范區面積為10 000.5 m2,常規對照大田面積10 000.5 m2為同一個地塊,地力水平基本一致,除了神鋤復合微生物功能菌肥隨水滴施外,其他施肥澆水等農事和管理完全一致。前茬棉花。2015年棉花收獲后,深施磷酸二銨225 kg/hm2、尿素150 kg/hm2,播前取土化驗,含有機質13.32 g/kg、堿解氮55 mg/kg 、速效磷18.6 mg/kg、速效鉀184 mg/kg。連續種植棉花23年。
1.2 試驗材料
供試肥料為神鋤復合微生物菌肥,由成都華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供試作物品種為棉花惠遠14號。
1.3 試驗設計
試驗設2個區,即施用神鋤復合微生物功能菌肥示范區、常規對照區。試驗全部采用棉花膜下滴灌栽培技術,由于試驗地塊每年黃枯萎病發病特別厲害,2016年共施神鋤復合微生物菌肥150 kg/hm2,其他施肥、澆水等農事管理和對照區完全相同[1-3]。示范試驗區所用神鋤復合微生物菌肥全部隨水滴施。
1.4 試驗過程
4月20日采集混合樣1個,分析土壤養分,4月21日播種,采用寬膜(2.05 m),二膜十二行“66 cm+10 cm”膜上精量點播,一膜 2管,4月23日滴出苗水,5月1日出苗,6月26日第1次隨水滴施神鋤復合微生物菌肥,施肥量和施肥時間如表1所示,6月30日棉花打頂,8月17日滴最后一次水,施最后一次肥[4]。9月8日取植株樣本,9月9日測產和取土樣。
2 結果與分析
2.1 神鋤復合微生物菌肥對棉花蕾鈴期生長情況的影響
如表2所示,棉花蕾鈴期調查表明:示范試驗區的棉花株高高于常規對照區1.3 cm,第一果枝高度低于常規對照區1.9 cm,示范試驗區棉花株型較好,有利于棉花的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單株蕾鈴數11.2個,較常規對照區多2.1個,單株成鈴數3.7個,較常規對照區多1.1個,果枝臺數較常規對照區多0.3個,蕾鈴數、成鈴數、果枝臺數均高于常規對照區棉花。常規對照區棉花可見整株干枯死亡,未干枯的莖桿剖桿成褐色,葉片脫落。示范試驗區的棉花未見整株死亡,發病株剖桿顏色較未施的淺而少,從底部發出新葉,故脫落鈴也較少。
2.2 不同時期施用神鋤復合微生物菌肥對棉花枯黃萎病的影響
7月3日、7月28日、8月11日、9月4日分別調查示范試驗區和常規對照區的棉花各6行,每行70 m,各取3個調查點。如表3所示,示范試驗區的棉花在花鈴期、鈴期、吐絮期的枯黃萎病病株均明顯低于常規對照區,其防治效果分別達到54.5%、57.7 %、73.2%,且棉花總體長勢長相均好于常規對照區。常規對照區棉花可見整株干枯死亡,未干枯的莖桿剖桿成褐色。大部分葉片脫落,蕾鈴脫落,一部分未死亡的棉花,葉、鈴幾乎完全脫落,只剩光桿,示范試驗區的棉花未見整株死亡,發病株剖桿顏色較常規對照區淺而少,病株幾乎都從底部發出新葉,故脫落鈴也較少。9月4日調查常規對照區的棉花葉片多開始枯(紅)黃而示范試驗區的棉花葉片大多青綠正常。可見,神鋤復合微生物菌肥對防治棉花枯黃萎病具有明顯的作用。
2.3 施用神鋤復合微生物菌肥對棉花產量構成因子及經濟產量的影響
棉花產量主要由株數、單株鈴數和單鈴重構成。如表4所示,施神鋤復合微生物菌肥對棉花株數的影響最大,示范試驗區比常規對照區的棉花多了23 250株/hm2,施用神鋤復合微生物菌肥抑制了棉花的枯黃萎病死亡,增加了株數;示范試驗區較之常規對照區,單株結鈴數多0.55個,單鈴重增重 0.28 g,衣分多0.2個百分點,籽棉產量增加1 462.5 kg/hm2,增產32.38%,增產幅度非常大。
2.4 施用神鋤復合微生物菌肥對土壤養分含量的影響
9月9日,對示范區分別取土化驗。如表5所示,示范試驗區的土壤其有機質、速效磷、速效鉀較常規對照區的土壤均有所提高,尤其是有機質提高較多,提高了4.87 g/kg,pH值降低了0.12,總鹽降低了0.72 g/kg,有利于棉花生長。這是由于神鋤復合微生物菌肥施入土壤后代謝分泌枯草菌素、脂肽類化合物類物質,可有效抑制土壤大麗輪枝菌、鐮刀桿菌等有害病菌的生長,從而抑制棉花枯黃萎病害的發生,有利于棉花根系的健康生長,促進了土壤的疏松,使棉花根系發達,提高了土壤有機質含量。
2.5 施用神鋤復合微生物菌肥對棉花生物和經濟產量的影響
如表6所示,示范試驗區的棉花干物質莖、葉、鈴殼及籽棉產量均高于常規對照區,尤其是干葉重,增加915 kg/hm2;籽棉產量提高1 462.5 kg/hm2,增產顯著,取得了非常好的經濟效益。這是由于施用神鋤復合微生物菌肥能促進棉花根系健康生長,防止棉葉脫落,還能使病株從底部重新長出新葉,增加葉片數,從而增加棉花光合作用,提高了棉花的生物產量。
2.6 施用神鋤復合微生物菌肥對棉花經濟效益的影響
如表7所示,示范試驗區的棉花較之常規對照區棉花,增產1 462.5 kg/hm2,增加總值為10 676.25元/hm2,扣除肥料成本4 050元/hm2,共增效益達6 626.25元/hm2,投入產出比為2.64,取得了非常好的經濟效益。
3 結論與討論
在本示范試驗條件下,施用神鋤復合微生物功能菌肥對抗棉花枯黃萎病具有明顯效果。滴施神鋤復合微生物菌肥處理的棉花,在蕾期、花鈴期、鈴期及吐絮期枯黃萎病病株數均遠低于未滴施的,未滴施的棉花,在蕾期、花鈴期、鈴期及吐絮期枯黃萎病株數均多于施用神鋤復合微生物菌肥處理,施用神鋤復合微生物菌肥的棉花,即使感染了黃枯萎病,也均未整株干枯死亡,從底部大多長出新葉,老葉脫落比未施復合微生物菌肥的少得多。神鋤復合微生物功能菌肥在棉花上具有明顯的抗枯黃病作用,改善了土壤,土壤養分和有機質含量增加,pH值和總鹽減少,使土壤有利于作物生長。
在棉花產量構成因子中,株數影響較大,未施神鋤復合微生物菌肥的棉花得枯黃萎病后干枯死亡,未完全干枯的,葉子和蕾鈴幾乎脫落完,施神鋤復合微生物菌肥的棉花,葉和蕾鈴只脫落一部分,大多從底部長出新葉,從而提高了棉花株數,多了23 250株/hm2,施用神鋤復合微生物菌肥的棉花單株結鈴數和單鈴重都增加了,比不施的單株結鈴多0.55個,單鈴重多0.28 g,籽棉產量增加1 462.5 kg/hm2,增幅32.38%,增產幅度非常大。
施神鋤復合微生物菌肥的棉花生物產量為14 599.5 kg/hm2,比未施的棉花生物產量多3 745.5 kg/hm2;籽棉產量增加1 462.5 kg/hm2,按2016棉花籽棉平均7.3元/kg、神鋤復合微生物菌肥27元/kg計算,增加總值為10 676.25元/hm2,共增效益達6 626.25元/hm2,投入產出比為2.64,取得了非常好的經濟效益。
通過2016年在新疆第八師121團4連1斗1 棉田施用神鋤復合微生物菌肥示范試驗,獲得了很好的防治枯黃萎病與增產效果[5-6]。建議神鋤復合微生物菌肥應在老棉區和重病棉田進行較大面積的示范推廣,讓更多的棉農受益。
4 參考文獻
[1] 牛長英,李智強,李越,等.神鋤微生物菌肥在棉花上的應用效果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6(4):208-209.
[2] 李俊華.施用微生物有機肥調控棉花黃萎病土壤微生物區系及效應研究[D].南京:南京農業大學,2011.
[3] 劉方志.棉花枯萎病的發生影響因子淺析[J].安徽農業科學,2010(24):13234-13235.
[4] 白霜.棉花黃萎病生防菌篩選及其防病促生作用研究[D].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9.
[5] 田長彥,丁海濤.中國棉花枯萎病的研究與防治[J].江西棉花,1999(3):3-8.
[6] 袁虹霞,李洪連,王振躍,等.利用土壤拮抗性微生物防治棉花枯萎病[J].中國生物防治,1998(4):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