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麗 徐書博 聶勇波
摘要 針對紅陽獼猴桃怕干旱、喜濕潤而又怕過濕爛根和引發(fā)病蟲害的引種栽培實際,配合生產(chǎn)綠色水果,篩選出以綜合農(nóng)業(yè)技術(shù)措施為主,輔以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及化學農(nóng)藥防治的適宜于伏牛山區(qū)的獼猴桃病蟲害無公害防治技術(shù)。
關(guān)鍵詞 紅陽獼猴桃;病蟲害;無公害防治技術(shù);伏牛山區(qū)
中圖分類號 S436.634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03-0116-01
紅陽獼猴桃是四川省蒼溪縣獼猴桃研究所研究的當代優(yōu)良品種,因果心呈放射狀紅色條紋,猶如紅太陽光芒四射而得名。果個中等,整齊,果實圓柱形,平均縱徑4.2 cm,橫徑4 cm,果皮綠色光滑無毛,平均果重80.8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為20%,總糖含量為13.4%,總酸含量為0.49%,每100 g鮮果中含VC 250 mg。果味酸甜適中,清香爽口,果實硬度大,8月下旬至9月上旬成熟,常溫可存放1個月,冷庫保鮮可達4個月。綜合品質(zhì)優(yōu)于當前主栽品種海沃德、金桃、徐香。西峽縣林業(yè)局于2010年引入該品種試驗栽培,七年生果園,產(chǎn)量30 t/hm2,果園價16元/kg,產(chǎn)值48萬元/hm2。該品種喜濕潤,不耐干燥,栽培中需地面間作覆蓋,并經(jīng)常澆水。但是如水分過大又易引發(fā)爛根以及病蟲害的大發(fā)生,故應科學控制水分。研究人員經(jīng)過幾年的試驗研究,總結(jié)了伏牛山區(qū)紅陽獼猴桃病蟲害無公害防治技術(shù),以供參考。
1 綜合農(nóng)業(yè)技術(shù)措施
1.1 園址選擇
選土層厚80 cm以上、疏松肥沃的砂壤土質(zhì),地面平坦,或略有傾斜,水多能滲,有澇能排,嚴防積水。遠離公路、鐵路、有害工廠、垃圾填埋場,要求水源、空氣、土壤無污染,符合水果無公害栽培對環(huán)境條件的要求[1]。
1.2 清園,翻土
冬季結(jié)合修剪,把病蟲枝、衰老枝、枯枝落葉、雜草、僵果等拾凈,刮除蟲纓、病斑及樹干老翹皮,清理出園,集中燒毀或深埋。在冬季土壤封凍前翻土20 cm深,把隱藏在土內(nèi)越冬的蟲卵及病原菌翻出,使其暴露出地面而凍死。樹下間作紅薯、蔬菜等低桿作物,以耕代撫,增加果園濕度。加強土肥水管理,重施有機肥,合理負栽,增強樹勢,提高抗病蟲能力。
1.3 果園消毒
冬季用石灰水刷樹干,把隱藏在樹皮縫中的越冬蟲卵和病原菌殺死,同時可防止害蟲上樹。石灰水配方為生石灰10 kg、硫磺1 kg、食鹽0.1 kg、動物油0.1 kg、水40 kg。春初在萌芽前,噴3~5 °Bé石硫合劑,要求將樹干、枝條、地面全噴到,不留死角,殺死越冬后未死的蟲卵和病原菌[2]。
1.4 套袋
6月當果實直徑2.5 cm時套袋,以防病菌、昆蟲侵入及農(nóng)藥灰塵污染[3]。
2 主要病害防治技術(shù)
2.1 潰瘍病
2.1.1 癥狀。新梢枝蔓及葉片受害,造成枝蔓枯死。發(fā)病初期葉片上出現(xiàn)紅色小點,后形成2~3 mm不規(guī)則暗褐色病斑,并帶有明顯的黃色水漬狀暈圈,濕度大時病斑迅速擴大蔓延,并有菌膿溢出。細弱枝條發(fā)病時病部呈暗綠色水漬狀,病斑后期變?yōu)楹稚a(chǎn)生縱向線狀龜裂,病斑不斷伸長向新梢和莖部擴展,很快使整個新梢呈暗褐色而萎蔫枯死。
2.1.2 防治措施。一是嚴格檢疫,禁止從病區(qū)引種苗木和接穗。二是清潔果園,采果后結(jié)合冬季修剪,去除病蟲枝蔓,連同地面落葉、落果、雜草徹底清理出園集中燒毀,減少越冬菌源。三是及早檢查、預防、消滅傳染源。在早春、晚秋易感病區(qū)主干上涂抹80%代森鋅200倍液,發(fā)病時及時刮除病斑。四是休眠期噴灑3~5 °Bé石硫合劑,生長季節(jié)噴灑1 000~1 500萬U農(nóng)用鏈霉素1000倍液,或20%噻菌銅600倍液,或77%可殺得600倍液。
2.2 根腐病
2.2.1 癥狀。先在根莖部樹皮外呈現(xiàn)黃褐色塊斑,繼而皮層逐漸變黑軟腐,韌皮部用手輕剝即從木質(zhì)部上脫落。當土壤長期濕度大、不透氣時,病勢迅速發(fā)展,向下部蔓延,導致整個根系變黑腐爛,流出許多棕褐色腐液,葉片紛紛變黃脫落,植株萎蔫死亡[4]。
2.2.2 防治措施。一是土壤黏重的果園摻沙,以增加土壤透氣性。二是注意及時排澇,防止果園積水。三是扒土曬根,成齡樹用敵克松粉劑50~100 g加入水10 kg混勻后潑澆,或用根腐靈潑澆,每10 d進行1次,連澆3~4次。
2.3 根結(jié)線蟲病
2.3.1 癥狀。病原線蟲在根皮與中柱之間寄生危害,使幼嫩根組織過度生長,形成大小不等的根瘤,多數(shù)如綠豆大小,根毛稀少。新生根瘤乳白色,后逐漸變?yōu)辄S褐色至黑褐色,造成樹根腫脹、扭曲、短縮,形成須根團,最后老根瘤腐爛,病根壞死。
2.3.2 防治措施。目前無理想的辦法防治,發(fā)現(xiàn)后立即連根全株清理出園,把周圍污染土壤清理出去,并換上新土,重新補植新苗。
3 主要蟲害防治技術(shù)
3.1 獼猴桃蛀干害蟲
主要有癤蝙蛾、一點線蛾、透翅蛾。以幼蟲鉆入枝蔓韌皮部和木質(zhì)部蛀食形成坑道,蛀孔上方主干易風折或整株枯死。防治措施:當發(fā)現(xiàn)樹下散落有蟲柱的木屑時,對應上面的枝蔓就有蟲孔。用細鐵絲握成鉤狀,伸入洞內(nèi)掏出木屑,把蟲勾出來。用注射器將80%敵敵畏乳劑100~200倍液注入蟲道,或用棉花蘸藥塞入孔道中,用濕泥封口,熏殺幼蟲[5]。
3.2 食葉害蟲
當發(fā)現(xiàn)葉片有大量孔洞或缺口時,多半是蛾類幼蟲咬食造成的。用滅幼脲Ⅲ號2 000倍液、阿維菌素3 000倍液、擬除蟲菊酯類(如氯氰菊酯、來福錄)2 500倍液,葉面噴霧。
3.3 獼猴桃蛀果蟲
其又名梨小食心蟲。6月幼蟲爬至果腰外咬食果皮后蛀入果肉層取食,吃飽喝足至老熟后爬出孔外,在果柄基部、藤蔓翹皮外及卷葉間作繭化蛹。7月中旬至8月初,第3代幼蟲仍可危害。受害果蛀孔處凹陷,四周稍隆起,孔口黑褐色,流膠,失去食用價值,一般果被害率達10%~20%。
防治措施:一是用糖醋液誘殺成蟲。二是用性誘劑誘殺成蟲,成蟲期每50株設1個性誘劑誘捕器[6]。三是6—8月危害期,用滅掃劑、功夫菊酯2 000倍液葉面噴霧,消滅成蟲和幼蟲,每15 d進行1次,連噴2次。
4 參考文獻
[1] 陳唯王.廣西樂業(yè)縣獼猴桃栽培與病蟲害防治技術(shù)的研究[D].南寧:廣西大學,2013.
[2] 王莉.基于本體的獼猴桃病蟲害智能答疑系統(tǒng)研究[D].楊凌: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12.
[3] 王明忠.紅陽獼猴桃質(zhì)量體系研究:病蟲害及其防治[J].資源開發(fā)與市場,2005(5):443-446.
[4] 于福利,李智文,雷琪,等.我國獼猴桃病蟲害防治中存在的問題及思考[J].現(xiàn)代農(nóng)藥,2016(3):8-10.
[5] 金平濤,韓養(yǎng)賢,馮華,等.周至縣獼猴桃病蟲害綠色防控工作進展及建議[J].中國植保導刊,2014(10):82-85.
[6] 唐合均,付貴明,陳尚洪,等.獼猴桃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shù)[J].四川農(nóng)業(yè)科技,2015(2):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