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孜瓦古·孜比布拉 尼加提·孜比布拉 張龑
摘要 根據澤普縣1961—2015年平均氣溫、降水量、日照時數等氣象觀測資料,利用氣候學方法對澤普縣近55年來光熱氣候條件的變化特征進行分析,研究氣候變化與紅棗產量相關關系。結果表明:澤普縣氣候變化總體呈平均氣溫上升、降水量增多、日照時數增加趨勢。降水量與紅棗產量正相關性顯著,尤其花期降水對開花、授粉較有利;坐果期到成熟采收期跟氣溫成正相關,跟降水成負相關;花期和成熟期日照時數與產量成正相關。
關鍵詞 氣候變化;紅棗;產量;新疆澤普
中圖分類號 S16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03-0205-01
近年來,全球氣候變化對各個行業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其中農業是最為敏感和脆弱的,氣候變暖、變干或變濕都將引起農業生態環境、生產布局和結構的變化,進而影響作物生產[1-2]。澤普縣位于新疆西部,屬大陸性暖溫帶干旱氣候,降水量少,蒸發量大;晴天多,日照時數長,熱量豐富,光照充足;地勢平坦,土地肥沃;農耕期280 d,太陽輻射量600.404 kJ/cm2,農業生產條件得天獨厚。但氣象災害頻繁,占自然災害的70%,每年因氣象災害造成的農業直接經濟損失均在幾百萬元以上。因此,研究氣候因素與紅棗產業發展有機結合,使紅棗產業更有效地適應氣候變化并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
1 資料與方法
選取澤普縣氣象站1961—2015年逐月氣候觀測資料,按12月至翌年2月為冬季,3—5月為春季,6—8月為夏季,9—11月為秋季生成氣象要素的逐季和年序列;紅棗產量為澤普縣林業局提供的2007—2015年資料。使用線性傾向和滑動平均氣候趨勢分析、二階最小二乘法、相關分析等方法進行分析研究。
2 結果與分析
2.1 澤普縣氣候變化特征
分析1961—2015年澤普縣觀測站氣象資料(圖1、2、3),近55年澤普縣氣候變化呈氣溫升高、降水量增加、日照時數增多趨勢,氣溫氣候傾向率為0.2 ℃/10年(通過0.01顯著性檢驗),升溫趨勢較顯著;降水氣候趨勢傾向率為0.1 mm/10年(未通過顯著性檢驗);日照時數氣候傾向率為56.0 h/10年(通過0.05顯著性檢驗),日照時數增多明顯。分析5年滑動平均趨勢變化,平均氣溫和日照時數年代際振蕩明顯,2005年至今一直處于氣溫偏高、日照時數偏多期,降水量表現為3~5年振蕩周期,目前降水略偏多或接近常年。
2.2 紅棗產量及物候期氣象條件分析
澤普縣紅棗主要品種為駿棗。利用2007—2015年駿棗產量分析平均產量,2007年紅棗種植面積2 333.33 hm2,平均產量2 485.5 kg/hm2;2009年增至8 000 hm2,產量卻下降為2 139 kg/hm2;之后種植面積和產量逐年增多,2012年來種植面積變化幅度較小,但平均產量增長幅度較大;到2015年,種植面積達到1.27萬hm2,平均產量高達7 873.5 kg/hm2。
2.3 物候期氣候變化對紅棗產量的影響
紅棗發育期氣象條件與產量進行SPSS相關性分析。結果表明:紅棗產量與年降水量相關系數為0.65,通過0.05顯著性檢驗;與年平均氣溫和日照時數成負相關,均未通過顯著性檢驗。休眠期和花期紅棗產量與降水量成正相關,說明適量降水對紅棗生長發育及開花、授粉有利;坐果期到成熟期紅棗產量與降水成負相關,降水天氣多易造成紅棗裂果爛果,嚴重影響品質降低產量;年平均氣溫與紅棗產量關系不明顯,但是果實膨大期和成熟采收期產量與氣溫成正相關,適當溫度對果實大小、色澤、含糖量等因子有利[3-4],有效提高紅棗品質;日照時數與紅棗產量成負相關,但花期和果實成熟采收期日照時數與產量正相關性顯著。
2.4 應對氣候變化的對策
一是根據澤普縣氣候變化特征,加強田間管理,生長前期應注意澆水和施膨果肥,以提高果實品質、防止后期裂果。遇極端降雨,要采取有效排水除澇措施,或適當提早采收將損失降低至最低限度。二是加強紅棗發育期天氣觀測,找出紅棗氣象災害指標,建立氣象災害防御預警平臺,提供采收期中長期天氣預報,為紅棗生長期提供針對性氣象信息服務,降低損失。三是澤普縣近年來實施棗糧間作,受災年份可適當降低紅棗的經濟損失,正常年份由于增加了樹間通風透光能力,使棗果的品質得到提高,再加上糧食收入,效益可觀。四是隨著科學技術的提高,進行科技種植已成為一條緩解氣象災害、病蟲害和提高產量、品質的科學道路。應該注重科技創新,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為農業服務。
3 結論
根據1961—2015年氣象要素變化,目前澤普縣處于氣溫偏高、降水略偏多、日照時數偏多期。要加強研究紅棗各發育期氣象因子與紅棗產量的關系,掌握紅棗生長發育期對降水和氣溫的需求,有效利用氣象條件,防范氣象災害,結合實際,加強田間管理,提高紅棗品質與產量。
4 參考文獻
[1] 英杰,楊秋榮,康桂玲,等.滄州金絲小棗優質高產區土壤地球化學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08,36(17):7354.
[2] 陳恒山,宋文,王巖.紅棗安全越冬防護技術措施[J].新疆農業科技,2011(3):46.
[3] 段曉鳳,戴小笠,張玉蘭,等.中寧縣影響紅棗產量的主要農業氣象災害分析[J].干旱地區農業研究,2013(5):136-141.
[4] 李艷莉,王景紅,梁軼.氣候變化背景下黃土高原丘陵區紅棗主要氣象災害變化特征分析[J].中國農學通報,2016(5):118-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