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駿林 羅開富 王安寧
摘要 介紹了安龍縣“三變”改革工作推進情況,總結了主要經驗與做法,并提出了相應的工作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 “三變”改革;進展;經驗;建議;貴州安龍
中圖分類號 F3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03-0264-02
安龍縣作為貴州省農村“三變”改革試點縣之一,在省、州“三變”改革領導小組的指導下,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結合縣情,強化組織領導,認真貫徹落實省州總體安排部署,以財政資金變股金為突破口,積極穩妥推進“三變”改革試點工作。
1 2016年1—9月工作推進情況
安龍縣把“三變”改革、產業發展、精準扶貧作為推動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以農村“三變”改革統領“三農”工作和農村各項改革,圍繞發展現代山地高效農業、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脫貧攻堅3條主線開展試點工作,以資金變股金為突破口,進一步厘清“三變”改革受益主體、承擔主體、運營主體、要素主體,重點把握好、開展好搭平臺、清資源、確產權、估資產、融資金、搞經營、推改革等七大工作任務,按照制定的改革工作試點方案,穩步推進,逐步規范運行。作為全縣農村“三變”改革先行先試的棲鳳街道坡腳村、者貴村和灑雨鎮竜金村、堵瓦村4個村,涉及農戶2 369戶10 110人,其中貧困戶314戶,貧困人口1 073人。通過“三變”改革,實現了村級集體組織成員和貧困戶全覆蓋、受益人口全覆蓋,農民變股東2 369人(其中貧困戶314人),資金變股金560萬元,帶動企業、合作社、專業大戶投入資金4 552萬元,預計可全部實現空殼村脫殼。棲鳳街道坡腳村以“三變”+現代高效農業園區為重點,以安龍縣南盤江沿江立體高效示范園區建設為平臺,與村級集體資產股份量化改革相結合,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農民變股東120人,資金變股金130萬元,村集體上半年增收5萬元。者貴村以“三變”+產業扶貧+現代高效農業園區為重點,以安龍縣南盤江沿江立體高效示范園區建設為平臺,依托州級龍頭企業——安龍縣西城秀樹農林有限責任公司,以村集體資金124萬元入股西城秀樹公司發展鐵皮石斛產業,資金變股金124萬元,農民變股東602人;抓好財政專項扶貧項目,建設實施精準扶貧,按每戶2萬元共88戶精準扶貧戶以176萬元入股西城秀樹公司發展鐵皮石斛產業,完成資金變股金176萬元,農民變股東88人;西城秀樹公司以收益率5%進行保底分紅向農戶和者貴村分別支付紅利,者貴村集體經濟得到發展壯大,農戶通過紅利收入和務工收入實現脫貧目標。灑雨鎮竜金村和堵瓦村以“三變”+產業扶貧為重點,依托州級龍頭企業——黔西南州金清茗茶業有限公司,各入股30萬、100萬元到金清茗公司,指定用于茶葉加工廠建設,實施精準扶貧,每年以7.5%的收益率上繳村集體,收益的60%用于精準扶貧即本村貧困農戶的生產發展,40%用于村級積累、滾動發展和公益建設,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同時引導21戶農戶以荒山入股龍頭企業發展茶葉產業。竜金村和堵瓦村農民變股東分別為874、773人,資金變股金分別為30萬、100萬元,村集體上半年各增收4.5萬、7.5萬元[1-2]。
2 主要經驗與做法
2.1 加強組織領導,制定工作方案
安龍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農村“三變”改革工作,把該項工作納入縣委、縣政府重要議事日程,積極貫徹落實好省、州“三變”改革文件精神和會議要求。加強對“三變”改革的組織領導,成立以縣委副書記、縣長任組長的安龍縣農村“三變”改革工作領導小組,建立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聯席會議制度,按照“定時間表、定工作量、定路線圖、定責任人”的要求,制定農村“三變”改革工作實施方案,明確責任,細化分工,確保組織協調、督促檢查、宣傳培訓、統計調度、建檔立卡等工作落到實處,做到領導到位、責任到位、措施到位、人員到位,積極推進農村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工作,推動全縣農村經濟發展[3-4]。
2.2 強化宣傳培訓,營造良好氛圍
加大農村“三變”改革宣傳力度,搞好宣傳發動和培訓指導。領導掛帥,組織安龍縣農業局、棲鳳街道及者貴村有關人員到六盤水市學習考察“三變”改革工作,學習和借鑒六盤水市“三變”改革的先進典型和成功經驗。積極組織人員參加全省農村“三變”改革試點工作推進暨培訓會,縣政府分管領導及農業局、扶貧辦、棲鳳街道、灑雨鎮共7人參加培訓。并在縣委常委會專題學習時傳達會議精神,安排布署全縣“三變”工作,啟動安龍縣農村“三變”改革試點工作。
各試點鎮、街道積極推進“三變”改革,采取召開動員會、制作宣傳橫幅等多種形式進行宣傳。棲鳳街道坡腳村、者貴村和灑雨鎮堵瓦村、竜金村先后召開村“三變”改革工作培訓會議9次,培訓村組干部、農村致富能人140人次。編輯、發送安龍縣農村“三變”改革工作簡報13期,建成灑雨鎮農村“三變”改革永久性宣傳牌1塊。
通過考察、學習、培訓,全方位、多形式宣傳“三變”改革的意義和方法步驟,引導農民知曉“三變”、參與“三變”、受益“三變”,進一步取得了村干部、農村致富帶頭人等“三變”改革一線核心力量和廣大群眾對改革的支持,統一了思想,并且取得了實效,為改革的順利推進創造了良好的輿論環境。
2.3 把握關鍵環節,分類推進改革
在農村“三變”改革試點工作中,把握關鍵環節,按照試點工作原則、步驟、內容,細化資源變資產,推進資金變股金,推進農民變股東,注重防范“三變”改革試點的潛在風險,建立支持保護機制、確權頒證機制、產權交易機制、融資擔保機制、風險防控機制、權益保障機制等6項機制,積極穩妥推進“三變”改革試點工作,為全面推進農村改革作示范、探路子。
加快推進全縣9個鎮(街道)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工作。按照“歸屬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的要求,盤活農村土地資源和資產,引導農民以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企業、合作社。建立健全農村金融風險分擔機制,出臺了安龍縣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及經營權抵押貸款風險補償資金使用管理辦法,并劃撥財政專項資金300萬元在農業局設立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風險補償資金,推進農村“三變”改革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工作。
做好農村政策性保險工作,建立農村“三變”改革支持保護機制和風險防控機制。加強村級財務管理,積極推進集體資產入股,以財政專項扶貧資金項目為載體,引導各級各部門投入到農村的發展生產和扶持類財政資金(財政補貼、補助、社會保障救濟救災、應急類等資金除外),在不改變資金使用性質和用途的前提下,通過合同或者協議方式,入股到各類農業規模經營主體,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規范精準量化股權。
3 建議
當前,安龍縣2個試點鎮(街道)4個試點村雖都已在“三變”改革工作中邁出實質性步伐,但各鎮(街道)及村發展不平衡,資源條件、經濟發展情況差異較大,農村“三變”改革整體推進難度大。下一步工作要針對存在的具體問題,按照安龍縣農村“三變”改革工作方案,進一步細化實化工作措施,認真、及時總結、提煉“三變”改革做法,以進一步加快推進試點工作。
3.1 各部門加強協調配合,不斷規范試驗運行
在改革中,要加強各部門、單位與各鎮(街道)的協調配合,進一步形成合力,把握好工作方向和路徑,發現問題,并及時糾偏,進一步規范試點運行。不斷總結、提煉改革試點經驗,逐步擴大試點范圍,同時將試點范圍擴大到已獲得財政、扶貧等部門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項目資金支持的村和工作基礎扎實、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完成較好、特色優勢產業發展有支撐、農村集體組織健全、群眾支持度高的村。
3.2 加強宣傳培訓,加強試點督促指導
應加大宣傳培訓工作力度。采取多種形式,宣傳“三變”改革的意義和方法步驟,加強對試點鎮(街道)黨政干部、村干部、農村致富帶頭人等重點人員的培訓,形成“三變”改革一線核心力量。加強試點督促指導,不斷推出可借鑒、可推廣的成熟典型,及時總結宣傳各行各業的成功案例,提供更多改革樣板。以農村“三變”改革頂層設計為指引,強化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建設,加強村級財務管理,加快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工作,盡快完成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盤活農村資源、資產、資金。
3.3 防范改革試點風險,完善保障機制
把握好關鍵環節,注重防范“三變”改革試點的潛在風險,建立和完善支持保護機制、確權頒證機制、產權交易機制、融資擔保機制、風險防控機制及權益保障機制,為推進“三變”改革提供政策保障,積極穩妥推進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改革試點,力爭到2018年初步取得一定的改革成效,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改革成果,為全縣深化農村改革提供支撐,推動安龍縣農村社會經濟健康發展。
4 參考文獻
[1] 劉遠坤.農村“三變”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行政管理改革,2016(1):29-32.
[2] 孔祥智,穆娜娜.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對農民增收的影響研究:以六盤水市的“三變”改革為例[J].新疆農墾經濟,2016(6):1-11.
[3] 黎啟明,張永江.思南縣農村“三變”改革模式調查及對策研究[J].天津農業科學,2016(9):92-96.
[4] 唐安來.以“三變三化三合”為抓手,以“六大綠色生態”為引領 穩步推進江西農墾改革發展[J].中國農墾,2016(11):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