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文婧
山西財經大學 山西太原 030006
我國失地農民社會保障問題研究
武文婧
山西財經大學 山西太原 030006
(一)失地農民的現(xiàn)狀
隨著我國城市化迅速發(fā)展,大量的農村勞動力失去土地流向城市,農民失去土地后產生的問題表現(xiàn)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失地又失業(yè),隨著城鎮(zhèn)化的發(fā)展,大部分農村勞動力已經脫離了土地,流入城市。仍然留在農村從事農業(yè)生產的農民大多缺乏在城市生存的能力,這些人失去土地相當于失去了生活來源,卻又沒有能力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失地即失業(yè)。二是農民失地以后既失去了收入來源,而之前可以通過土地自給自足的食物及生活用品都需要購買,因此造成生活質量下降。三是生活失去了保障,我國大部分地區(qū)都采用現(xiàn)金補償?shù)姆椒▉硌a償失去土地的農民,但是補償費用完之后若無其他收入將會面臨生活困難,并且我國農民失去土地后缺乏銜接的政策措施來保障他們的生活,給他們的生活造成困難的同時也給社會留下了安全隱患。
(二)失地農民社會保障現(xiàn)狀
目前我國的養(yǎng)老主要采取政府、集體、個人共同繳費的方式。失地農民養(yǎng)老金中集體和個人的部分來源于征地賠償款,其他部分來自于政府出賣土地獲得的收益。被保障的失地農民在達到一定年齡后就可以得到補助,但是關于補助金額的確定并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當?shù)氐慕洕l(fā)展水平。
從醫(yī)療保障方面來看,目前我國把農村居民逐步納入到醫(yī)療保險范圍中,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但是在實際的實施過程中還存在一系列的問題,需要不斷完善。
從就業(yè)保障方面來看,失去土地的農民缺乏技能,競爭力弱,難以在短期內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為此我國采取了一些措施來幫助失地農民再就業(yè),如政府辦企業(yè)招工等方式吸收農村勞動力。
(一)失地農民社會保障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1.土地征用補償機制不完善
《土地管理法》規(guī)定,國家應當給予因公共征地而失去賴以生存土地資源的農民以合理的經濟補償。但是,在具體的公共征地范圍劃分上,我國并沒有做出更加明確的規(guī)定。于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出現(xiàn)以公共用地名義征用土地最后卻為商用,致使農民得不到商業(yè)用地的高額補貼。
2.缺乏健全的失地農民社會保障機制
我國目前對失地農民的保障重點集中在養(yǎng)老和醫(yī)療方面,很少有為失地農民提供生活保障和住房保障等方面的保障措施。因此,我國目前在對失地農民的社會保障方面,處于低層次的保障程度,沒有真正關注農民長遠利益的保障。
3.失地農民就業(yè)得不到妥善安置,失業(yè)現(xiàn)象嚴重
農民由于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低,其他就業(yè)技能不具備等弱點。現(xiàn)代企業(yè)在用工中,需要更多高素質的人才,造成農民工與他們相比就業(yè)競爭能力相對較弱。失地農民長期生活來源難以保證。
(二)失地農民社會保障問題存在的原因分析
1.我國城鄉(xiāng)二元結構是問題產生的根源
我國由于歷史原因,采取城鄉(xiāng)二元體制。城市居民在制度建立之初就被納入到社會保障體系中,而農民則被排除在外,近年來,政府逐漸重視農村的社會保障,逐步建立和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把農村居民納入到社會保障體系中,有了一定成效,但還是滯后于城市。
2.政府對失地農民的社會保障問題缺乏重視
有官員認為土地是公有的,政府有權征用農民土地,農民要積極配合。這就造成我國目前征地過程中出現(xiàn)各種亂象。每年因為征地問題引發(fā)一系列社會問題,甚至還會有流血事件發(fā)生,造成很不好的社會影響。
3.失地農民自身的原因
失地農民往往滿足于征地給予的補償款,且常常把欠款用于當下的支出,缺乏長遠打算,并且參保意識薄弱,導致他們未來的生活有一定的風險。另外,農民長期依靠土地生活,簡單的體力勞動不需要有很多的文化支撐,長期以往,他們沒有一定的技能,失去了競爭力,短時間內難以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為以后的生活埋下隱患。
(一)建立完善的失地農民征地補償制度
因農民土地被征收后,他們有權利獲得相應的補償。國家應當制定嚴格的失去土地農民的征地補償制度,在具體補償過程中,應當制定統(tǒng)一的標準,地方政府也要結合當?shù)氐膶嶋H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補償標準進行適當?shù)恼{整。
(二)建立完善的失地農民社會保障體系
農民失去原本賴以生存的土地后,也失去了他們的生活保障。這時政府就需要考慮失地農民的社會保障問題,如何把失地農民納入到社會保障體系中,怎樣保障,一系列的制度設計都需要考慮這一特殊群體。
(三)建立健全的失地農民社會救濟和法律援助機制
失地農民屬于弱勢群體,文化程度低,長期依賴土地生活,漸漸與社會脫節(jié),當他們的合法權益受到侵犯的時候,缺少維護自己權益的知識和能力。國家此時就需要給失地農民法律援助,幫助他們維護自己的權益。
(四)加強失地農民社會保障基金管理
我國國家授權專門機構來管理失地農民社會保障基金,確保基金用途落到實處。先進國家的先進經驗表明,社會保障基金想要取得好的效果,必須建立嚴格的基金管理體系,加強監(jiān)督和管理,依照法律法規(guī)有序執(zhí)行,建立責任機制,明確在社保基金管理中政府和集體的作用。
武文婧,1993-,女,漢族,山西呂梁人,現(xiàn)就讀于山西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社會保障專業(yè)。研究方向:社會保障理論與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