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蓉春
長沙市博才咸嘉小學 湖南長沙 410002
探究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方案
段蓉春
長沙市博才咸嘉小學 湖南長沙 410002
小學語文是一門基礎的學科,也是一門具有文化和情感色彩的學科。小學語文的學習,可以帶給學生豐富的情感體驗,從而提高學生創新意識,培養創新能力。為了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必須抓好小學教育這個特殊時期。這個時期學生的特點思維活躍,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學生如果經過教師的恰當引導,可以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能力。本文簡單闡述小學語文教育對創新意識培養的作用,其次重點介紹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小學教師提高教學質量。
小學語文;創新能力;方案
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素質教育成為教育的核心。而創新能力的提高是一個國家民族興旺發達的動力,創新能力的培養成為教育的重點。創新能力培養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和創新意識。在小學階段,學生的求知欲強,想象力豐富,非常適合教師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小學語文教育本身具有豐富的語言特征,教學中可以通過教材、課外讀物、多媒體設備、課外活動等方式對學生進行創新能力的培養。
(一)小學語文教材豐富多樣性
隨著時代的發展,小學語文學科的教材越來越豐富,教材中既包含了文學性,又具有趣味性,兩者相互結合有利于學生思維的活躍,幫助學生提高創新意識。小學語文教育中可以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教材中人物情節的變化,提升學生對語文的感知能力,培養學生基本的語文素養。小學語文教材中,《三國演義》的篇章中人物描寫形象生動,故事情節曲折多變,具有豐富的情感體驗。因此教師應該把握好經典名著的特點,寓教于樂,幫助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還能提高學生對語言的感受能力。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善于利用教材,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挖掘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小學語文活動多樣性
小學語文教學中,常常采用課堂教學與戶外活動相結合的教學方式。課堂教學中主要是以對教材的講解為主要手段,戶外活動主要是為組織學生活動,活躍學生的思維為目的。在活動中可以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激發學生的思維,鼓勵學生勇敢的表達自己的想法,開闊學生的視野,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這是其他學科所沒有的。小學語文是一門基礎的學科,也是一門知識性和人文性相互結合的學科。在教學活動中,要培養學生基本的語文技能,比如聽、說、讀、寫,這些能力是學生學習其他知識和表達自己想法的基礎,同時學生應該主動去練習基本技能,在生活中積累語文的素材,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創新能力。
(一)語文教師要轉變自身的觀念,營造一種民主的氣氛
在傳統的小學語文教育中,教師重視對學生的知識教育,卻忽視了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教師只是一味的追求學生考試分數的高低,把學生當成一個容器,強行給學生灌注知識,死記硬背成為教學的主要手段,嚴重束縛學生的思想,阻礙學生獨立思考,創意能力的培養也就離教育越來越遠。所以想要培養學生創新能力,首先需要做到就是轉變教師的觀念,把教師從一個知識的傳播者變成一個知識的引導者,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在教學中讓學生在理解知識的同時,也要明白為什么是這樣。通過這樣的方式,鼓勵學生多思考,一方面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學生對于知識的運用水平。
課堂教學應在一種民主的氣氛下進行,教師應該把課堂還給學生,喚醒學生主人翁的意識。教師應該多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多發言多提問,尊重學生的思考,積極營造一種民主的氣氛,為學生提供一個學習的平臺。這樣學生學習起來就會輕松許多,也會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去,從而把學習當成自己的事情。教師在教學中應該以人為本,尊重學生的意愿,保護學生的好奇心,調動學生的求知欲望,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的時候真正體會到心理上的自由,從而營造在課堂上敢于提問,敢于回答的學習氣氛。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靈活安排教案設計,同時要考慮學生的真實水平。例如學生在課堂上回答問題,學生覺得回答錯誤可以重新回答,其他同學也可以進行補充,遇到沒想好同學可以繼續在想想,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直接提問,如果對教學有意見可以提出建議,這樣學生才享有真正的自主權利。在回答問題的時候,各種思維的碰撞,可以產生新的思想,從而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二)學習觀察,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觀察能力是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基礎。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主動去觀察,只有對生活多觀察,才會進一步思考為什么是這樣,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觀察設計課件的時候,要做到有目的有計劃的執行。教師做好觀察前期的準備工作,觀察時候應該注意仔細和重復,同時注意培養學生觀察的興趣和習慣。例如教師可以布置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讓學生主動去搜集信息。讓學生主動去了解這些課本人物的背景和特點,從而提出這個人物塑造有哪些重點和次要點,描寫有哪些手法,這些意見的提出就是學生獨立思考的開始,也是創新能力提高的關鍵。例如在學習《詹天佑》這一節課本,就可以讓學生自己查資料了解詹天佑的生平事跡,培養學生搜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教學中教師也可以結合多媒體設備進行講學,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針對具體的問題,學生可以提出自己的理解,教師可以進行提問,引導學生的思考,鼓勵學生有不同的意見。這樣學生就不在局限于一個標準的答案,而是多種解答方式,在這個過程中就培養了學生創新能力。
(三)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創新能力
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學生的興趣,學生自然也就愿意去學習,愿意思考,從而達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帶著濃厚的興趣去學習,學生也就愿意主動去學習,學習效果也就更好。小學生的好奇心是特別強烈的,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通過提問或者是引導學生對教材或者是生活中的一段內容進行描述,引導學生的想象,激發學生創新意識。在上課的時候,提問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比如在講《海底世界》時候就可以,先利用多媒體播放海底世界的視頻,帶領學生進入具體的情景,增加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學生對于海底世界的想象和向往,從而活躍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四)小學語文教學中鼓勵學生多向思維,培養創新能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大膽想象,提出新的思維方法。教師應該注意運用各種方法進行教學活動,設立特定的教學情境,活躍課堂氣氛,鼓勵學生自由發表意見和獨特的見解。教學中教學方法注重靈活性,不要機械化和死板,講究方法和策略。例如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蘋果里的五角星》就可以鼓勵學生進行想象,可以聯系到生活中其他出現的五角星的圖案,讓學生進行表達,達到舉一反三的作用,提升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小學語文教師需要轉變自身的觀念,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才能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讓學生自己去辦黑板報、廣播站、當課堂主持人、課堂演示等等,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調動學生的興趣。教學中也要注意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了解社會動態,教師也可以布置一些和生活密切相關的話題,讓學生自己撰寫報告和事件。通過這樣的一些方式和手段,讓學生主動參與社會活動和實踐,針對實際問題不斷思考和反省,從而鍛煉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1]韓占芳.淺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J].學周刊,2016,35:150-151.
[2]張月冉.淺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J].學周刊,2015,2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