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艷艷
時下好萊塢電影界存在兩種觀點,一是借助奧斯卡這樣的獎項提升影片票房,二是穩扎穩打拍出好作品。穩扎穩打固然沒錯,但如果觀眾無法預判影片質量時,獎項傍身自然能帶來不錯的票房成績。因此,持第一種觀點的人越來越多。2017年奧斯卡最佳影片大熱門《愛樂之城》,更是將這一策略展現得淋漓盡致。
“這部電影中很多情景會讓觀眾產生共鳴。”一位市場宣傳人士說:“聽聽他們的宣傳語,‘這是你生命中最糟糕的一年,不是嗎?而我們,也同樣如此!快看那兩個正在跳舞的人,他們看上去多開心!這種共情營銷做得不錯。”
各種營銷觀點的涌入讓“爭奧”戰略變得越發復雜。1999年初相較《莎翁情史》,《拯救大兵瑞恩》在爭奪奧斯卡最佳影片上更被看好,最終卻因資本和價值觀敗給了前者。六年前,《社交網絡》勝券在握,最終卻敗給了《國王的演講》,究其原因則是后者的發行公司溫斯坦影業公司在影片宣傳主題上以“傾聽你的聲音”贏得了評委的心。
最近的一次爭議則是關于去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聚焦》。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以神父侵害孩童為故事主線的《聚焦》,盡管令觀眾對神職人員產生一些抵觸和反感,但至少在揭露社會現實上做出了貢獻。與此相比,《荒野獵人》的主題就要遜色了。”
派拉蒙影業的《降臨》獲得第89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在內的8個獎項提名,這必定會使其票房大賣,或將達到美國本土1億美元、全球2億美元的目標。同時,藍光DVD也在奧斯卡頒獎典禮前推向市場。
相較擁有眾多最佳影片的福克斯和派拉蒙影業,那些在廣告營銷上無力抗衡的電影,只好通過獲得獎項實現營銷推廣。不過對于一些影片而言,僅就獲得提名本身,就耗資巨大,難以為繼。
一位知情人士認為,“說到如何吸引更多觀眾觀影,提高票房增加收益,如今的策略越來越多。如果你是一位電影從業者,斬獲諸多獎項提名后你的身價自然也會上升,這是雙贏的結果。”
所以,別再將這一學院獎與影片質量等同,奧斯卡設立的初衷是為了推進美國影業的發展,未來也仍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