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天
“我是石頭,不能吃!”
生石花是一種生長在非洲的有趣植物。它立身于亂石堆中,葉子肥厚,全株呈黑灰色,葉子的形狀像沙漠里的小圓石。在不開花的時候,與卵石相差無幾,食草動物很難分辨出哪是石頭,哪是生石花。每逢雨后,生石花便從兩片圓鼓鼓的葉間小孔中開出一朵朵美麗的小花。這樣,它就能在食草動物的眼皮子底下安身立命,繁衍生息。
以假亂真的“蜜蜂”
有一種叫作蜜蜂蘭的蘭科植物,它的花朵的形態和顏色活像一只蜜蜂。一片蜜蜂蘭在風中搖曳,就好像一群蜜蜂在飛舞著爭采花蜜。蜜蜂的“領土觀念”極強,絕容不得外族入侵,于是,便向那些“蜜蜂”群起攻之。這樣一來,蜜蜂蘭卻如愿以償,蜜蜂為它們傳授了花粉,幫助它們繁衍了后代,卻渾然不知。
騙人的“土柱子”
在非洲沙漠地區有一種摩蘿科的植物,它的莖很像沙漠里的土柱子,食草動物遠遠望去,很難發現它是有生命的植物。只有當它開出美麗花朵的時候,才“原形畢露”。而這時它又具備保護自己的另一招,當食草動物前去掠食它的時候,它會散發出一股惡臭,將前來的動物熏走。
巧設機關的鼠尾草
鼠尾草的花朵能利用杠桿原理,迫使蜜蜂為它授粉。鼠尾草的花藥在長臂頂端凌空懸起,當熊蜂嗅到醉人的花香時,便迫不及待地往花里鉆。它一踩到杠桿的短臂上,花藥就立即從上方彎過來,打在熊蜂的后背上。后背沾了花粉的熊蜂飛到另一朵鼠尾花上,為其傳授花粉。
“快來呀,我是細腰蜂!”
在地中海有一種蘭科植物,它既無香味又無花蜜,可是它的花朵卻擬生成細腰蜂的形態,甚至還能散發出細腰蜂的氣味。它就是靠這種姿態和氣味,來誘騙真正的細腰蜂為它傳授花粉的。
駭人的“眼鏡蛇”
眼鏡蛇草具有極大的欺騙性,冷眼望去往往以為那是眼鏡蛇而不是草。它株高5厘米左右,莖稈粗碩,葉片極像眼鏡蛇的“眼鏡”。整個外觀極像一條豎起鐮刀狀的脖子隨時準備撲向進犯者的眼鏡蛇。試想,野兔、黃羊等食草動物,見到氣勢洶洶的“眼鏡蛇”,哪個還敢前去掠食?
林冬冬摘自《初中生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