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素質評價是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潛能,了解學生成長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促進其在各方面都良好發展的一種重要評價方式。素質教育歸根到底更看重的是以人為出發點的綜合素質評價。建立綜合發展觀念并在日常教學工作中積極踐行,才能真正促進學生的健康全面發展。
一、“成長檔案”,記錄學生點滴發展
建立 “學生成長檔案” ,是為了 “讓每一位學生都留下成長進步的足跡, 使每一位學生都獲得自信, 使每一位家長都能見證孩子的發展” 。每年新生入學時,學校都會發給學生一個成長檔案袋。這個檔案袋用來記錄學生在未來一學期或者一年之中的點滴發展。內容包括學生自我介紹,學期計劃,學生自己總結的學習周記和放假期間由家長擬寫的家庭月記。另外,個人試卷、 作業、 獲獎證書、作品、 自我評價或他人評價等所有與學生相關的成長資料也都可以歸檔到一起。在每學期開始之初,班主任都會利用一節班會課的時間,帶領全班同學集中填寫,一人一檔,然后將學生填好的基本材料收集歸檔統一保管。平時,學生們也會將自己的學習周記和家庭周記按次歸檔。每一次的填寫和封存,都是感受自己的不斷成長與進步,培養學習的自信心的有趣過程;同時,教師通過定期查閱學生成長檔案也可全面了解學生在家校不同的狀態,從而改進教學,實施因材施教。我們學校幾乎95%以上的學生都是住校,上課期間和家長聯系少。所以,通過這樣一個檔案袋,家長也能更加直觀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生活情況,見證孩子的持續變化。
二、“家校綠色通道”,共建健康學習環境
在設立家校綠色通道時,我們力求為學生打造一個安全健康的求學環境。經過和學生家長方充分溝通后,考核建立了一個“線上線下”雙通道家校聯系平臺。鑒于現在網絡應用的普及和便捷性,在原有紙質家校通訊錄的基礎上,我們班級率先開通家校QQ群、微信家校群、和教育等最新網絡應用平臺,使校方老師與家長隨時保持聯系,溝通學生學習情況。比如,我要求學生輪值班長、各任課老師每周都要備注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和本周在校表現情況,最后由我匯總自身班主任意見由學生帶回家長批注簽字。通過這種方式同樣能夠達到溝通順暢的目的,這個往來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家校雙方對學生當下階段的綜合評價過程。很多人認為,這種方式工作任務重壓力大,學校老師每周在繁重的課程安排和學生管理之余還要記錄表現,這甚至比批改學生作業壓力更大。另外,學生班長的記錄不全面也仍是問題。但我堅持,這種方式一定有其合理性,它不僅發揮了學生參與管理學生的熱情,鍛煉了相互間積極的觀察評價能力。也最大限度地增強了家校聯系,加強了家長、老師對學生行為表現的監管力度。
我們班上的胡偉雄同學,去年從外校轉來時很不適應我們班級的管理模式,也比較反感這次轉學,所以還是保持著原來那一套散漫無章的風格。上課總愛做小動作或者說話影響他人,課后卻不怎么和同學一起玩耍。看到這個情況,我便經常找他談話,像一個朋友一樣平心靜氣地聊天。開始只談一些他在原來學校的事情,借此了解他原來的學習情況。后來,慢慢的告訴他我們學校的一些活動趣事,告訴他我們班級老師同學的可愛之處,讓他不再對這個新環境感到陌生和抵觸,讓他認識到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小學生,如何更好地與新的老師同學相處。接著,我也主動聯系該生父母,希望他們能多抽出時間和孩子談談心,畢竟一個全新的環境對于一個小學生來說難免有些困難。后來的學習中,我也有意識地在課上多讓他參與討論和答題,積極鼓勵他,安排他做副班長。漸漸地,發現他上課小動作少了,課后和同學老師的交流也多了,完全融入了這個全新的大家庭。
三、“綜合實踐”,提升實際鍛煉效果
事實上,對于山村小學而言,必須承認學生所能接受到的各方面鍛煉和培訓是相對較少的,由此導致我們的學生在很多時候缺乏自信、眼界較為狹窄,這是現在農村教育的尷尬也是老師們必須努力縮短的距離。看著同學們對知識的極度渴望和對外面世界的滿心向往,作為一名教師,我覺得校方、老師都有責任和義務為他們創造更好的條件,助力他們奔向更好的未來。為進一步增長學生綜合能力素質,為學生提供更多增長見識、開闊視野的機會,尤其是幫助他們樹立遠大、 高尚的理想和目標。我鼓勵班上的同學積極參加市、縣、片區組織的各項活動。各類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文藝演出、能力拓展等,都為同學們的全面發展提供了鍛煉自我的“舞臺”。
印象最為深刻的是,班上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她家里條件不是很好,穿著打扮都比較樸素,成績也不是最好的。所以,她的性格各方面都比較內向,不愛和老師同學交流,也不太愿意參加班集體活動。在平時的教學中,我會有意的多讓她在課堂上表現自己,多安排一些集體項目讓她參與,漸漸發現其實她并不是不愿意,只是不敢踏出那一步和別人溝通。慢慢地,大家對她的關心多了,她也似乎放下了戒備,比以前相對開朗活潑。所以,在這種展示自我鍛煉膽識的演講比賽和辯論賽中,我就會特意安排她參賽。第一次辯論賽雖然發揮不是很亮眼,但是也可圈可點。第二次,參加演講比賽,我和她一起準備稿子,一起模擬演講,那段時間明顯感覺到她的進步。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該生在這次比賽中取得了 “最具潛力演說家獎”。比賽結束之后,這位同學特意跑到我的辦公室向我說了一聲“謝謝”,在我印象中除了我主動找她的時間以前她都不會來我辦公室。所以,當聽到那句謝謝的時候,我欣慰不已。周末,她的家長也打來電話,語氣高興且自豪,說明顯感受到了孩子身上的變化,現在孩子回到家不再只是一個人埋頭看電視,而是經常和他們講在學校發生的事,以及老師同學們對他的表揚。聽著家長真誠感激的話語,看著孩子日漸陽光的臉龐,我們做教師的真這高興。
總之,綜合素質評價是對學生過去、現在和未來整個過程的長期關注,不能再因循守舊地只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或考試得分,作為老師,我們需要更多地表現對學生建設成長的關懷,以期為學生鑄就一個更加美好的成長環境。
作者簡介:蘭顯峰(1968-9),男,專科學歷,重慶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三義中心校數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