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書滿
這是一所以“翔”為主旋律的特色學校。學校秉承“讓師生翱翔在夢想的天空”的辦學理念,尊重學生的個性需求,構建了“博翔課程”體系。于校長認為,教育應該是多元化的,德育、智育、美育,三者要齊頭并進,不僅要教育學生怎樣做人,掌握一定的知識和技能,還要提升審美情趣,加強個人修養。“對美感的把握和理解,將有助于智力開發和培養品行。”在于校長的帶領下,學校藝術教育、科技教育,如朵朵鮮花,次第綻放。每年,學校都舉辦藝術節,為懷有藝術夢想的學生筑造了風帆。藝術節內容豐富,分聲樂專場、舞蹈專場、曲藝專場、器樂專場、繪畫專場、校園劇專場、家庭專場等12個類別,每個學生都有展示的機會,只要愿意參與,你就是主角!
校園里還有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那就是“翔之聲”合唱團。童聲合唱在藝術教育中有著獨特的功能。童聲合唱被譽為“天使的歌聲”。2010年,學校組建了‘翔之聲合唱團。合唱團是學校重要的學生社團之一,現有團員80余人。于校長一直關注和支持合唱團,經常參與合唱團的排練、演出。與此同時,于校長還提出了許多寶貴的建議,讓合唱團有了前進的方向。于校長說:“合唱這門音樂藝術,不僅能提高學生們的審美情趣和藝術素養,還能提升團結協作的精神和集體榮譽感。在合唱團里,每個孩子都要求上進,認真完成每一次訓練,珍惜每一次演出的機會,在美妙的音符中唱響童年的金色夢想。”
于校長說,合唱團由王曉芳、孟家米兩位音樂老師負責。她們不僅具有親和力,具備扎實的音樂基本功,更具有奉獻精神。孟家米是合唱團的指揮老師。教學過程中,她把各種指揮技巧融入生活,避免理論脫離實際,讓學生瀏覽更多的音樂作品,像歷屆奧運會主題歌、抗震救災勵志歌曲、電影主題曲等,經常被引入課堂。這不僅提高了學生們的參與熱情,也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每天早上,老師和學生都準時到校排練。清澈的歌唱,從音樂教室里傳出來,悅耳動聽,讓整個校園都鮮亮起來。然而,美好的背后也有汗水和淚水。每到演出前,訓練任務就會加大,可沒有一個人掉隊。老師一遍遍地講解,用嗓過度,聲音嘶啞,但并沒有停止;學生們一次次地排練,腿都站酸了,但沒有打退堂鼓的。“第二天,鋼琴上放著一盒金嗓子喉寶,還有檸檬水……這么懂事的孩子,能不感動老師嗎?”“有一次,我們要參加展演,不巧,蓋鋌同學發高燒。早上,家長送他來上學時和我溝通了,我就和他商量,讓他不要登臺了,回家好好休息,他卻說:校長,我一定要參加演出。我要和同學們一起為合唱團爭光!”大家朝夕相處,與其說是師生,不如說是朋友。累并快樂著,讓合唱團凝聚著力量,傳遞著友情,也收獲了喜悅。
2016年8月3日,合唱團再次以天籟般的童聲唱響盛京大劇院。合唱專場,學生們以飽滿的熱情,動聽的歌聲,為演出打響頭炮。爵士動感的《地球大合唱》,柔美清新的《蝴蝶飛》,征服了現場的觀眾。“第二場,我們作為僅有的兩支童聲合唱團之一,和來自國內外的十四支專業合唱團同臺競技。學生們可愛的表演,專業的演唱水準,贏得評委一致好評。”
在沈陽市中小學生藝術展演上,在沈陽日報童聲合唱團新年音樂會上……都有“翔之聲”的美妙旋律。“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每一次演出,學生們都十分珍惜,讓節拍在胸口擊打,讓音符在嘴邊跳動,讓夢想在舞臺飄揚……“翔之聲”承載了雛鷹東校的希望,給藝術教育增色,為工業之“都”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