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柯
摘 要:現代建筑的功能性日益多元化,結構更為復雜,建筑過程中卻也出現了對資源和環境造成破壞的問題。為改善建筑行業現狀,應倡導綠色理念,發展綠色建筑。本文從綠色理念宣傳、制度完善、資源能耗、技術研發和管理幾方面入手,分析了如何進行科學地綠色設計。
關鍵詞:綠色建筑設計;環境保護;節約能源;科技
一、宣傳綠色理念,完善法律法規建設
當前不論是國家發展,還是城市建設,都特別重視綠色理念。將其融入到建筑設計中,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可持續發展,即處理好人、自然、建筑三者間的關系,建筑過程既不會破壞自然,也不會危害人體健康,而且資源利用率有所提升。二是與時俱進,每個時代的建筑都呈現出不同風格,建筑設計要與時代社會相適應。在正確認識綠色理念的基礎上,還應加大宣傳力度,不僅僅是建筑行業,還包括材料供應商、技術研發部門等,都要遵守。只有在全社會范圍內形成風氣,才能促進綠色建筑的盡快實現。宣傳途徑很多,可以充分網絡以及傳統媒體進行宣傳。
建筑業是我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雖然有助于經濟進步,但存在的能耗多、污染重的問題卻會阻止經濟發展。除了經濟利益,環境資源、人體健康都會受損,后果遠遠超出經濟利益范疇。所以,國家政府應該介入,嚴格監督,推動綠色理念施行,維護建筑行業穩定。立法部門要加快立法進度,完善相關法律體系,雖然已經頒布《節約能源法》,但在執行落實方面還有所欠缺,而且落實過程中出現了新的問題,這就要求立法者時刻不能松懈。對于違反相關規定的企業,要予以相應的處罰。
二、合理利用資源,盡量減少能源消耗
資源利用情況不僅關乎建筑質量,還會影響到人類生存發展,針對以往出現的問題,必須合理利用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比如水資源,我國人均水資源量較低,如果太過浪費,很容易引起水資源危機。建筑工程會產生大量廢水,直接排掉可能會污染干凈水源,因此可考慮回收再利用。創新水資源循環利用模式,由之前的“供給——排放”模式轉變為“供給——排放——存儲——回收利用”新模式。雨水的收集和利用極為重要,尤其是在多雨地區,可將雨水貯存后加以處理,用于建筑或其他方面。建筑材料亦是如此,對于年久質差的材料,可將其分類后重新利用,鋼筋、磚石、混凝土等,利用現代技術都可以將其制作成新的材料。當前對風資源、太陽能資源等的利用,明顯減少環境污染,這些清潔型能源有著諸多優勢,是今后研究的重點內容,比如太陽能熱水器的應用,為人們提供了很多方便,且非常健康。
建筑是高能耗行業,能源消耗應作為設計的重要考慮部分,建筑材料需確保規格質量達標,盡量降低生產能耗,以便回收利用。運輸過程中可能會引起材料的破壞和損耗,所以如無特殊情況,盡量從當地獲取材料。
三、引進先進技術,提高自主研發能力
為促進綠色理念與建筑行業進一步融合,必須利用現代科技,發揮先進技術的作用。隨著環保意識的提升,以及科技的進步,相繼出現了很多綠色建筑技術,都是設計時著重考慮的因素。最為常見的有墻體節能、門窗節能、雨水收集、自然通風、綠色照明、可循環材料再利用、CFD環境優化設計等。
建筑往往會經歷冷橋現象,內保溫系統雖然能夠維持室內溫度,但因為無法避免冷橋,極易形成冷凝水,對墻體的破壞很嚴重。為解決這一問題,可采取高效保溫隔熱外墻技術。外保溫層和飾面之間可以形成自然通風,既能排潮,又能減少空調消耗,而且外飾面非常牢固,安全性能較高。外墻保溫材料可避免熱橋帶來的影響,一般選擇輕質材料,可起到良好的保溫效果。同時,外墻還能降低因溫度原因產生的應力,保護主體結構。另外在改善室內環境、擴大家內使用空間方面也頗具優勢。
不過須注意的是,我國在技術研發上尚落后于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很多技術和材料都由國外引進。今后應進一步加大研發力度,盡快研發出屬于自己的技術,打造特色品牌。
四、加強綜合管理,科學選擇布局方式
設計是前期階段的關鍵性環節,需綜合各種因素加以考慮,因涉及較多方面,需加強管理。比如整體性的設計,建筑必須先滿足其實用性,然后才能考慮美觀、多功能等,這就要求必須深入了解當地的氣候、水文條件、經濟條件、文化歷史等因素。建筑作為一個整體,如果局部出現矛盾,或者不相適應,比如采取了高效保溫外墻,但門窗設計不合理,很容易影響到整體性能發揮。還要講究方法,如對垃圾進行分類,處理好污水、雨水、飲用水等水體系。
現代人們對居住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一要盡可能地獲得自然采光,二要有適宜的室內溫度和濕度,三要自然通風。滿足這三點的復合式空間布局才能達到各要素的平衡,才能真正達到完全的自然、舒適以及節能的目的。
五、結語
綠色建筑是時代發展的需求,也是建筑行業今后的主流方向,在環保節約廣受重視的今天,綠色理念應該大力推廣。設計水平直接關乎后續施工,應從多個角度思考,把握設計的要點和關鍵點,主要是指資源利用、技術研發、制度完善等。做好這些方面,才能真正實現綠色建筑,推動我國建筑行業取得新成績。
參考文獻:
[1]趙學志.淺談建筑設計中綠色建筑設計相關要點[J].建筑建材裝飾,2016,25(5):221.
[2]何甲元.建筑設計中掌握綠色建筑設計的要點分析[J].建材發展導向,2016,14(11):189.
[3]秦效紅.試論綠色建筑設計中的若干問題[J].中國建筑金屬結構,2013,14(20):59.
[4]歐陽泰鴻,邢杰.淺析建筑設計中綠色建筑設計要點[J].建材與裝飾,2016,30(3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