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占鈺
語文是學習任何一門課程的基礎,關系學生的整體發展。對于初中語文教學來說,只有采取綜合性的可持續發展教學,才能保證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知識。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課堂教學的方式,采取多樣性的綜合教學方法,提升初中學生的綜合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初中語文的可持續發展,為以后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一、重視學習的自主性與獨立性
自主性與獨立性的學習能力在學習過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語文作為初中生學習的基礎性課程,需要學生重視平時的積累、練習,同時需要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好習慣,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初中學生語文學習的可持續性。例如,在學習《我愛我家》這部分內容的時候,就要讓學生回憶自己在家庭中的生活。比如,放學回家時一喊爸媽就會打開的門,一盞回家以后就會亮起的燈,一桌熱氣騰騰的飯菜,寫作業的時候,爸媽在旁邊陪著你看書,有的時候,媽媽還會為你織毛衣,爸爸會在旁邊為你批改作業,或者是準備一些小故事讓你看,又或者是在犯了錯誤的時候媽媽那關心而又嘮叨的批評。通過這些內容的回憶,學生會感受到家的溫暖,會回憶起父母對自己的付出,通過這些回憶,讓學生給父母寫一封信,或者是寫一些自己想說的話,可以粘貼在教室中,也可以拿去給父母看。這樣一來,不但完成了教學任務,而且通過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家的內涵,懂得珍惜和感恩,真正達到了素質教育的目的。
二、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
可持續的語文綜合性學習除了需要初中學生自主、獨立學習之外,還要注重培養初中生的學習積極性。保證多樣的課堂學習方式,讓初中生在豐富多彩的課堂學習中逐漸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以《黃河,母親河》這一綜合性學習為例,教師不僅僅是在課堂上講解有關黃河的課文詩篇,還要重視學生對黃河的全面了解。首先,要讓學生從地理學科獲取有關黃河的基本知識,明確黃河發源于青海省巴顏喀拉山脈,流經9個省區,最后注入渤海,是中國的第二長河,世界第五長河,全長5464千米。進而搜集有關黃河的神話傳說或者民間人物故事,如望洋興嘆、魯班修造將軍柱、鯉魚躍龍門、大禹治水等。這些故事都符合初中生的愛好,學生會在聆聽故事的輕松環境中,掌握更豐富的知識,可以讓學生互相交流對這些故事的看法,讓大家更加了解黃河自古以來的重要性。聽完故事后,還可以組織學生觀看有關黃河的相關影視節目,集體合唱以黃河為主題的歌曲,如《黃河大合唱》等來陶冶學生的愛國情操。另外,教師還應該注重寫作訓練,引導學生既要整理相關的詩歌、諺語等內容,鼓勵學生以黃河為題材寫作,達到由知識積累到綜合運用的目的。再如《戲曲大舞臺》這一專題,可以組織學生搜集有關戲曲的曲目及發展歷史,也可以組織學生現場觀看經典唱段,更可以讓有戲曲愛好的學生自己登臺亮相,表演才藝,一則活躍課堂,二則可以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的濃厚興趣。這樣一來,學生通過在課內、課外的各種實踐活動,不僅掌握了豐富的知識,還不斷內化為一種能力,真正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長此以往,就能保證初中學生有扎實的語文基礎知識,從而實現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可持續發展。
三、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初中語文的學習內容相對簡單,但是需要學生積累,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保證學習的整體質量。因此,教師在初中教學一開始,就要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例如,開展《青春隨想》這一綜合性學習時,很多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很積極,表現出極大的熱情,但是不會認真思考和總結,不利于語文的長久學習。因而教師在開展活動之前,就要給學生布置明確的預習任務,把預習方法教給學生,在上課之前,學生就要提前找出有關歌頌青春的文章詩句、格言警句,提前做好歸類整理,同時進行比對,體會不同人對青春的不同感悟、不同理解。其次,就是要養成課上思考的好習慣,例如學生在朗讀與背誦經典篇目的時候要思考作者對青春的描寫特點,比較不同的表達方式以及情感的差異,老師可具體舉例引導學生理解青春對于整個生命的價值和意義,讓學生獲得更為理性的體驗。最后,學生還要養成勤于鞏固的好習慣,活動結束后,要回頭看看有關青春的話題,暢談一下自己對于青春的感慨,或者,可以讓學生描寫一下自己的青春,寫寫自己的青春經歷過哪些事,有哪些遺憾,我的青春錯過了什么,及我的青春和童年相比,有了哪些改變,通過自己寫作文,學生可以更好地看清楚自己的青春,這不但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更多是幫助學生更好地成長和思考。再如《到民間采風去》這一專題活動,學生在課堂上學不到什么有用的知識,這一綜合性學習的功夫全在課外,全在自己,全在勤奮,要保持強烈的求知欲,深入實地考察,耐心請教,認真了解當地的山川地貌、風土人情、民間故事、特色產品等并做好記錄。作為教師要時刻提醒學生各種課型的不同特點,讓初中生養成課前認真準備、課上積極思考以及課后及時鞏固的良好習慣,使綜合性學習在不斷的深入實踐中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語文綜合性學習對于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有重要作用。初中語文教師要根據新課程教育的教學理念,重視語文課堂的綜合性學習,既要重視初中生的自主、獨立思考,又要保證學生多樣的綜合學習方式,使初中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使語文教學質量不斷提升,促進語文教學的可持續發展。
注: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6年度“農村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案例研究”課題(課題批準號:GS[2016]GHB0748)成果。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