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秋菊



教材分析:
本內容是學生在認識了整數和小數后,第一次接觸分數,主要是認識一個物體或圖形作為整體的分數。本節課從創設分蘋果的生活情境引出問題,從生活中“一半”的數學表示方法引入分數,從而讓學生產生認知沖突,體驗分數產生的必要性。在認識■基礎上進一步研究其他分數,通過直觀的操作,形象的思維讓學生理解分數的意義。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和直觀操作,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體會學習分數的必要性。能讀、寫分數,認識分數各部分名稱。
2.會用折紙、涂色等活動,利用面積模型表示簡單的分數。
3.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及思維的靈活性。
教學重點:理解分數的意義,會讀、寫簡單的分數。
教學難點:理解分數的意義。
教學準備:PPT,各種形狀紙片,彩筆。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知
【本環節的設計意圖是讓學生體驗分數產生的必要性。】
【導入】創設問題情境引入新知
師:在這春暖花開、陽光明媚的春天里,我們的老朋友淘氣、笑笑也來到了我們的課堂,看,他們正在玩分蘋果的游戲呢,你們愿意幫他們公平地分一分嗎?(課題:分一分)
活動1:出示情境圖1,2個蘋果分給兩個小朋友
①怎樣分才公平?(平均分)
②平均每人得到幾個蘋果? (1個)。
(活動目的:通過活動讓學生重溫平均分,知道結果可以用整數記錄。)
活動2:出示情境圖2,1個蘋果分給2個小朋友
(活動目的:讓學生體驗分的結果不夠1個,不能再用整數來記錄分的結果了。)
①請大家接著看,畫面上還有幾個蘋果?
②請問1個蘋果平均分給2個小朋友,每個人還能得到整個的蘋果嗎?不能。
③那平均每人得到多少呢?
④生可能回答:每人得到這個蘋果的一半。
⑤說明我們現在只能用“一半”這個詞語來記錄分的結果。
二、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本環節的設計意圖是讓學生經歷分數的產生的過程,理解分數的意義,認識分數各部分名稱與讀寫方法。】
活動1:你能用什么方式表示一半呢?
①同學們能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說說“一半”的含義嗎?請大家在小組內交流一下。
②誰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你對“一半”的理解?(代表交流)
③下面請大家把你對“一半”的理解用數學中畫圖的方式表示出來,動手吧!(獨立表示)
④學生上臺展示自己的表示方法。(展示表示方法)
⑤引導學生觀察畫圖方式表示的提問:這些表示“一半”的形狀有什么共同點?
⑥生回答并引導歸納:共同特征:平均分,分兩份,取一份。
⑦“一半”除了用畫圖表示,還有什么方法表示呢?
①學生獨立完成作業。
②展示學生作業。
③通過其中一份作業:疑惑展示
①提示學生:你們在生活中還見過哪些分數?
②你們能用折紙、涂色的辦法自己“創造”一個新的分數嗎?
③組內交流:要求說出你創造的分數是多少?你是怎樣創造的?這個分數表示什么?
④選派代表全班交流。(將代表性的3個分數板書在黑板上,并說說每個分數表示什么?)
活動4:認一認
(活動目的:在以上活動的基礎上介紹一般的分數及分數讀、寫法以及各部分名稱。)
活動過程:
②生回答后小結:其實,分數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先“分”后“數”得出的數。
③認識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及讀寫法。
師:下面我們來認識一下分數各部分。畫在兩個數中間的短橫線我們把它稱為分數線,分數線表示平均分,同學們再觀察一下寫在分數線下面的幾個數,誰能說說它們表示什么?
生可能回答:把圖形平均分成的份數。
師:像這樣寫在分數線下面表示平均分成的份數就叫分數的分母。那寫在分數線上面的這些數又有什么共性呢?
生可能回答:表示取出的份數。
師:不錯!大家記住了嗎?像這樣一個分數我們讀作:三分之二。讀黑板上的其他分數。
三、反饋練習,鞏固新知
【本環節的設計意圖是幫助學生鞏固練習,內化所學新知。】
師: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認識了數學王國里的新成員——分數,下面我們來和它做朋友吧!
指名回答,說說為什么?
2.分別涂出正方形紙其中的1份、2份、3份、4份。
?
四、回顧總結,學習升華
【本環節的設計意圖是幫助學生回顧所學,學會對自己的學習進行回顧,懂得與同學交流學習收獲,分享學習方法。】
這節課你哪些收獲?還有哪些疑惑?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