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吉諾特說:“作為一位教師,他要么是在幫人,要么就是害人。”教師的心理健康是培養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基石,比他的專業知識和教學技能更具重要性,尤其對特殊教育的教師則顯得尤為重要。國內近年來的研究顯示,中小學特殊教育教師的身心健康狀況低于普通人的水平,常常伴有心理壓力大、工作低效、情緒失控等負面心理效應,嚴重影響了教師的情緒和心理,給工作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因此,如何保持健康的心理,平衡專業發展和教育水平是中小學特殊教育工作者面臨的重要問題。
一、特殊教育教師開展心理資本培養
教師的工作職責是給學生傳授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的人格及品質。在教與學的過程中,教師的專業知識、個人素養影響著學生,同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行為也反作用于老師,促進老師提高完善。教學相長是一個長期相互積極影響的過程。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學生人格與品質的提高需要的過程更漫長,而這期間教師的心理素質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對學生品質的教育和影響主要是教師的心理素質修養水平,因此,教師要具備較高的心理素質,才有利于個人職業生涯的發展和自身心理健康的平衡。中小學特殊教育教師由于教育對象的特殊性,需要其發揮優良的心理素質,這也是中小學特殊教育教師專業化發展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但是目前教學效果關注的大多是教師的知識、專業特長、教學能力等有利于提高理論知識的部分,而對于教師心理素質的要求和培養就少了很多。往往習慣以職業道德要求教師的個人修養和行為,從而使得中小學特殊教育教師產生更多的心理壓力和工作倦怠等問題。要改變這些問題,建議充分引用心理資本的理論,針對中小學特殊教育教師組織開展心理資本的培養,激發教師的內在心理能力,從而促進他們心理能力的成長,有利于中小學特殊教育教師的專業發展和師資隊伍的建設。
二、加強特殊教育教師職業心理素質的培養
實際上,人們對中小學特殊教育教師職業心理素質的教育不夠重視,常規的繼續教育與培訓僅浮于形式,成效不明顯,這是導致中小學特殊教育教師工作效率低、職業成就感缺乏、工作倦怠的原因之一。因為中小學特殊教育教師的職業心理素質不同于職業道德,傳統上單純以職業道德來對教師進行約束,忽視了他們個體正常的內在心理需求,使得中小學特殊教育教師心理負擔和壓力更大。
因此,針對中小學特殊教育教師有效地進行職業心理素質的培養和再教育是很必要的。研究表明積極的心理因素之間具有良性互動和循環效應,積極開展心理素質的培訓和再教育,可以激發中小學特殊教育教師自身內在的積極心理狀態,如幸福感、滿足感、自豪感等,從而建立和增強個人的心理調節和控制能力。這種培訓模式從中小學特殊教育教師個體的職業生涯發展角度可以正面引導和激發教師積極的能量,有效地增強其職業幸福感,降低工作倦怠水平,有利于推動中小學特殊教育的發展。
三、加強特殊教育教師心理素質的自我提高
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主要在于內因,同理個人心理素質的提升也是一樣,它是個綜合漫長的過程。因此,中小學特殊教育教師應有效利用工作和生活經歷,不斷地學習,積極主動提高完善個人心理素質尤其是情商素養,這個過程也稱作自修過程。充分結合工作實際,把在工作和生活中發生的經典故事、特殊案例等作為主要的學習實例進行分析、研討,是提高個人心理素養的最佳措施。同時,中小學特殊教育教師也是普通群體中的個體,遇到個人心理問題無法自己調節以及職業規劃不明確時,應積極主動尋求專門進行心理疏導的權威機構的幫助,進行心理疏導以及職業規劃指導,確保教師個人心理健康發展,這也是中小學特殊教育教師提升與自修心理素養的可借鑒的方法之一。
同時,教育主管部門和中小學特殊教育學習管理者要改變觀念,重視中小學特殊教育教師心理素質的水平,積極為教師的心理素質的培養和提高創建服務平臺,創設良好的心理素質訓練條件,從而提升中小學特殊教育教師心理素質的整體水平。
四、加強特殊教育教師專業化的發展
目前中小學特殊教育教師的師資嚴重不足,大多并非特殊教育本專業,這種情況嚴重制約了中小學特殊教育的師資水平。《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了以“加強特殊教育師資隊伍建設”作為未來特殊教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指導方向。因此,針對中小學特殊教育教師一方面進行專業拓展培訓,夯實理論基礎,提高教育技能;另一方面教師個人應以專業發展與教育工作實踐相結合的模式,充分利用日常教育工作和生活契機,研究典型工作案例,在實踐中不斷提高專業理論,以實踐教學促進個人專業發展,并積極進行創新模式教育,從而有效地增強中小學特殊教育教師工作自信心和成就感,這也是提高中小學特殊教育教師心理素質的一種可行方法。
總之,教育是終身事業,作為中小學特殊教育教師應該將終身教育和終身學習作為基本理念,以教學相長為目標,通過不斷地學習以提高理論知識,不斷研修來提升個人心理素養。因學無止境,教育依然無終點。
作者簡介:王鳳娟,女,漢族,1977年11月21日出生,本科,籍貫,甘肅武威。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