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瓊
構成藝術課程中主要包含了平面、色彩、立體三大構成的內容,為了滿足學生的專業學習與發展需求,需要做好三大構成教學內容的整合工作,挖掘與藝術設計實踐結合的有效方法,以此保證專業教育的針對性,輔助學生更好的掌握專業知識,從而實現專業學習的目標。
構成藝術在藝術設計人才的培養過程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通過學習可以提升學生的思維與設計的能力。構成不但是基礎的設計理論知識,同時也可以運用到實際的設計工作中。因此,構成與藝術設計的實踐活動是緊密聯系的。教學過程中,做好構成與藝術設計的結合工作,幫助學生掌握好構成在設計中的現實形態,在提煉與歸納的基礎上來發現視覺規律,從而認識到構成的形式美。通過有效的教育引導,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形成形象的思維方式,同時也可以從感性的層面上向著理性的階段發展,找出秩序美的實質,提升自身的創新意識與能力??梢詫W生帶入到具體的設計運用中,以此來實現基礎理論知識向專業設計實踐逐步邁進的目標。
構成藝術教學是從以往的工藝美術教育體系中逐漸發展起來的,而這與現代設計存在著明顯的差異。且在傳統的工藝美術中并沒有將目光放在構成與當代設計的結合上,而是過度注重美感性。究其原因是由于教育方式的延續性與習慣性所致。教師自身在學校學習期間所接受的就是傳統的教育模式,這樣就會影響到課程體系教育的目的,會出現專業基礎課程與后續的專業課程不銜接的現象,加之一些教師過度注重構成本身,忽略了構成在整體的專業教育過程中的作用與應用方法,習慣性的就構成而構成,使得學生只是將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構成的基本表現形式上。這些必然會影響到構成藝術設計教學的進一步發展,同時也影響了培養學生設計能力的成效,學生的學習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構成藝術》課程的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對構成藝術的教學來說,要在藝術設計中發揮出應有的作用與功能,首要做好構成基礎教學的創新與完善工作,同時還要幫助學生全面認識到做好構成設計形態與規律的重要性,以此來實現有效訓練的目標。首先,做好三大構成的整合工作。課程教學的目標與要求需要進行相應的改革,部分學??梢詫⑷髽嫵烧铣蔀橐婚T課程進行教學。這樣會將構成整合為一個整體,培養學生的系統知識和體系概念。改革也會有新的問題,三大構成雖然建立起了一定的聯系,但是受到慣性因素的影響,在課堂教學中仍然會有課程割裂的現象,這樣會難以形成有效的整體意識,從而影響到學生綜合性思維的培養。教師需要創新教學手段,幫助學生進行獨立的思考,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的綜合性思維發展。其次,學生不僅要掌握好不同的構成形態,同時也應做好與設計實踐結合等方面的工作。課程中融入能夠激發學生興趣的設計素材,幫助學生發現其中存在的藝術規律和設計師通過變化、創新產生出不同的視覺元素。這樣,在構成藝術的形式訓練中不僅可以發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而且,也將學生從被動的學習狀態中解放出來,促進學生的設計思維養成,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教師在過去評定學生作品的工作中主要關注的就是最終的作品成果,較少的去關注學生作品的創作過程。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清楚認識到學生在制作過程中的重要性,借助有效的方法來啟發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掌握好形式美的方法。比如,在制作立體構成的過程中,可以從不同材料入手,借助工具與技巧等,讓學生感受到創作中的樂趣,從而產生出學習的欲望,積極參與到學習中。從實踐的角度出發,從學生的認知特點入手,引導學生分析作品存在的問題,輔助學生學習好這一專業知識。
首先,需要做好教研工作,那就是要求教師在面對不同的教材時,能夠從自身的專業知識需求出發并結合時代特點為學生做好課程設計的工作,將單一的知識融會貫通的展示在學生的面前。其次,做好傳統文化與西方構成的結合。在信息化社會的大背景下,要做好與西方藝術設計理念的融合工作,并主動將我國的藝術設計進行發揚。通過綜合民族文化與藝術,能夠產生出許多創造性的靈感,同時也可以突顯出設計的重要價值,滿足當代社會的設計需求。
綜上所述,高等院校在藝術設計專業《構成藝術》課程教學中,需要從思想上認識到時代需求與人才培養目標的統一,做好不同層次上的整合與創新工作,設計出行之有效的教學培養模式,改變傳統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循循善誘的將學生引導到構成學習中來,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思考能力,滿足學生未來的專業發展需求。并且,教師還要積極革新課程中的內容,創新教學手段,將學生培養成為社會所需要的專業設計人才。
[1]陳會利,高友飛.對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構成藝術課程教學的思考[J].美術教育研究,2011(07):146-147.
[2]夏常蕊.高職藝術設計專業構成藝術設計課程改革研究[J].文藝生活·文藝理論,2012(12):256-256.
[3]楊雅玲.對構成藝術課教學創新的初探[J].長春工業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2(04):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