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清華(泉州師范學院圖書館,福建泉州 362000)
海峽兩岸兩所東華大學圖書館比較分析
周清華
(泉州師范學院圖書館,福建泉州 362000)
海峽兩岸有兩所同名的東華大學圖書館,本文主要從歷史沿革、咨詢和協調機構、管理制度、文獻資源、館際合作等方面進行比較分析,探索各自的特色,以期促進海峽兩岸高校圖書館事業發展。
東華大學圖書館;海峽兩岸;比較研究
1.1 歷史沿革
位于上海的東華大學圖書館(以下稱上海東華館)前身是成立于1951年的華東紡織工學院圖書室,1999年學校改為東華大學后,始稱東華大學圖書館。上海東華館由松江校區圖文信息中心、延安路校區圖書館和服裝學院、紡織學院等8個學院資料室組成。這些資料室隸屬于所在學院,為各自學院服務,部分資料室還向全校師生提供服務。該館設有信息技術部、特色情報部等7個部門。周世逑與張百祥曾擔任該館館長。
位于中國臺灣花蓮的“國立”東華大學圖書館(以下稱花蓮東華館)。1994年創立,初始設臨時圖書館,同年10月圖書館正式成立。2008年8月,“國立”東華大學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整合為一校。花蓮東華館由美侖校區與壽豐校區圖書館組成。花蓮東華館設館本部,下設數位資源組、網路管理組等6個部門。
1.2 圖書館咨詢和協調機構
花蓮東華大學根據臺灣地區《大學圖書館設立及營運基準》草案第6條和《“國立”東華大學組織規程》第39條規定,成立圖書資訊服務咨詢委員會,由分管圖書館的副校長為主任委員,教務長、研發長、圖書信息中心主任及會計室主任等5名為當然委員。行政代表2人,學生委員2名,由學生自治會推選產生,教師代表由各學院指派1名擔任,需有法律專長者一名,若代表里沒有,另加遴選一名。圖書館的重大事項均由該委員會決定,每半年召開一次會議,也可根據需要召開臨時委員會。會議需過半數委員到會方可開會[1]。
我國《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修訂)》第九條規定:高等學校應設立圖書館工作委員會,委員會成員以教師為主,也有學生參加,其職責與臺灣地區的圖書資訊服務咨詢委員會相似。
1.3 圖書館管理制度
1.3.1 開放時間
上海東華館開放時間較長,閱覽部門周一到周日全天8∶15-22∶00開放,每周開放時間超過96小時,在國內高校圖書館中處于領先水平,大大超過了規定的“書刊閱覽服務時間每周應達到70小時以上”的要求[2]。
臺灣《大學圖書館設立及營運基準》未對大學圖書館每周開放時間做出具體規定,花蓮東華大學圖書館閱覽服務時間為周一到周五全天8∶15-21∶45,周六和周日服務時間各縮短1小時,總計每周開放時間達92.5小時,在臺灣高校也是較為領先水平。
1.3.2 讀者閱覽證件
對于讀者辦理借書證,上海東華館規定:除本科學生由教務處集體辦理外,其他類型讀者均由圖書館辦公室統一辦理;除了短期培訓班學員、進修生等辦理臨時借書證外,其他讀者均是正式借書證。
花蓮東華館的有效讀者證件范圍比較廣,包括學校教務處核發的學生證、人事室核發的教職員工服務證、教職員工家屬(指其配偶、父母及子女)使用的眷屬副卡、退休教師使用的退休證、校友使用的校友證、推廣教育開班單位核發的學員證、圖書館辦理的校外人士借書證等等,家屬副卡所借閱圖書冊數與教職工本人合并計算。除了教職員工服務證與學生證可以直接到圖書館借閱圖書外,其他證件需經過一定手續方可借書,如只想瀏覽,無需辦證,可直接到圖書館閱讀[3]。
1.3.3 借閱圖書冊數及期限
上海東華館根據讀者身份規定了不同的借閱冊數:教師、研究生、本科優等生等每人限借中外文圖書12冊,借期為90天,普通本科生、專科生每人限借7冊(文藝書每人限借2冊),借期為60天。讀者可于所借圖書到期前5天在網上續借一次,續借期為30天。
花蓮東華館對讀者借閱圖書數量和期限的規定:專任教師、研究人員、博士生可借閱圖書50冊,兼任教師、訪問學者借閱40冊,這五種讀者借期為60天;碩士生40冊,借期為40天;職員和本科生可借30冊,退休教職員工借閱20冊、本館職工借閱10冊,這些讀者借期為30天;校友、推廣教育學員借閱10冊,校外讀者可借閱圖書10冊或20冊,借期為21天。所借圖書無別人預約時,可于到期前7日(含到期日)自行上網辦理續借,續借次數不得超過6次。除了圖書,所有讀者還可借閱視聽資料[4]。
由上可知,上海東華館對教師和碩士生(包括博士生)一視同仁,可借圖書數量與借期都相同,普通本科生可借圖書數量比老師少35.7%,借閱期限短三分之一。而花蓮東華館專任教師、研究人員、博士生可借圖書是上海東華大學圖書館的4倍多,續借次數多5次,比本校職員和退休教師可借的圖書冊數多,借期也比較長。
1.4 圖書館資源
截至2015年3月,花蓮東華館藏書量已在臺灣島內160多所大學圖書館中位居第九位。蓮花東華館有紙質圖書1030616冊,電子圖書1016912冊,期刊56435種,視聽資料88097件,資料庫269種,外文資料所占的比例相當高[5]。上海東華館擁有紙質藏書148萬多冊,電子圖書160萬冊,中外文期刊近3000種,外文期刊只有300多種。
1.5 館際互借和文獻傳遞
上海東華館的文獻傳遞主要由讀者通過網絡提交申請,由圖書館向清華大學圖書館、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CALIS華東南地區中心、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文獻中心(CASHL)等文獻傳遞協作單位發出請求,獲得文獻傳遞服務。圖書館可代教師借閱和歸還部分最新國外原版教材。教材主要涉及雙語教學的基礎科學和理工類。
花蓮東華館館際互借和文獻傳遞有兩種形式:臺灣全島文獻傳遞服務系統(NDDS)與臺灣東區的高校圖書館聯盟,前者有臺灣島內411所圖書館協作,后者有臺灣東區11所高校圖書館聯盟(佛光大學圖書館、蘭陽技術學院圖書館、宜蘭大學圖書館等)館際合作系統,兩者都可以進行館際互借圖書和復印,后者一般在3~5個工作日完成,前者時間可能比較長。
2.1 花蓮東華館的分析
花蓮東華館外文資源比較豐富。花蓮東華館有外文圖書199046冊,占圖書總量的19.49%;外文電子圖書263009冊,占電子圖書總量的25.86%;外文期刊53275種,占期刊總量的94.40%;外文視聽資料9844件,占視聽資料總數的12.17%;外文資料庫170種,占資料庫總數的63.20%。外文資料在所有資料中所占的比例相當高。而上海東華館的外文期刊300多種,占期刊總數不到8%,與花蓮東華館的外文期刊種類相比差距甚遠。
重視對視聽資料的收藏與管理。花蓮東華館所有讀者除了借閱圖書外,還可借閱視聽資料8件(包括兒童視聽資料4件),視聽資料借期10天,兒童視聽資料借期14天,視聽資料都不可續借。中文視聽資料78253件,包括總類2926件、哲學類1778件、宗教類1238件、應用科學類5649件、社會科學類12087件、中國史地類3344件、世界史地類4326件、語文類10008件、藝術類28632件。外文視聽資料9844件,主要有Music and Books on Music 3155件、Phiology and Literature 3152件、Social Sciences 795件、Education 408件、Science 405件、Geography. Medicine 362件、Fine Arts 321件、Technology 189件,等等。
提供人性化服務,信息更新及時透明。花蓮東華館提供的30間研究小室(個人座)包括使用期限28天的27間長期研究小間與臨時使用4個小時的3間臨時研究小間,多媒體放映室(60人座)的1間,視聽聆賞室(6,8,14人座)3間,討論室(10~12人座)4間,計算機講習室(20人座)1間。花蓮東華館信息服務咨詢委員會設置要點、委員會成員名單、2002-2014年之間24次委員會會議記錄都公布在其圖書館網站上,供大家查閱,便于大家及時了解情況。
2.2 上海東華館的分析
上海東華館有紡織、服裝、纖維材料、化學化工等工學文獻,兼有理學、文學及管理學等文獻,形成多種類型、多層次的文獻信息服務體系。紡織類文獻非常豐富,具有早、全、稀的特點,這些資料再現了我國紡織工業科技和紡織教育的發展進程,為紡織教育教學與科研提供了寶貴的經驗與參考作用。
上海東華館于2007年成立特色情報服務部,該部的工作人員主要由碩士、博士研究生組成,對中國紡織、服裝等方面權威信息的新進展與動態進行跟蹤、分析和評論,為本校的院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和學科帶頭人等提供高水平的精品服務,為本校重點學科開展研究綜述、定題跟蹤,對其發展趨勢進行預測,可為本校的教學科研提供高質量的服務。
本文主要通過網絡對海峽兩岸兩所東華館進行調查與分析,獲取的信息有的比較滯后,這是調查的不足之處。但臺灣花蓮東華館服務的優勢所在,比如泛太平洋聯盟5所高校圖書館聯合采購電子資源,以取得更優惠的價格,給大陸高校圖書館有不少啟示與借鑒作用。
[1]花蓮東華大學圖書信息服務咨詢委員會設置辦法[EB/OL].[2015-04-18](2016-07-10).http://faculty.ndhu.edu.tw/~committee6/group1/.
[2]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訂)[EB/OL].[2015-04-18](2016-07-10).http://www.scal.edu.cn/gczn/sygc.
[3]花蓮東華大學圖書資訊服務中心.讀者服務:讀者借閱服務.[EB/OL].[2015-04-18](2016-07-10).http://www.lib.ndhu.edu.tw/lp.asp?ctNode=402&CtUnit=283&BaseDSD=7&mp=100.
[4]花蓮東華大學圖書資訊服務中心.認識本館:本館規則[EB/OL].[2015-04-21](2016-07-10).http://www.lib.ndhu.edu.tw/ct.asp?xItem=54632&ctNode=293&mp=100.
[5]花蓮東華大學圖書資訊服務中心.認識本館:統計資料[EB/OL].[2015-04-21](2016-07-10).http://www.lib.ndhu.edu.tw/ct.asp?xItem=55183&ctNode=297&mp=100.
2016-10-14
周清華(1969- ),女,副研究館員,從事圖書館學與讀者工作研究。
G250
A
2095-7602(2017)06-015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