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鵬 呂志國 張 影 王 健
(1 長春中醫藥大學研究生院,長春,130117; 2 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腦病科,長春,130021)
基于循證醫學的重癥肌無力中醫文獻質量評價研究報告
徐 鵬1呂志國2張 影2王 健2
(1 長春中醫藥大學研究生院,長春,130117; 2 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腦病科,長春,130021)
目的:對現代中醫治療重癥肌無力的文獻進行檢索和文獻質量評價,為重癥肌無力中醫臨床診療指南的制修訂提供循證證據及參考。方法:以計算機檢索為主方法,檢索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NKI)、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CBM)、維普數據庫、Pubmed等數據庫,采用Noteexpress2.8軟件進行文獻剔重,納入中醫治療重癥肌無力文獻,采用改良Jadad量表、AMSTAR量表、MINORS條目評價量表進行文獻質量評價,采用“基于證據體的臨床研究證據分級參考建議”對文獻證據等級進行分級。結果:最終納入372篇文獻,經過文獻質量評價,所納入的文獻質量均不高。文獻證據推薦級別方面,推薦級別為IV,104篇,推薦級別為V,268篇。結論:重癥肌無力中醫診療指南的制修訂尚需高質量、大樣本的隨機對照研究,與此同時,需要更科學合理地利用中醫名家臨床經驗。
重癥肌無力;痿證;循證醫學;文獻質量評價;診療指南
重癥肌無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一種神經—肌肉接頭處傳遞障礙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臨床上以眼瞼下垂、眼球轉動不靈活、復視、咀嚼無力、吞咽困難、甚至呼吸困難等為主要特征,年平均發病率為(8.0~20.0)/10萬人,MG在各個年齡階段均可發病[1]。古代醫家對該病的認識,是伴隨著對該病外在證候的認識而發展的,因此在古代醫籍中稱其為“痿證”“瞼廢”或“胞垂”“視歧”等。目前,在重癥肌無力治療方面,西醫以免疫抑制劑、膽堿酯酶抑制劑、激素類藥物為主,但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療效亦不穩定[2]。中醫學對此病治療具有獨特的優勢,近年,有許多學者運用中醫藥治療MG,臨床取得較好療效,但在臨床診療方面尚未達到統一標準,這也成為其優勢難以推廣且亟待解決的瓶頸,但臨床實踐指南的制定與實施,成為突破上述瓶頸的有效途徑。
臨床實踐指南(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CPGs)是指針對特定的臨床情況,系統制定出幫助臨床醫生和患者做出恰當處理的指導性意見(推薦意見),對于規范臨床實踐行為具有重要的意義[3]。為此,目前我們國家已經全面開展了中醫標準化項目。2011年,第一部基于循證醫學方法的中醫臨床實踐指南正式出版發布了,即《中醫循證臨床實踐指南》(Evidence-based Guidelines of Clinical Practice in Chinese Medicine,EB-CPG in TCM)[4],也被稱之為“制定指南的指南”,它明確提出了綜合最新研究證據和專家經驗、引入循證醫學的理念方法制定完成的中醫臨床實踐指南。
循證醫學,作為目前最有活力的新興學科,它匯集最新、最佳臨床證據,通過系統、科學的方法理論體系,指導臨床醫療決策的實施。循證性指南的“靈魂”是強調高質量的證據,因此證據的搜集與級別判定和推薦意見的形成是循證性指南制定過程的關鍵[5]。證據質量優劣直接影響指南的質量,而嚴格的文獻評價是對證據質量優劣分析的重要環節。嚴格文獻評價,采用明確的評價原則和科學的評價工具,對已發表的臨床科研文獻從真實性和實用性兩方面進行批評性評價,找出被評價文獻的優缺點,經過評價后的文獻成為證據來源。這不僅體現了循證醫學以“證據”為核心的思想,而且為重癥肌無力中醫臨床實踐指南的構建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方法學基礎。有關中醫治療重癥肌無力的臨床文獻報道繁多,鑒于目前中醫臨床醫生對實用性及科學性較高的重癥肌無力指南的迫切需求,本文通過對中醫治療重癥肌無力的現代文獻進行檢索和嚴格評價,借此拋磚引玉,為“重癥肌無力中醫臨床診療指南”修訂提供循證證據及參考。
1.1 證據產生的總體思路 工作組在確定小組成員、明確研究主題后,對相關的中文文獻、中醫治療重癥肌無力的英文文獻進行了較全面的檢索和評價。由工作組4名人員分別按照制定的檢索策略進行文獻檢索,2名人員采用背對背方式對文獻進行逐一評價,遇到對同一文獻評價結果差異較大時,由2人協商解決,若仍不能解決時由工作組成員進行集中討論解決。
1.2 文獻檢索
1.2.1 現代中文文獻檢索策略 1)分析研究主題:根據本研究內容和需求,以盡量查全為原則,工作小組分別依據病名:“重癥肌無力、痿病、痿證”等主題詞、針對重癥肌無力的干預措施或暴露因素、結局等方面提取關鍵詞。以某些傳統方藥、治法、特色診療技術等均可作為檢索詞,如“補中益氣湯”“升陽舉陷”等;本領域或本行業某些造詣深厚的知名專家姓名也可作為檢索詞,如“吳以嶺”“況時祥”等。2)檢索數據庫:①選用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NKI)(時間:1980年至2015年8月);②選用維普數據庫(時間:1989年8月至2015年8月);③選用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CBM)(時間:1978年8月至2015年8月);④百度、谷歌等網頁中檢索該病相關中醫研究。3)檢索方式:以計算機檢索為主。
1.2.2 英文文獻檢索 檢索策略:1)分析研究主題:根據研究內容和需求,分解研究的主題概念,確定關鍵詞或主題詞,確定檢索詞:Myasthenia Gravis,MG,Myasthenia Gravis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檢索資源:通過Google、IOF等國際上專業學術網站進行有關重癥肌無力文獻檢索;檢索醫學數據庫如PubMed、Medline等,最后按照本研究的要求進行篩選。
1.3 納入標準 1)中醫藥治療重癥肌無力的系統評價或Meta分析。2)中醫藥臨床隨機對照試驗(RCT)類文獻的納入標準:①研究類型:臨床隨機對照試驗;②研究對象:重癥肌無力患者;③報告了研究對象來源(住院或門診)和其基本情況(年齡、性別、病程等);④陳述了研究目的;⑤明確了研究的診斷標準、納入與排除標準、療效判定標準;⑥交代了隨機的方法(簡單隨機法、數字表隨機法等);⑦干預措施:各種治療重癥肌無力的中藥單方或復方制劑,或針刺、艾灸等中醫療法;⑧報告了結局測量,并解讀;⑨研究采用統計學方法進行了說明。3)非隨機對照試驗文獻納入:①觀察對象:重癥肌無力患者(波動期,穩定期,危象期)②有明確研究目的和診斷標準③干預措施:各種治療重癥肌無力的中藥單方或復方制劑、或針刺、艾灸等中醫療法;④報告了研究結局,并解讀。4)基于中醫臨床診治重癥肌無力經驗總結的病例系列或病例報告。
1.4 排除標準 以“痿病”研究文獻題目,但內容描述非“重癥肌無力”文獻;文獻綜述類文獻;純理論研究文獻;純西醫治療本病臨床研究文獻及動物實驗類研究。
1.5 文獻質量評價方法 Meta分析類文獻評價采用AMSTAR量表[7]評價每個條款的評語選項有“是”“否”“不清楚”以及“未采用”,并給與計分,如“是”為1分,“否”“不清楚”或“未提及”為0分,共11分,AMSTAR量表得分0~4分為低質量研究,5~8分為中等質量研究,9~11分為高質量研究;隨機對照試驗類文獻方法學質量評價采用改良Jadad量表[8]評價:隨機序列的產生、隨機化的隱藏、盲法、撤出與退出3方面情況。1~3分視為低質量研究,4~7分視為高質量研究。
非隨機對照試驗的文獻質量采用MINORS量表[9]條目評價,評價指標共12條,每條分值為0~2分。前8條針對無對照的研究,最高分為16分;前8條與后4條目一并作為有對照組的研究的文獻質量評價,最高分為24分。0分表示未報道;1分表示報道了但信息不充分;2分表示報道了且提供了充分的信息。
1.6 文獻證據分級及推薦級別 中醫藥的臨床證據分級方法按照“傳統醫學證據體的構成及證據分級的建議[6]”中提出的“基于證據體的臨床研究證據分級參考建議”實施。
2.1 檢索CNKI、CBM、維普、Pubmed等文獻數據庫 檢索文獻32 670篇,所有文獻題錄導入NoteExpress軟件,剔重并經過篩選后最終納入430篇文獻,均為中文文獻,系統評價或Meta分析2篇,隨機對照試驗文獻61,病例系列112篇,病例報告197篇。篩選具體流程見圖1。

圖1 文獻篩選流程圖
2.2 文獻質量評價 根據檢索所得出的文獻分類,研究小組應用前面制定的文獻質量評價方法,對文獻質量進行評價,結果見表1、表2、表3。從上述列表可以看出,中醫治療重癥肌無力的系統分析或Meta分析的文獻不僅數量少,而且質量為中等質量。占絕大多數的病例系列或病例報告類的文獻質量評分也均在12分或12分以下。

表1 系統評級或Meta分析類文獻質量評價(分,篇)

表2 隨機對照試驗類文獻質量評價(分,篇)

表3 病例系列/病例報告類文章質量評價(分,篇)
2.3 文獻證據級別 檢索得出372篇中醫治療重癥肌無力文獻中,推薦級別為IV,104篇,推薦級別為V,268篇。
重癥肌無力屬臨床疑難病之一。從本研究所納入的中醫治療重癥肌無力的文獻來看,雖然數量較多,但是關于該病的系統評價或Meta分析研究、大樣本的隨機對照試驗研究較少,而且其質量都相對較低,難以成為可靠的循證證據,說明目前仍迫切需求進行前瞻性、大樣本、多中心的中醫藥治療重癥肌無力的高質量臨床隨機對照試驗,同時應擴大受試人群范圍及種族界線,進一步驗證中醫藥的獨特優勢,從而為重癥肌無力中醫臨床實踐指南制定提供可靠循證證據。
另一方面,臨床研病例系列或病例報告這樣類型的研究占有重要的地位,例如名老中醫的經驗總結、專家單純治療性病例報告等,中醫治療重癥肌無力的獨特優勢,絕大多數都以古籍醫案醫話、個案報道、專家經驗等形式保留并展現出來,但這種形式與循證醫學的理念不符,運用循證醫學中文獻質量評價的方法,其循證證據等級較低。因此,找到適合中醫文獻形式的評價體系,如何將中醫辨證論治特色優勢合理融入“重癥肌無力中醫臨床實踐指南”的制修訂,成為亟待突破的瓶頸。
[1]李柱一.重癥肌無力診斷和治療中國專家共識[J].中國神經免疫學和神經病學雜志,2012,19(6):401.
[2]傅芳.中醫藥治療重癥肌無力Meta分析[J].亞太傳統醫藥,2015,11(20):42-44.
[3]詹思延.臨床指南研究與評價工具簡介[J].中國循證兒科雜志,2007,2(5):375-377.
[4]曹洪欣,王永炎.中醫循證臨床實踐指南[S].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1.
[5]趙靜,韓雪杰,王永炎,等.循證性臨床實踐指南的制定程序與方法研究[J].中醫雜志,2010,51(2):119-120.
[6]劉建平.傳統醫學證據體的構成及證據分級的建議[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07,27(12):1061-1064.
[7]Shea BJ,Grimshaw JM,Wells GA,et al.Development of AMSTAR:A Measurement Tool to Assess Systematic Reviews.BMC Medical Research Methodology,2007,7(10):1-10,e7-8.
[8]Jadad AR,Moore RA,Carroll D,et al.Assessing the quality ofreports of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is blinding necessary? [J].Control Clin Trials,1996,17(1):1-12.
[9]Slim K,Nini E,Forestier D,et al.Methodological index for non-randomized studies(minors):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new instrument[J].ANZ J Surg,2003,73(9):712-716.
(2016-01-14收稿 責任編輯:張文婷)
Evaluation of TCM literature quality on Myasthenia Gravis Based on Evidence-Based Medicine
Xu Peng1, Lyu Zhiguo2, Zhang Ying2, Wang Jian2
(1Graduateschool,Changchun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Changchun130117,China; 2NeurologyDepartment,TheAffiliatedHospitaltoChangchun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Changchun130021,China)
Objective:To search literature about TCM treatment for myasthenia gravis and to evaluate literature quality, providing evidence and reference for TCM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guideline of myasthenia gravis. Methods:Literature was retrieved by computer search and manual search in China Academic Journal (CNKI), Chinese Biomedical Literature Database (CBM), VIP database, Pubmed and other databases. Noteexpress 2.8 software was used for reduplication of literature of myasthenia gravis. Modified Jadad scale, AMSTAR scale and MINORS entry literature quality assessment rating scale were applied for literature quality evaluation. Literature was graded according to Reference for Evidence-Based Clinical Evidence Grading. Results:A total number of 372 journals were finally included. The quality literature was not high after assessment. The recommended grading level was IV with a total number of104 articles and 268 articles were recommended for grade V. Conclusion:TCM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guidelines for myasthenia gravis still need to be highly developed and revised. Randomized and controlled studies with large sample are further needed. Scientific and appropriate use of experience from famous physicians is also required at the same time.
Myasthenia gravis; Flaccidity syndrome; Evidence-based medicine; Literature quality evaluation
中醫藥部門公共衛生服務補助資金中醫藥標準制修訂項目(編號:SATCM—2015—BZ〔017〕)——重癥肌無力中醫治療指南修訂研究;吉林省中醫藥科技項目(編號:2016005)——院內制劑“參芪龍顆粒”的藥學研究
王健(1970.03—),男,博士,教授,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副院長,研究方向:中醫藥治療中風病及重癥肌無力研究,E-mail:jian-w222@163.com
徐鵬(1987.11—),男,博士在讀,研究方向:中醫藥治療中風病及重癥肌無力研究,E-mail:drxupeng@sina.com
R746.1;R311
A
10.3969/j.issn.1673-7202.2017.01.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