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江+馮為+李國棋



【摘 要】通過實例展示舞臺工藝設計滯后帶來的不良后果,分析舞臺工藝設計滯后的成因,提出對舞臺工藝設計進行頂層設計、分段設計的設想,以及舞臺工藝設計單位和演出專用設備廠商介入劇場建筑設計的時間點。
【關鍵詞】 劇場;舞臺工藝;設計滯后;頂層設計;分段設計
【Abstract】Through examples show lagging stage process design consequences of the wrong choice, this paper analysis the cause of stage lagging stage process design, raised the top-level design of stage process design, the idea of step-by-step design, and stage process design units and stage speci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s involved in theatre building design point in time.
【Key Words】theatre; stage process; design lag; top-level design; block design
1 引言
我國劇場類觀演建筑(以下簡稱為劇場)的建設正在蓬勃發展,然而舞臺工藝設計滯后于劇場建筑設計(也有人稱為土建設計)的現象屢見不鮮,尤其是在市、縣劇場或單位禮堂的建設中,問題更加突出。
按道理講,舞臺工藝設計既然是“設計”,就應該在施工開始前完成。而目前很多劇場項目都是主體結構施工到一半甚至封頂,才開始進行舞臺工藝設計的招標工作。待到舞臺工藝設計師進場時,面對一系列建筑設計和施工的錯誤卻深感無奈。這種在舞臺工藝設計滯后情況下建設的劇場,經常是耗費了大量的資金,卻不能完全實現預設的使用功能。從全國范圍看,舞臺工藝設計滯后并不是個案,可以說是普遍現象,其背后的原因很值得探討和深思。
2 舞臺工藝設計滯后的成因分析
建劇場本是為了演出,舞臺工藝設計沒有出現在核心的設計階段,而是被當作“補丁”來修補已建成的建筑外殼,顯然是本末倒置。
2.1 強制性制度的缺失
隨著近幾年劇場建設熱潮的持續,舞臺工藝設計的重要性正在被逐步認可。但我國現有國家或行業的相關標準、規范中,既沒有規定哪些建筑應該進行舞臺工藝設計,也沒有規定應該在何時進行舞臺工藝設計,更沒有規定舞臺工藝設計的內容和深度。缺乏制度約束是目前舞臺工藝設計滯后的重要客觀原因。
2.2 舞臺工藝設計內容和特點未形成共識
舞臺工藝設計自身的發展尚待完善。舞臺工藝設計到底是什么,應該由誰完成,應該包括哪些內容,應該在建筑設計中起到什么作用,應該在什么時間段參與到劇場建設之中,這幾個問題還沒有在舞臺工藝設計從業者范圍內形成共識,更不要說在廣大業主和建筑師范疇內形成共識了。舞臺工藝設計和劇場工藝設計之間的區別和界限也還在討論之中。
現階段的舞臺工藝設計具有相當的自由性,甚至是隨意性,各單位可以“自定義”本單位舞臺工藝設計的設計內容、設計深度和參與劇場建設的工作時間段。
3 舞臺工藝設計滯后及其自身不完善帶來的問題
舞臺工藝設計滯后及其自身的不完善會給劇場建設帶來諸多問題,在此僅舉幾個例子,不做大量展開。
3.1 舞臺工藝設計滯后帶來的問題
(1)舞臺的設計
鏡框式舞臺臺塔高度達不到換景和提升硬質防火幕要求的“2倍臺口+2 m”的最低要求以及舞臺頂部預留荷載預留不足是比較常見的問題。山西某劇場是比較典型的代表(圖1、圖2)。該舞臺完全沒有臺塔;當問及其舞臺頂部荷載時,結構師說“每平方米100公斤夠你們掛幕條的了,那幾個幕片片也沒多少重量”。另外,圖1中主舞臺和側臺之間的混凝土柱不僅不便于道具運輸,柱子和側幕條并排,演員在燈光昏暗的情況下還很容易撞在柱子上,造成人身傷害。
(2)耳光的設計
唐山某劇場兩道耳光的投光口均被工人砌死(圖3),不知是設計還是施工出了問題。
(3)聲橋的設計
建筑師在設計上海某項目的聲橋時,不知道聲橋還有人員通行的需要,未設計人員通行路徑,現場只能翻墻、踩吊頂龍骨、爬鋼梯到達聲橋(見圖4①→②→③的順序)。每次進出聲橋都是對人心理和體能的雙重考驗。
(4)樓座的設計
北京某劇場樓座側翼嚴重遮擋池座觀眾的視線,最終舞臺工藝設計師只能做出拆除部分樓座的決定(圖5)。
(5)天橋的設計
吉林某劇場,舞臺內的各層天橋受鋼樓梯和柱子的影響,最窄處只有30 cm左右,身材瘦小的人都要側身通過,魁梧的人更是困難(圖6)。
洛陽某劇場有過之而無不及,天橋被鋼樓梯打斷,無法正常通行,給消防疏散留下了安全隱患(圖7)。
銀川某劇場進出舞臺電機天橋的門被吊桿卷揚機死死擋住,“要想從此過,必須爬吊機”(圖8)。不僅使用不合理,也不利安全疏散,還有造成人員觸電的風險。
(6)風管的設計
洛陽某劇場因前期風管路由設計不合理,阻擋了吊桿滑輪和鋼絲繩的安裝,暖通工程師修改設計時在厚厚的鋼筋混凝土墻上開了一個很大的洞,但修改后吊桿的安裝依然受阻,不得不再次修改(圖9)。
唐山某劇場兩道風管橫亙在主臺與側臺之間,不僅阻礙了大道具的搬運,還嚴重遮擋了舞臺機械操作員的視線(圖10)。
(7)防火幕的設計
參照電梯的設計規范,防火幕配重鐵的下方是嚴禁通行的,一般劇場也會在舞臺層安裝防火幕配重鐵專用的安全護欄。但在北京某大學禮堂,防火幕配重鐵下部空間被各種配電箱占據,防火幕配重鐵就像鍘刀一樣懸在半空中,一旦發生問題,后果不堪設想(圖11)。
(8)功放機房的設計
南京某會堂偌大的功放機房只用了三分之一的面積,浪費了寶貴的建筑面積(圖12)。
(9)化妝室的設計
圖13是全國各地一些化妝室的照片,僅從化妝臺燈具安裝上就能看出設計的不到位。為保障理想的化妝效果,化妝臺一般沿化妝鏡安裝一圈化妝臺專用燈,從色溫和光線角度兩方面滿足化妝的需要。化妝臺專用燈的色溫主要考慮舞臺上演出燈具的色溫,方便化妝者確認化妝的顏色,同時化妝臺專用燈的安裝角度要避免在化妝者臉上留下濃重的陰影,方便化妝者確認化妝效果。圖13中1號化妝室使用頂部射燈,會在化妝者臉上留下濃重的陰影,看不清化妝效果;2號化妝室使用高色溫日光燈管,不符合舞臺上演出燈具的色溫;3號~6號化妝室未設化妝臺專用燈具,僅使用普通的室內照明,無論是色溫還是光線角度都難于滿足高質量的化妝需要。
3.2 舞臺工藝設計不完善帶來的問題
劇場內出現的很多問題在專業人士看來都是很低級的錯誤,但就是這些并不“高大上”的問題,一次又一次地出現在新建劇場的設計中。這是否說明舞臺工藝設計自身也存在“先天不足”呢?
很多舞臺工藝設計師是演出專用設備廠商的技術人員,對建筑設計可以說是門外漢;同時,相當數量的建筑設計師也是劇場和舞臺工藝設計的門外漢,兩者在配合時,就會留下“真空區”。例如上文提到的主側臺之間柱子的問題,觀眾席視線的問題,舞臺風管的問題,化妝臺燈具的問題。
目前,先招標舞臺工藝設計單位、再根據舞臺工藝設計單位出具的圖紙招標演出專用設備廠商的模式已經基本得到認可。然而,舞臺工藝設計中的部分內容確實與具體產品息息相關,而招投標規則又規定舞臺工藝設計不能指定具體產品、不能有“傾向性”,這個矛盾導致舞臺工藝設計出現“留不準”的問題。
舞臺機械的“留不準”問題在預埋件的設計中體現得比較明顯。舞臺機械是非標設計,不具體確定產品,沒有產品的具體尺寸和安裝方式,也就無法確定預埋件的大小、位置和荷載。
觀眾席揚聲器暗裝是國內劇場廣為使用的裝修設計手法。但不招標揚聲器廠商、不確定產品型號,就不可能根據揚聲器的尺寸、支架形式及聲場覆蓋角度精確確定裝修面(含墻體)開孔尺寸。為避免“傾向性”,現在普遍采用“往大留”的做法,或者說服室內設計師放棄暗裝改為明裝,以適應更多的揚聲器型號。
土建電氣設計、舞臺工藝設計中的工藝配電設計、演出專用設備廠商的設備供電設計的工作面劃分還不明確,配電柜的設計、橋架的設計究竟由誰完成,各個項目的處理辦法不盡相同。沒有具體產品支撐,工藝配電設計往往也只能采用電量“往大留”、橋架“往大留”、有源濾波器“寧多勿少”的處理方法。
“留不準”的問題在舞臺工藝設計的各個專業中都有不同程度的體現。也有一些舞臺工藝設計單位會私下聯絡各個廠商進行配合設計。但是,如果該廠商沒有最終中標,此前的一系列工作都將白費,有時還會增加額外的拆改費用。
4 解決途徑
正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以上這些問題,絕不能簡單歸為哪個單位、哪個人犯了錯誤,應該視作整個舞臺工藝設計出現了系統性的問題。要解決系統性問題,必須深挖根源,切中要害。
4.1 對舞臺工藝設計進行頂層設計
舞臺工藝設計的滯后及其自身的不完善,已經嚴重影響了我國劇場建設的品質。預計今后一段時間,我國將持續劇場建設的熱潮。因此,特別需要行政主管部門肩負起重任,為舞臺工藝設計的發展謀劃出一條光明大道,探索出頂層設計方案,避免舞臺工藝設計的盲目性。同時,全國的專業技術人員要與專家學者一道,做更多的研究工作,為舞臺工藝設計自身的完善出謀劃策,培養更多的復合型人才。
4.2 舞臺工藝設計單位要加強多專業的知識儲備
為填補舞臺工藝設計單位與建筑設計單位之間的“真空區”,舞臺工藝設計單位應加強建筑知識的學習和技術儲備,廣泛了解表演藝術的特點和劇團使用劇場的習慣。這既是舞臺工藝設計企業提升市場競爭力的有效手段,也是提升我國舞臺工藝設計整體技術水平的途徑之一。
4.3 對舞臺工藝設計進行分段設計
為了解決舞臺工藝設計“留不準”的問題,可以將舞臺工藝設計進行拆分,細分為兩個階段:前一個階段是功能設計階段,由舞臺工藝設計單位完成演出功能設計、建筑功能設計、人流貨流設計,確定演出專用設備配置的種類、數量和技術參數,完成舞臺工藝與土建各專業的協調工作;后一個階段是產品設計和產品安裝設計階段,由中標的演出專用設備廠商根據舞臺工藝設計單位提出的各項要求,確定具體產品的型號或完成非標產品設計,并根據具體產品完成產品安裝設計。
將舞臺工藝設計按“功能設計”和“產品安裝設計”進行分段,體現了各有所長、各司其職的理念,是符合劇場建設客觀需要的。
4.4 提前舞臺工藝設計及演出專用設備廠商的招標時間
建筑設計的基本過程一般分為方案設計、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三個主要階段。建筑施工圖設計一旦完成,修改是耗時費力的,一旦主體結構開始施工,很多部位也是不能修改的。因此,從介入建筑設計時間點上看,舞臺工藝設計單位最佳的切入點是建筑方案設計階段,演出專用設備廠商最佳的切入點是建筑施工圖設計階段。
在建筑方案投標結束后,建筑方案圖紙報行政主管部門審批前進行舞臺工藝設計單位的招標工作,舞臺工藝設計伴隨建筑方案設計和初步設計同步進行。建筑初步設計完成時,舞臺工藝設計同步完成。舞臺工藝設計的成果也就是演出專用設備廠商的招標依據。后續的建筑施工圖配合工作交由中標的演出專用設備廠商完成。如此安排,既實現了舞臺工藝設計提前介入建筑設計的目標,也符合招標程序要求,還解決了“留不準”的問題,更可以避免過去由演出專用設備廠商主導舞臺工藝設計所造成的專業不完善、過于推銷產品等缺陷,可謂“一箭四雕”。
5 結語
目前,我國的舞臺工藝設計更多地強調針對演出專用設備產品的設計內容,更多地考慮如何為演出專用設備廠商的招標工作服務,反而忽略了對劇場核心演出功能和建筑功能的設計,而劇場工藝設計業務又沒能及時跟進,因此才出現了很多“建筑問題”和使用功能上的硬傷。
為解決上述問題,北京工業大學劇場與舞臺技術研究所在2012年提出了《新建劇場的改造》研究課題,當時很多人認為是笑話。如今,“未建成劇場的改造”已經擺在很多舞臺工藝設計師的面前。
完善“頂層設計”和監管體系是舞臺工藝設計發展道路上不可逾越的必要過程。劇場工藝設計和舞臺工藝設計的正規化和制度化是提升我國劇場建筑設計水平、提高劇場品質的一條可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