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人類一直都對死亡避之唯恐不及,并堅持狂熱地追求“長生不老”之法。傳說中的仙丹、不老泉、點金石、圣杯,這些傳說中可以使所有者長生不老的“圣物”,從古至今都在被全世界的人類所追崇。與此同時,還有很多人很久之前就將目光聚焦在一些長壽動物身上,意圖找到它們的“長生秘訣”,并努力效仿。例如,曾有人宣稱學習龜鱉的“吐納之術”就可以有效地延長自己的壽命;還有人將這些“長壽”動物直接吃下肚子,以換來體魄強壯。如今,遠離死亡更是演變成了一個價值1.4萬億元人民幣的全球化龐大產業。這些資金被用于研究自然界生命力最強的生物,試圖從基因學的角度出發,將它們長生不老的秘訣轉移到人類身上。
一只名叫Ming的北極圓蛤是現在已知的最長壽的動物,它的壽命“年輪”清晰地印刻在外殼上,它今年已經507歲高齡了。即使在度過了超過五個世紀的年歲后,Ming仍然擁有各種生命正在延續的跡象:覓食、代謝,以及繁殖。它是如何存活如此之久呢?答案是圓蛤已經掌握了控制細胞衰亡的關鍵因素。英國班戈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類似于Ming這樣的動物可以減少機體在新陳代謝過程中對細胞造成的損傷。在新陳代謝中,細胞(特別是細胞內負責產生能量的線粒體)會不斷地產生自由基,這種具有高度活性的原子團極易與細胞成分反應,損壞生物膜系統和其他細胞結構,并引起蛋白質失去活性,引起基因突變以及細胞的變形、衰老和凋亡。而這些長壽的動物正是可以抑制“自由基”的活性,延長機體細胞的活性。
鳥類同樣也擁有這種“駐顏秘術”。例如,鴿子的代謝速度是老鼠的三倍,但這是否意味著它們遭受自由基的傷害也是老鼠的三倍呢?答案是否定的。實際上,在代謝中鴿子產生的自由基數量只是老鼠的十分之一。一只好運的老鼠可以活到2~3年,而一只鴿子也許可以存活10~15年之久。幾乎所有的鳥類都擁有這種延緩衰老的能力。此外,蝙蝠、陸龜和海龜等動物都進化出了相似的“秘術”。
顯然,這些動物已經成為動物界的“超級英雄”,它們的特殊能力就是讓自己衰老的速度減慢,這在自然界中,貌似也是最了不起的“超能力”了。因此,這些生物也毫無疑問地成為追求長生的人類最感興趣的生物。不過,科學家們關注的可不僅僅是它們,還有一些我們以前根本沒有關注過的原始生物也被列入了研究行列,用于探索如何使人類更為健康的生活,以便活得更長久。
例如,通過一個為期4年的試驗,美國波莫納學院生物學家丹尼爾·馬爾特內茲發現,水螅這種只有幾個毫米大的微小原始生物,在實驗結束的最后仍然和剛出生時一樣,保持著不變的活力和生命特性,其主軀干處似乎擁有永久自我更新的能力。換句話說,就是水螅根本沒有出現衰老的跡象,它們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出現身體老化、繁殖力降低以及死亡率增加等“衰老”問題。這種最為原始的生物,真正地實現了“長生不老”。而根據丹尼爾的研究,水螅的長生秘訣來源于干細胞。它們的身體主要是由干細胞構成的,干細胞可以持續分化,所以水螅的身體就可以持續更新。不論水螅身體哪部分損傷,干細胞都可以分化成相應的組織細胞,迅速完成修復。
擁有神奇的“長生不老術”的生物中還包括一種名叫秀麗隱桿線蟲的生物。它的玄奧之處在于:當饑餓時這種線蟲的身體發育將停滯,而當恢復進食后,又會進入正常發育,但這時秀麗隱桿線蟲的壽命將顯著延長,并很可能延長2~3倍。此外,還有一些軟體動物,例如一些珍珠蚌的幼體會寄生在鮭魚的鰓中,它們會向宿主魚注入一些抗衰老的蛋白,讓宿主活得更加健康和長壽,免于遭受癌癥和其他疾病的侵擾。另一種名為燈塔水母更是創造了“返老還童”的奇跡。它們并不像其他水母那樣在產完卵后就靜靜死去,相反,燈塔水母會重新回到幼體時代,就這樣一遍一遍地重復著自己的生命,因此這種水母也被稱為“本杰明巴頓水母”(2008年電影《返老還童》的主角,以老人形象降生人世,之后越活越年輕,倒著成長)。這些存在于自然界的自然之謎,都正在被研究者們努力破解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