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河北省遷西縣大力實施以板栗為主的產業強縣綠色發展戰略,推進板栗產業規模化、鏈條化、市場化、品牌化,板栗產業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實現“三贏”。全縣70萬畝板栗年產量5萬噸,產值11億元左右,板栗業成為第一富民產業。
板栗產業規模化、標準化,讓產業發展有基礎。根據純山區的特點,該縣首創《“圍山轉”工程建設技術規范標準》,栽植以板栗為主的“圍山轉”經濟林45萬畝。遷西縣科技人才與河北省果樹研究所專家共同研究制定了《遷西板栗綜合標準》,從板栗品種選育、嫁接、修剪、施肥、病蟲害防治、采收到儲藏,每道工序制定出嚴格的標準,為板栗品牌名優化打下堅實基礎。
2008年,“遷西板栗”被認定為河北省第一個地理標志馳名商標、全國板栗行業第一個中國馳名商標。該縣還全力推進遷西板栗申報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工作;投資8000多萬元,建設全國第一家以板栗為主題的中國板栗博物館。
黑龍江省下撥自然災害生活補助資金1.86億元
近日,黑龍江省民政廳、財政廳聯合下拔了1.86億元自然災害生活補助資金,此次資金主要解決黑龍江省受災困難人員在口糧、衣被、取暖方面存在的基本生活困難。
據悉,2016年黑龍江省受超強厄爾尼諾事件影響,先后發生了風雹、洪澇、干旱、低溫冷凍和臺風等多種自然災害,災情與2015年相比較為嚴重。本次資金下拔中,黑龍江省民政廳要求,各級民政部門要對救災款物的發放實行民主評議、登記造冊、張榜公布、公開發放,按照受災群眾自救能力分類救助,不得平均分配或預留資金等,確保專款專用,確保受災困難人員得到及時有效救助。
農墾國有土地確權發證在即
近日,國土資源部、財政部、農業部聯合發布《關于加快推進農墾國有土地使用權確權登記發證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到2018年年底,完成權屬清晰、無爭議的農墾國有土地使用權確權登記發證工作。
《通知》明確要求各地按照“依法依規、因地制宜、先易后難”的原則,加快農墾國有土地權籍調查。各地要按照不動產權籍調查有關要求,充分利用已有調查成果,開展農墾國有土地權籍調查,查清國有農場依法使用的每一宗土地的權屬、界址、面積和用途等。有條件的國有農場可按照不動產統一登記的要求,一并開展地上房屋的權屬調查和測量,實現國有農場房地一體調查和調查成果的統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