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 婧
插上虛擬現實的翅膀
文/陳 婧

VR虛擬現實技術讓人們得以“飛出”身體的桎梏(新華社楊世堯攝)
90歲的厄內斯特·雷特西爾坐在自家的沙發上,扭著頭,從左邊看向右邊,又從右邊看向左邊。有時候,他幾乎將頭扭到了沙發的背面,想要朝那個方向看個究竟。
讓這位曾在密蘇里號戰列艦上見證過日本投降的“二戰”老兵頭戴VR眼鏡看得如此入迷的,是位于美國華盛頓的“二戰”紀念碑的實景視頻。
這座紀念碑是為1600萬在“二戰”期間服役的美國軍人而建,但是當紀念碑于2004年開放時,大部分“二戰”老兵都已年逾古稀。自2005年以來,一個名為“榮譽飛行”的組織開始致力于幫助全美各地的“二戰”老兵免費飛往華盛頓參觀“二戰”紀念碑。
但是更多的老兵像厄內斯特一樣,由于高齡和身體狀況,已無法進行長途旅行,他們中許多人一生也沒有機會去親眼看看這座為自己和戰友們而建的紀念碑。
于是,一個名為“榮譽無處不在”的非營利組織為這些老兵們想了一個辦法——運用最新的VR技術,只要這些老兵戴上一副VR眼鏡,就可以身臨其境地“走入”畫面。
這是一段精心制作的視頻,記錄的是幾十位尚能走動的老兵的“榮譽飛行”旅程。通過三維畫面和360度的視頻,坐在家中、病床上、輪椅上的老兵們可以近距離看清紀念儀式上禮兵的每一個動作,可以“摸”到“自由墻”上的每一顆星星,在機場夾道歡迎老兵的人們發出的歡呼聲仿佛就在耳邊……
“在全美,每天都有大約500名‘二戰’老兵逝去。”“榮譽無處不在”項目的創始人莎拉說,“項目就是為了讓這些老兵們能體驗一趟‘現實’的旅行,讓他們真正擁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即便他們已無法離開醫院或者自己的家。”
這樣“身未動,心已遠”的動人旅程,不僅發生在“二戰”老兵身上。在美國的圣猶達兒童研究醫院,VR技術就像一對“隱形的翅膀”,幫助那里的病童們“逃離”了病房。
最近,全球最大的在線旅游公司Expedia與這家醫院合作,通過VR技術和實時串流技術,讓這些常年困于病床的孩子實現了一次夢幻般的冒險之旅。
孩子們坐進一個四周和屋頂都由屏幕建造的“房子”里。幾名Expedia公司的員工帶著VR攝像機,來到了佛羅里達的叢林、阿根廷的塔拉姆佩雅國家公園和墨西哥的大瑪雅珊瑚礁。通過VR視頻的連線,愛馬的小女孩伽羅終于有機會近距離地“摸”到一匹在阿根廷草原上奔跑的馬。一直想去潛水的女孩漢娜終于“潛入”大海,體驗到了那種“逃離”和“放松”的感覺。“這種體驗讓我把煩心事拋在了腦后。”
科技的進步對于那些受困于自己身體的人們而言是切身可感的。插上“虛擬現實”這雙翅膀,他們得以“飛出”自己身體的桎梏,過上更自如、更有尊嚴的生活,這真的稱得上是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