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清,碩士生導師。北京市教育創新標兵,現任北京語言大學外國語學部分黨委副書記。畢業于北京外國語大學以及澳大利亞南昆士蘭大學,長期從事英語教學,主編多部教材。曾任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
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孔子學院是北京語言大學和南卡羅萊納大學于2008年末合作建立的,位于南卡州首府哥倫比亞市。南卡州地廣人稀,向以傳統農業為主要經濟支柱,其發展明顯滯后于以工業為主的北方諸州。南卡外來人口不多,當地人思想較為保守。初來乍到的孔子學院對于南卡人來說是個新鮮事物,漢語和中國文化的推廣著實需要一些契機。幸運的是,孔院有一位與眾不同的院長,他的上任為孔院的立足與發展帶來了希望。
孔院院長葉坦博士是南卡大學的終身教授,他是一位從事比較戲劇研究的資深學者,在莎士比亞戲劇研究方面頗具造詣,更對中國戲劇及中國電影有著廣泛深入的研究。葉教授還參與過李安、吳天明、張藝謀等著名導演的作品策劃,在中國的影視圈有著極高的威望。南卡孔院草創伊始,葉坦就思考著如何結合自己的學術專長,探索適合南卡地區實際情況和中國文化異域傳播特點的漢語教學模式和文化推廣途徑,終于,機會來了。
2009年初,聽聞中國駐美大使館有一批電影膠片擬待捐贈的消息,葉坦異常興奮,他感到這是一個可遇而不可求的機會。他深知,這批誕生于20世紀的電影不僅蘊含著中國歷史、社會及文化變遷的豐富信息,更反映出那一時期人們看待社會及文化的方式與態度,而這些繪聲繪色的影像不僅講述著故事,而且能夠以最直觀、最令受眾接受的方式傳播文化與交流文化。而孔子學院的未來發展不僅僅只是以語言為基礎的文化普及,更應該思考深層的文化輸出,因此,這批寶貴的電影膠片不僅可為目前南卡大學提供漢語教學資源,更可為未來南卡孔院的高層次發展提供研究資料。
仔細權衡與思考后,葉坦開始了細致入微的籌劃。2009年4月,懷揣著夢想與使命,葉坦胸有成竹地登上了飛往華盛頓的班機,去參加大使館舉辦的歡迎國務委員劉延東的晚宴。席間,葉坦向時任中國駐美使館的文化公參舒曉先生表達了對這批電影膠片的興趣,并和盤托出了在南卡大學建立中國電影中心的構想,其對這批電影價值的深刻認識,對這批膠片進行專業整理、修復與保管的愛護之心,以及其對孔院未來發展的思考,得到了舒曉公參的認可與贊許。很快,大使館便同意將文化處所藏全部中國電影膠片贈送給南卡大學即將籌建的中國電影中心。
功夫不負有心人,華盛頓之行大獲成功。回到南卡,葉坦立即向文理學院院長瑪麗安做了詳細匯報。瑪麗安聽后亦如獲至寶,當即批示撥款16萬美元支持中國電影中心的籌建,并特別叮囑了電影膠片保存恒溫設備的修繕。與此同時,國家漢辦也特批經費購置一臺16毫米膠片放映機,對影片進行信息編目。在文理學院、國家漢辦的大力支持下,南卡大學中國電影中心高效率、高質量地開展著籌建工作。5月,舒曉先生率使館文化處考察團專程考察中國電影中心的籌備情況,一行人參觀了膠片靜幀掃描室、儀器室、膠片清洗室、修復室、資料室等工作間,以及可容卡車通行的巨型膠片庫和用以長期保存膠片的兩個恒溫膠片庫,對高效務實的籌建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隨后,珍貴的電影膠片如期分批運抵南卡大學。2009年10月8日,中國電影中心正式揭牌,隸屬南卡大學圖書館影像研究中心。
中國電影中心的掛牌成立只是萬里長征邁出的第一步。葉坦走在堆積如山的箱子與盒子中間,看著那些伴隨著20世紀中國人成長的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老電影,他又開始部署下一階段的工作。
電影膠片的整理修復與保管需要專業人員來完成,為此,葉坦向多年的好友,北京電影學院國際交流學院院長鐘大豐教授求助。2010年初,北京電影學院選派的志愿者教師來到了中國電影中心,專門負責電影膠片的修復與保護工作。
四年,不過彈指一揮間,而其間甘苦只有默默奉獻的兩名志愿者最能體會。他們首先對膠片狀況進行了細致檢查,把握了膠片出產的年代、色彩狀態、長度、音軌種類、酸堿程度等等之后,才根據不同的受損情況對膠片進行清洗和修復,使之基本達到放映要求。最后,再根據電影的出產年代、題材等裝盒入庫,并按照工作規范定期檢查膠片狀況和膠片庫溫度濕度的控制,以確保膠片可以保存至少一百年以上。
中國電影資料館館長傅紅星在參觀了南卡大學中國電影中心之后十分感慨,認為其“呈現和保存了中國的歷史和文化”。2010年秋,文理學院向葉坦教授頒發了杰出成就獎,表彰他為南卡大學中國電影中心及南卡孔院的建立做出的特殊貢獻。2011年,南卡孔院獲得國家漢辦先進孔子學院的稱號。
經過五年的建設,南卡大學中國電影中心已擁有900余部膠片電影,2000余部DVD影片,是目前美國規模最大、館藏量最豐富的中國影像資料館。這些影片可為專業人士及愛好者提供研究與欣賞之用,DVD影片可在南卡大學圖書館流通,并納入館際借閱,珍貴的膠片電影則需要通過圖書館系統預約,親臨中國電影中心觀看。
孔院每年都與中國電影中心合作舉辦春秋兩季“中國電影展映”,現已連續舉辦了十二屆,業已成為南卡地區一項特色文化活動,頗受公眾關注。此外,孔院每年還舉辦“中國電影國際年會”,并已成功舉辦了六屆。通過這個平臺,中美電影人及各國專家學者可圍繞中國電影、電影教學等進行學術研討,為以電影為媒介的中國文化傳播與研究開拓了又一領域。
南卡大學中國電影中心取得的成就無疑是巨大的,但葉坦又開始構筑著夢想,他想讓更多熱愛電影、熱愛中國、熱愛漢語的人們享受這些電影資源!于是,一系列的工作又攤開了,將電影上傳網絡、建立電影教學庫、實現網絡的討論互動……然而,教學版權、放映版權、網絡版權等電影版權問題也接踵而至。道阻且艱,他卻已潛心研究了三年,義無反顧,因為中國電影與中國文化是他一生都難以割舍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