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永泰/遼寧省沈陽市遼中畜牧獸醫管理站
分娩母牛的接產和助產
孫永泰/遼寧省沈陽市遼中畜牧獸醫管理站

近年來,隨著凍精冷配技術的推廣和普及,大大促進了肉牛雜交和當地黃牛的改良工作,每年均有大量適齡母牛參加配種。但是由于采用良種公牛冷凍精液與當地黃牛配種所產雜種一代犢牛初生體重比當地牛提高50%~100%,致使母牛分娩困難的機率明顯增加。為了確保分娩母牛母子雙安全,就如何做好分娩母牛的接產和助產工作介紹如下。
(一)注意產前進行直腸檢查
牛的妊娠期一般為280 d左右。母牛在臨產前半個月左右,胎兒將由妊娠胎位轉變為分娩胎位,在這一轉變過程中,當母牛安靜站立時,可以看到明顯的胎動。但是,胎勢、胎位、胎向的轉換是否正常,只有通過直腸檢查才能確定。如頭前置時,在骨盆腔前沿或骨盆腔內可觸及到胎兒的頭部;尾部前置時,可觸及到胎兒的臀部。指頭粗的兩側子宮中,動脈均有明顯的妊娠搏動。為了及時準確掌握產前胎兒的變化,最好每隔3~5 d檢查1次,做到心中有數。
(二)根據母牛的分娩預兆及早做好助產準備
一般情況下,母牛在分娩前隨著胎兒的發育成熟和產期的臨近,母牛的生殖器官及身體的某些部位在生理和形態上將發生一系列的變化,以適應胎兒的娩出和犢牛哺乳的需要。如產道的松弛、擴張,乳腺的發育,乳房的增大等。根據這些變化就可以預測出分娩的時間,飼養工作人員就能提前做好接、助產準備。在母牛臨產前10天左右,應將其轉入產房或有利于分娩和接、助產的地方,備有專人喂養和護理。預測分娩期時決不能以某一單獨的特征為依據,需要進行全面系統的觀察,然后做出較為正確的判斷。
1.母牛外陰部的變化。母牛在分娩前1~2周陰唇開始逐漸增大充血、柔軟、松弛、皺紋消失,左右擺尾時陰門易裂開,陰道黏膜潮紅,臥下時更為明顯。
2.乳房的變化。母牛妊娠進入中后期時。在卵巢和胎盤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的作用下,乳腺和乳房逐漸發育,乳房增大。臨近分娩時,由于催乳素的作用,乳房更大,并開始分泌初乳。乳頭紅潤,變粗變硬,脹大充奶。表面呈現臘狀光澤,還有的母牛在臨近分娩時出現站立不動和自動滴乳的現象,臥下時因受腹壁擠壓流乳更多。
3.子宮頸的變化。母牛在臨產前因子宮頸水分增加而變粗、松弛、柔軟,封閉子宮頸管的黏液栓軟化,由濃厚黏稠變得稀薄滑潤,呈現透明條狀流人陰道,排出體外。
4.骨盆韌帶的變化。在母牛的妊娠末期骨盆韌帶開始軟化,因此母牛在分娩前10~15 d尾根兩側出現陷窩,臨產前的3~5 d陷窩明顯增大。
總之,助產人員可根據母牛的分娩預兆,按常規要求積極做好接、助產準備工作。一旦發現母牛出現精神不安、時起時臥食欲減退、時吃時停、站立不安、左顧右盼、頻繁排出糞尿時,說明宮縮開始,分娩已進入第1期。
(三)根據母牛出現的難產程度來采取相應的助產措施
母牛的分娩是一種正常的生理過程,一般情況下,可不加干預或稍加協助胎兒便可安全娩出。此時助產人員必須監視和護理好仔畜,當胎頭和兩前肢露于陰門之外而羊膜尚未破裂時,可立即撕破羊膜,使胎兒鼻端外露,防止窒息。當母牛出現站立分娩時,應用雙手托住胎兒,以防胎兒落地摔傷。當胎兒全都娩出后,接、助產人員應當立即用干布或毛巾擦干胎兒鼻端上的黏液,并在距臍部4~5 cm處進行消毒、結扎、斷臍。最后擦干胎兒全身被毛或讓母牛舐干。由于母牛的骨盆橫徑較小、比較狹窄、骨盆軸形成一曲折的弧線,加之胎兒反常等原因,因此母牛難產現象比其他家畜較多見。
發生難產時首先要做好母牛的產道檢查,檢查產道是否狹窄、干燥、水腫、有無損傷、子宮頸開張程度、骨盆產道有無畸形、腫瘤等,并注意胎水的顏色和氣味。檢查胎兒進入產道的程度(正生或倒生)、胎位、胎向和姿勢,確定合適的助產方法。
胎兒正生時,助產員將食指伸入胎兒的口腔或輕拉舌頭;如果出現胎兒倒生時,助產員可將指頭伸人胎兒肛門,最好能觸到臍帶,如胎兒有吸吮、收縮等反應或有明顯的臍帶搏動,說明胎兒存活,助產時要注意保護胎兒。如果胎兒已死亡.助產時可不顧及胎兒的損傷。
總之,母牛分娩難產的種類較多,也較復雜,因此在接、助產時要求工作人員依據具體情況因勢利導,除挽救母牛和胎兒外,還要注意保持母畜的繁殖能力,盡量避免母牛產道的感染和損傷,特別是在使用器械時更應小心謹慎,以防不必要的事故發生,實現母子雙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