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從塵土里揀出詩句

2017-04-01 23:24:51李宗陶張虔然
南方人物周刊 2017年9期

李宗陶+張虔然

夏末時,她帶了三千多字提問回到明斯克,春天里,多了一萬字返來。

我記得她的臉,一件在曾經細膩的胚胎上刻下年輪的玉雕。記得握她手的感覺,溫軟光滑,不像干過粗活。記得她身邊人的歸納:一個沉迷于龍蝦、粉絲和中國茶的作者。她的眼睛頗難形容,深,有光,左邊盛著涅瓦河,右邊流著伏爾加河。

2015年,她憑借40年普羅米修斯般的非虛構寫作獲得諾貝爾文學獎。2016年,她到中國,又去了美國、日本,像一個童心盎然的大孩子,沉溺在旅行中。她曾說:

“福樓拜稱自己是人們的筆;我會說,我是人們的耳朵。當我走在街上,記錄下聽到的各種詞匯、短語和感嘆時,我都會在想:有多少小說就這樣悄無聲息地消失了??!消失在黑暗中。人們還不能捕捉生活中的對話,把它作為文學記錄下來,因為我們不懂得去欣賞這些對話,也不會因為讀它們而感到驚訝或者快樂。但它們卻讓我著迷,甚至俘虜我。我喜歡人們交談的方式,我喜歡寂寞的人聲。這是我最大的愛好和激情?!?p>

1943年,蘇聯,跳舞的女兵

從消逝的時光里抽出人的情感

人物周刊:從什么時候開始,您敏感于普通人的聲音?從什么時候開始,在他們平常的說話里,您聽出了文學的味道?

阿列克謝耶維奇:二戰后(注:1948年),我出生在白俄羅斯的一個農村教師家庭。在那個年代,鄉村里男人稀少,因為白俄羅斯有四分之一的居民死于二戰。小時候,我聽一些成年女人描述過戰爭,甚至因此變得抗拒讀書,因為那些寡居鄉間的老婆婆和年輕女子口中的故事是那么真實,那么打動人心。那些口耳相傳的故事,不是由幻想捏造而成的,也未經篡改,比起汗牛充棟的書店里的,更有感染力。當我進入新聞系學習后,曾游歷白俄羅斯,那時我想起這些一直記得的故事,想起她們講故事的語調。我開始想,文學創作應該緊跟時代的腳步,既然白俄羅斯文學中有這種口述的傳統,我想延續這一傳統。于是我開始寫女性親歷者關于二戰的口述——《戰爭的非女性面孔》。

今天我認為,事件的親歷者是文學作品的重要主角。有人說,回憶錄并不是歷史,也不是文學作品,它僅僅是充滿雜質的由作家雕飾出來的人的一生,它的原始資料是人的講述。但我不敢茍同。恰恰是在生者的聲音和對生命的回憶中,蘊藏著我們存在的意義,無法抹去的悲劇。這些聲音揭示了生命中的混亂和恐懼,生命的獨特和不可思議。我在這些伴著淚水的哭泣、嘆息和吶喊里,聽出了文學的味道。

人物周刊:讀您的書,很多時刻會停下來,感覺它的語言像圣經,樸素、簡潔、充滿力量,幾乎每一行每一節都有東西在抓人。所以,我非常好奇,這種語言是您處理過的人聲,還是采集到的人聲本來就是這樣?

2007年,烏克蘭基輔郊外的Desnyanskiy區,Viktor Gaidak和妻子Lydia在家中。許多切爾諾貝利隔離區的居民都移居到了這里。VIktor在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工作24年,其中包括核事故發生之后的9年。在2004年,他由于結腸癌接受手術?;及┖笏麄兂鍪哿怂械臇|西來支付手術費。后來他的妻子也患了癌癥

阿列克謝耶維奇:我的書以小人物為主人公,他們自會講述自己的故事。我鐘情于真實,而非虛構。我覺得,幾乎任何一段宏大歷史都漏掉了大多數普通人的經歷,以他們為創作對象的藝術作品很少,去描寫、傾聽他們的作品就更少了。因此,我傾向于傳導出人們真實的心聲。

人類的恐懼常被摒棄于正史之外。我的任務是從消逝的時光里抽出這些情感,當然,最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我不能杜撰任何東西,只能傾聽,或者偷聽(注:指非正式采訪,比如聽鄰桌人在聊什么),聽人們在某一個具體時刻,對某一件事情怎么想,而這些事情我也經歷了。在一些歷史書上,人的生命被抹得一干二凈,只留下冷漠的幾個數字或幾行字。我希望賦予歷史人情味。

人物周刊:還是想知道方法。先從采訪數量說起吧,我猜定有一個數字龐大的發聲人群。怎么選取采集到的聲音?有沒有裁剪?

阿列克謝耶維奇:為了弄明白我們生活的時代,我讓所有人都發言。為了塑出時代的形象,我盡量傾聽完不同人的心聲,因為每個人都為自己所堅持的真相而呼告。

你知道,我對待口述者就像朋友一樣,我們的對話絕不是采訪,而是圍繞生命和一切微小事物展開的說啊說。因為人的生活不是由宏大事物組成的,連我們生命中少有的宏大事物也都是從渺小的事物中得來的。阿赫瑪托娃曾經寫道:“當你們懂得了,便不會感到羞慚,從細小的塵土里也能生長出詩句?!蔽屹澩?。另外,特殊的觀點和看法也是很重要的。不要只收集材料,而要收集人們生活的哲學,即,要用全新的視角來看待貌似普通的事物,這是我在傾聽時首先考慮的。

我花了很長時間寫作,平均每一本書都需要七到八年。我一共記下了五百到七百人的聲音。我找到的,都是重大事件的親歷者,而不是普通的講述者。重點不是在切爾諾貝利或是阿富汗,重點是講述生命。我對信息并不感興趣,我想獲知的是秘密,生命的秘密。我找到的人,不只是生物學意義上的人,而是思考過生命意義的人。我們能生活在這片土地上,正是與他們有關。

當然要選擇。我在書中收集了上百個細節,它們有著細微的差異。我工作的地方像個大倉庫,堆滿了這些聲音的打印稿。有時候打出幾百頁來,最后就用了兩句話。經常在一整天的對話后我只在書里記錄下一個句子。但句子是這樣的,“我上前線的時候還是個小姑娘,戰爭結束前我就長大了。”

人物周刊:事件正在發生的時候,比如1986年4月26日,或者1991年8月19日之后的幾天,您會去現場采集人們的聲音嗎?以您的經驗,這種方式與十年后的回訪或者跨度21年的長程采訪,有什么不同?

1990年,扛著槍的阿富汗娃娃兵

阿列克謝耶維奇:是的,我力爭能做到這一點。我記得當捷爾任斯基的雕像被推倒一周之后,我采訪到了當時的親歷者。它與時隔多年的回溯的差別是明顯的:所有的記憶都是鮮活的,難以理解的,也來不及修訂。我的感覺是,自己正直面著那一場景,同時觸到他人的生命。

人物周刊:如何讓對面站著的人接受您,并開口說話?

阿列克謝耶維奇:若想讓別人給出全新的回答,就該用全新的方式提問。我會表現出對講述者的興趣,那樣他就會打開心扉。采訪時要誠實、真摯,不要期待別人能回答一切問題,其實,很多問題你也沒有答案,也在人生路上尋覓著。

人物周刊:您會選擇與哪些人做比較深入的訪談?

阿列克謝耶維奇:我對自己的采訪對象從沒有確切的標準,我永遠在尋覓他們的路上。很有可能在旅途中、在咖啡廳、在街上偶然相遇,對方一句簡單的話激發出你的一種不知從何而起的情緒,然后你會停下腳步……我時刻準備著這樣的相遇。

人物周刊:采訪中打動您的東西,我們讀的時候都體會到了。有沒有一些沒寫進書里的故事?

阿列克謝耶維奇:在某些最新版本中,收錄了所有被刪去的故事。通常我會遵循以下原則來取舍材料:這些故事不是被我揣度出來的,而應該是敘述者情感的自然發展。大體上,我們在交談的過程中會有很多跟主題無關的對話,因此,并不是所有內容都能塞進書里,變成文學作品的。

人物周刊:您通常是怎樣處理一份錄音的?有助手或者一個小團隊來幫忙處理這些數量巨大的素材嗎?

阿列克謝耶維奇:最開始我用錄音機工作,因為需要捕捉到敘述者準確的信息和細膩的情感。我沒有小組或小團隊的協助,我永遠都是孤軍奮戰。只有當材料過多時,女打字員會幫助我整理采訪錄音,做一些純機械性的工作。其他的工作我都是一個人完成的。我會檢查自己挑選出來的錄音片段是否清晰,如果有背景音樂,旋律是否聽得到。真的沒有人代替我做這些工作。

人物周刊:您說過,有四代蘇聯人,您自己是第四代人。在采集聲音的過程中,您有沒有留意第四代人與上幾代人在“說話”上有什么不同?

2017年,莫斯科紅場上穿著時尚的女模特

阿列克謝耶維奇:我采訪到的一個敘述者曾對這個問題作出精妙的回答:從未有過、也不會有惟一標準的蘇聯人,只有斯大林時代的人、赫魯曉夫時代的人、勃列日涅夫時代的人,和戈爾巴喬夫時代的人。而現在,我們能談談普京時代的人。當然,我們所有人都是不一樣的。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獨特的語言,自己的行為哲學,自己的迷信。每一代人都很重要,我一直試著去捕捉到他們各自的特點。

人物周刊:這四代人與解體后的俄羅斯人、烏克蘭人、白俄羅斯人……等等,在“說話”上有沒有不同?

阿列克謝耶維奇:當然有區別。蘇聯解體成15個不同的國家,每一個國家都選擇了自主的發展道路,波羅的海國家有自己的一條路,塔吉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選擇了另一條發展道路,所有國家都選擇了適合本國發展的一套制度。這一點是我創作時遇到的最大困難,因為我接觸到的是分崩離析的、沒有核心的世界里的人。

我處理著平凡人的歷史,我不打扮什么

人物周刊:能說說您在調查采訪或者發表過程中遇到過的阻礙或危險嗎?

阿列克謝耶維奇:我的每一部作品在出版之前都命運多舛。有一些曾在很長時間里出不來,比如《戰爭的非女性面孔》,因為它,我被指責為和平主義和自然主義者,而講述阿富汗戰爭的《鋅皮娃娃兵》上了法庭。當我在法庭上看到Наташу М.時,我十分詫異地走近她,問:“娜塔莎,你在這里做什么?是你求我寫出全部真相,我才寫下來的?!蔽疫€記得當她兒子小小的棺材被勉強塞入板棚搭的九平方米的房間里,坐在棺材旁邊的她哭喊著:“兒啊,那么小的棺材怎么裝得下我那兩米高的兒。這里面真的是你嗎,我的兒?回答我!”她的聲音時輕時響。娜塔莎告訴我,家徒四壁,沒錢給兒子免除兵役?!拔以敢庀駝e的父母一樣,變賣所有來為他贖身,我卻連一副金耳環都拿不出。寫吧,”娜塔莎哭著說,“我的兒子曾是一個細木工,他被征入軍隊,從第一天起他就沒軍訓過,而是給將軍們修小別墅。他連開槍都沒學過,在入伍后第一個月就被殺害了?!?/p>

在法庭上,我無法相信自己的眼睛:“娜塔莎,你究竟在這里干什么?”

“我要的是一個英雄的兒子,可是你在書中把他寫成了殺人犯。他們怎么能殺害我的兒子……”就連喪子之痛也不能讓她免于某種枷鎖,我又能怎么回答她呢?

在《戰爭的非女性面孔》中也有類似的情節——一隊全副武裝的女戰士正向前走著,她們身后跟著男士兵。男兵們盡量不盯著腳下的沙子看,因為女兵們走過的沙子上有血跡。女性有生理期,她們需要棉花和其他物品,可是當時的軍隊里不發放這種物品。女兵們覺得非常羞恥。當這一行人抵達渡口時,他們遭遇敵機轟炸。男兵們紛紛藏了起來,女兵們都跳進河里想洗干凈自己,于是成為敵人射程里絕好的靶子,所有女兵都被空中掃射。

“你怎么寫到生理特征上去了,應該寫英雄主義!”出版部門的人吼道。

我試著告訴他,人是各種各樣的,是所有人中的一員,也是生物學意義上的人。我對人類的軀體感興趣,對我而言,這就是自然與歷史之間的聯系,人也不可能是石膏制成的紀念碑那樣的……

還有這樣一段——我問那個曾經的女狙擊手:“你帶了什么東西到戰場上去?”她回答:“當時我用全部的工資買了巧克力糖果,用它裝滿了一個行李箱?!蔽覀児笮ζ饋怼?/p>

“這難道是歷史?這只是些巧克力糖果!”他們質疑說。

我回說:“幾十年后能打動人的歷史,都是些微小的有人情味的東西?!?/p>

人物周刊:在書寫歷史的時候,將那些材料一片一片連綴起來的,通常是作者的認知和評述,不排除虛構和想象的成分,而您似乎完全放棄了這個可以炫技的空間,把自己最大程度地隱匿在人聲背后,隱在那些省略號里——但是,問題來了,如記述1991年8月24日自殺元帥阿赫羅梅耶夫的那篇里,出現了一個神秘的來自克林姆林宮的N。N讀過您的書,這可能也是他終于接受面談的原因,他對您說:您不該這么相信人類,相信人(口中的)的真相……歷史是思想的生命,不是人寫的,是時間寫成的。所以想請教,怎樣避免“輕信”?

阿列克謝耶維奇:我從不堆砌枯燥無味的歷史事件或事實,我描寫人類的情感歷程,或者說,一種被忽略的歷史。經歷某一特定事件的人們思考了什么,明白了什么,想提醒后人什么?他們相信什么,不相信什么,他們曾擁有什么樣的幻想、夢想、恐懼?他們對自己和世界又有怎樣的感悟?這些是我們的想象無法重構的細部。藝術作品會撒謊,但是文件不會,雖然文件也是個別人意志的表達,或者某種恐懼的產物。我的寫作是構建在千萬個人的心聲、命運之上的,也就是構建在千萬片人類生存的碎片之上。

2010年,圣彼得堡,一輛印有斯大林頭像的公共汽車上的乘客

我也知道,真相常常只是事實投映在一個人的腦海里的一部分,這一點總是讓我痛苦不安。真相是支離破碎的,它分散在全世界。真實和虛構中間常常沒有邊界,它們交織著,連事件的目擊者也有可能是失真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認為,人們知道的總是比他們記錄在文學作品中的多得多。我做的是什么呢?我收集著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感覺、思想和言語,我處理著平凡人的歷史,我不打扮什么。

輕信常常是因為你聽得不夠多。我想用幾百種視角解讀事件,因為每一個人對真相都有不同的解讀、不同的觀點。這個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它是由千百種色調拼湊起來的。我們今天認為,事實不是惟一的?,F代人眼中的世界,已經被大大擴展了。

不同版本的真相碰撞時,有一些東西會自己浮現

人物周刊:當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時候,就有人說,您的非虛構作品文學性不強,您只是把人們說的記了下來。您如何回應這類評論?

阿列克謝耶維奇:我至今都聽到有人說,我的作品不是文學,而是歷史文件。當下,究竟什么才是文學作品?誰能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過著比以往節奏更快的生活,內容大過形式,也改變了形式。所有藝術形式,無論是音樂還是繪畫,都向外延伸著邊界,我的寫作也在超越歷史文件的邊界。人們一邊講述故事,一邊創造著歷史,他們以時代為創作基礎,就像雕塑家在大理石上創作,他們既是演員,又是工匠。

人物周刊:在許多段落或全篇的結尾處,我被那種急轉直下、迅速變調的冷凝般的句子深深打動。還有,在需要解釋、交待、補全的地方,您什么也不做,把不確定的、含糊的、想象的空間留給讀者——我以為,這些是屬于文學的。不知道您是否有意識地這樣去做?

阿列克謝耶維奇:我把自己的書寫體裁稱為“口語體小說”?!都t色百科全書》寫了三十多年,那是一個烏托邦的故事。許多都是烏托邦故事,都已經完成。我從不讓自己判斷和評價這些故事,總是試著去理解它們,讓每一本書都保留著所在時代的特征,保留自己的風格。我讓遇到的每個人都能說出自己的真相,也盡力讓讀者能明白每一個敘述者。我在書中寫到了劊子手和死難者、年輕人和老年人。當不同版本的真相碰撞時,有一些東西會自己浮現。

人物周刊:您是怎樣探索事件的落點——人們也管它叫意義的?

阿列克謝耶維奇:隨著時間推移,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稇馉幍姆桥悦婵住穼懙降娜硕歼€沒有喪失和諧感,對人性仍然懷有信念。在《鋅皮娃娃兵》中,我寫了一個性格迥異的人物,我深知阿富汗戰爭是完全不同的戰爭,無法用二戰的概念來解讀它。就因為這個,我被指控為誹謗這些年輕人,詆毀了他們父輩的功勛,被召進明斯克的法庭,審判前后拖了兩年。阿富汗戰爭之后,車臣戰爭開始了,這是另外一種戰爭。車臣戰場上的血肉之軀是那樣強大,我們卻一無所知。那些人都隱藏起來了。當時有一個護士告訴我,傷員們曾對她說,他們喜歡殺戮,喜歡那種莫大的狂熱……戰后,他們也會戀愛,結婚,生養很多孩子,但這些事情帶來的熱度都無法超越戰場上的狂熱。這是另一種知識,它和描寫二戰最好的書帶給我的啟示截然相反。那時,我第一次明白,以人群中的大多數為創作藍本的藝術是難以定型的。藝術從藝術中啟蒙,但很少驟然開始討論全新的命題。當你找到了全新的命題,你要做的,只是豎耳傾聽。

人物周刊:您提到過阿達莫維奇,一位優秀的白俄羅斯作家的影響。

阿列克謝耶維奇:我是受到阿達莫維奇的《我來自燎原》一書的啟發,才開始創作《切爾諾貝利的回憶》的。讀到那本書時我還是個女大學生,讀完之后,我被深深觸動了。我好像親眼見到那些場景,親耳聽到那些聲音,我立刻明白了:是的,我也要這樣傾聽世界。我從新聞系畢業后,曾一度覺得已經找到自己的路子了,讀完這本書后,我才明白:這,才是我要走的路。寫作這種體裁,需要來自神甫、心理學家、社會學家和作家的素質,還可以向演員、新聞記者靠近。

人物周刊:您說過,經過多年的摸索您才選定自己的表達方式,為什么您放棄虛構,比如虛構一個像安娜·卡列尼娜那樣的人物,由她來推動整個故事?

阿列克謝耶維奇:我曾向卡普欽斯基、漢娜·克拉爾和一些紀錄片導演學習。電影《浩劫》也曾觸動我,我看過很多遍。我覺得,大家都被陳舊的文學觀禁錮住了。其實我們正在對文學作創新。既然音樂和繪畫藝術都有推陳出新的表現,為什么文學作品要固步自封呢?生活在加速,事件不斷更新,我們當然也應該追求新的文學形式。我們不像列夫托爾斯泰,能靜靜地坐著不緊不慢地創作,我們沒有那么多時間,而我們想探尋得更廣。

人們并不了解自己

人物周刊:關于檔案解密——雖然這是人們回望歷史、揭示“奧爾加阿姨無處不在”的好機會,但讀到“您想看看自己的檔案么”然后發生的上吊故事,不免想,這里面可能還有倫理問題。當非常時期過去,如果有機會,您會打開涉及家人或朋友的檔案么?

2015年12月10日,瑞典斯德哥爾摩,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為阿列克謝耶維奇頒發諾貝爾文學獎

阿列克謝耶維奇:如果有機會,我確實想知道全部真相,無論它多可怕。

人物周刊:為什么蘇聯解體后,人群中會涌起一股懷舊情緒?

阿列克謝耶維奇:急速轉彎讓很多人無法適應,畢竟這樣的轉向歷史上前所未有。蘇聯解體了。在一些人心中,改革期是偉大的時期。我記得,人們的面貌立刻改變,就像會動的雕像。我們這一代人是幸福的,他們想顛覆一些東西,就做到了。另一些人認為,這是一場地緣政治下的災難,他們覺得可恥,只因葉利欽和戈爾巴喬夫不知從什么時候起成了英雄。這個國家是那么軟弱無力,有時又那么強悍,而我們的生活是廉價的,所有人都在害怕……

我不是政治家也不是經濟學家,我只是藝術家。我必須將這種種亂麻理到一起,找出強有力的線索,我所倚仗的工具,就是藝術。

我越是多次審視生命、傾聽他人,就越能發現,人們并不了解自己。我們永遠都不會預料到的某些非理性的力量,正在支配著這個社會。文化并不如我們設想的那樣強大。有一個老人曾在30年代當過行刑手,他的女婿問他:人身上有多少人性?老人說:把彎曲的椅子腿插到人的肛門里,這個人就死了,什么都不剩,只是一具尸體了。那么我的問題是:為什么斯大林時代的行刑招數——彎曲的椅子腿和頭上的玻璃紙能變換著方式代代相傳,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著作卻很難傳承下去。這個問題,我們無法回答。

前不久我注意到藝術家伊利亞·卡巴科夫準確地用裝置作品表現了周遭發生的事:從前所有人都與怪獸作斗爭,正是這樣的斗爭使弱小者變得強大。最后,我們戰勝了怪物。但是現在,當我們環顧四周,發現我們要跟曾經弱小而今強大的老鼠們共存,此時的世界變得更加可怕和陌生。

我敢說,我們在90年代錯過了很好的機會。那時我們面臨這樣一個問題:國家應該是什么樣的?強大的,還是人民安居樂業的國家?我們當時選擇將強大放在第一位。于是,現在我們又回到了威權年代。

人物周刊:您有一個重要判斷:從斯大林延續下來的一整套體系都不是為和平年代設計的。它引出一個命題:人類在戰爭狀態下的思維是一種異化。異化,加上歷史包袱,這兩條線索左右了前蘇聯的命運。很想聽聽您對這個問題的思考。

阿列克謝耶維奇:記錄一個大國崩潰后留下的殘骸是很困難的,因為這些殘骸形形色色,它們努力使自己不被俄羅斯同化,并開始過自己本民族的生活。要想把社會上浮現出來的多種思潮和意見歸整到同一個命題之下是很困難的……

人物周刊:在人類尋找更好的制度模式的過程中,您覺得最重要的是什么——比如,道德是重要的嗎?

阿列克謝耶維奇:是的,我們的每一位執政者都在尋找理想的政體。葉利欽尋找過,現在普京正在尋找。他們似乎找到了同樣的答案:“俄羅斯最可靠的朋友是它的軍隊和艦隊?!?/p>

人物周刊:您父親曾經談到,他是從加加林飛上太空之后開始信仰共產主義的。我想問的是,共產主義作為一種信仰是如何在普通民眾那里扎根的?它吸引人的是什么?

阿列克謝耶維奇:在這個世界上,并不是只有前蘇聯地區的青年在重新撿起馬克思的著作研讀,也不只有我們在夢想或追憶著革命。

誰是“紅色的人”?我認識這樣的人,他們就在身邊。我和我的父母都是這樣的人,很多熟人也是。要想明白這些人和其他人的區別,就應該越過邊界去觀察。

我明白,我們仍然飽受粗礪歲月帶來的傷痛,而那個年代,是人人胸懷遠大理想的時代。人們什么都想嘗試,只要手上有一輛小推車,就能把茅屋翻新為中世紀風格的宮殿。還記得嗎,90年代多么瘋狂啊,小小一臺咖啡機就會讓人們欣喜若狂。是的,人們為自己開辟了新的世界,但暫時還停留在原來的心理水平上……

新一代人當然會成長起來,他們想要新的生活。另一種人也會變得成熟。當然,這不是一日之功,要等到一到兩代人之后。

為什么我們在愛著呢?

人物周刊:我記得您的某位受訪者說過:自由對于人類,就像猴子想戴眼鏡,誰都不知該怎么辦。您問了每一位受訪者:自由是什么。請允許我問問您:自由是什么?

阿列克謝耶維奇:我惟一明白的是,自由就是擁有我們目前沒有的東西。

人物周刊:以塞亞·伯林提出過兩個自由的概念。在40年聆聽普通人的生涯里,您覺得前蘇聯人更需要哪種自由?這跟您在歐洲旅居時接觸到的人有沒有差異?

阿列克謝耶維奇:我曾這樣問被訪者,“你們在改革時期想要什么樣的自由?”很多人回答,“我們希望有一天,我們會有西方國家那樣的商店,貨架上的商品琳瑯滿目?!比藗儔粝胫鴵碛泻玫奈镔|生活。我們背負的是一段不停戰斗、或者時刻準備戰斗的歷史。我們一直背著這段歷史生活,所以永遠不可能像瑞士人或者荷蘭人那樣生活。

每個人都在等待著假期,過了明天就到后天,很快就能放假了……通向自由的路是那么漫長。他們還應該更成熟一些。人不能只沉溺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而不問其他。

人物周刊:蘇聯解體二十多年了,普通人的生活有沒有好一點?他們在想什么?

阿列克謝耶維奇:我覺得我們幾代人的生活差別其實并不是特別大,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陷阱。年輕人的世界總是以自己為中心,他們操心工作,過著個人的小日子:旅行,看,愛……一切平順。但我真想說,他們缺乏對社會的敏感。我們這代人曾經擁有的志愿精神跟今天年輕人的這種封閉的理念是截然相反的。

我們仍然生活在同一個世界,一個由多種版本揉捏而成的世界。我們開始仿制美國的模式,雖然法國的模式更適合我們學習。或者我們學習斯堪的納維亞地區,因為那里的人民有更可靠的生活保障。過去和未來,都顯得那樣難以預測。白俄羅斯是消逝了的歷史的博物館。俄羅斯呢?我曾在西方住過,我明白,我們正在學習的不是西方,而是自己概念中的西方,那是一個幻想。

我們知道如何劃分俄羅斯,每一個人都在這塊大蛋糕上劃分出自己的一塊,因此這樣的人受盡凌辱,被人貶低。當我和人們交談時,他們的語氣是這樣的:“我的東西在哪兒呢?我的祖父母工作過,父母也工作過,而我正在工作,可為什么我沒什么能拿來給我的兒子?”大城市的人還能滿足自己點什么,但在其他地方,特別是在那些工廠倒閉的地方,更是貧窮。

上世紀90年代瓜分國家資產的狂潮在人們的頭腦中建立了強取豪奪的概念,不只是億萬富翁,那些一無所得的人也是這樣想的。瓜分完畢后,隨之而來的就是軍事化。這既是瓜分的結果,又是瓜分的延續。

我跟俄羅斯人交談的時候能明顯感覺到這一點:那種自我被貶低的失落感。我們并不受人重視。

人們都被那種破壞的狂喜攫住了,因而太過草率地揮別過去,把過去輕易地扔到垃圾堆里,卻不曾考慮也不明白,另一種危險性。這確實是我們一無所獲的原因之一。那段被譏笑的歲月仍在延續。

人物周刊:聽說您接下來要寫愛情和衰老,您會怎么寫?還是用人聲的復調或獨唱嗎?

阿列克謝耶維奇:為了寫《永恒狩獵里的神奇鹿》(注:此處為直譯,確切書名以出版為準),多年來我一直收集素材。這本書中有100名男女對愛情的自白。

我想記錄那些胸中不懷遠大理想的人們。我問他們,生存的意義是什么?他們說:愛情和死亡。

我們進入了另一個世界。人們意識到,爭斗和隔閡只是圈套,只會讓生活陷入僵局。在這個年代,人的內心有一個共同的居所,那就是家。采訪時我聽到了全新的故事,敘述者用全新的語調講述它們。我猜,人們開始為自己考慮,談論著自己,想過上屬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但是,我訪問了上百人,幾乎沒有人感覺自己是幸福的。這代人似乎都沒有幸福的經驗。這代人經歷了戰爭和國家的解體。令我驚奇的是,他們察覺不到幸福,也不珍視幸福。他們在學校里死氣沉沉地教書,或干別的。

在過去,最受人喜愛的人是配槍的英雄,而不是陷入熱戀的人。可我認為,只有當人們相愛,或者思考幸福時,他/她才算是真正生活著,而不是生存著。我聽完這些心懷悸動的人的故事,覺得他們的心靈像是跟宇宙聯系的工具。當然,有時也令人絕望,人們很想知道:為什么我們在愛著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导航| 91系列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下载| 女人18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久久亚洲日本不卡一区二区| аⅴ资源中文在线天堂| 色综合综合网| 欧美国产成人在线| av一区二区三区高清久久| 久久香蕉欧美精品| 男女性色大片免费网站| 久久国产精品影院| 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三上悠亚一区二区| 无码福利视频| a色毛片免费视频| 54pao国产成人免费视频| 2021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免费| 亚洲人成人无码www| 福利在线一区| 中文字幕人妻av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99| 欧美日韩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娇小与黑人巨大交| 亚洲欧美日韩成人在线| 九九热这里只有国产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女人一级毛片| 日本a级免费| 毛片免费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V| 国产天天色| 试看120秒男女啪啪免费| 午夜视频www|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hdav| 美女高潮全身流白浆福利区| 国产又爽又黄无遮挡免费观看| 无码丝袜人妻| 婷婷色中文|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免费| 免费看久久精品99| 久久综合五月| 91娇喘视频| 国产最新无码专区在线|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孕妇大杂乱| 波多野结衣二区| 五月天综合婷婷| 麻豆国产原创视频在线播放| 日韩黄色精品| 欧美区国产区| 国产一区二区免费播放| 先锋资源久久| 成人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观看精品| 欧美一级在线看| 综合成人国产| 国产激情第一页| 午夜激情婷婷| 国产va免费精品|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免费| 午夜激情福利视频| 日韩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无线乱码在线| 久久久受www免费人成| 亚洲国产欧洲精品路线久久| 亚洲第一黄色网址|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韩免费| 日韩亚洲高清一区二区| 欧美影院久久|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 日韩无码精品人妻| 国产精品极品美女自在线网站| 丁香五月亚洲综合在线| 欧美高清国产| 国产香蕉在线视频| 婷婷激情亚洲| 2020亚洲精品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影院| 亚洲欧美综合精品久久成人网| 亚洲成人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一区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