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坤娜 金仲輝
(中國農業大學理學院應用物理系 北京 100083)

大學物理課程中引入小論文撰寫環節的教學實踐
何坤娜 金仲輝
(中國農業大學理學院應用物理系 北京 100083)
介紹了一種在大學物理教學中引入小論文撰寫環節的教學實踐.首先分析了引入小論文撰寫的目的和意義,隨后重點論述了該教學環節的組織管理模式及提升教學效果的實施要點,最后總結了其對于提升大學物理課程對當代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大學物理 小論文撰寫 教學實踐
大學物理是高等院校各專業學生在低年級開設的一門重要的基礎課,承擔著培養學生科學素養和創新能力的重要任務.在傳統的大學物理授課過程中,通常以理論講解、公式推導為主要教學模式,繁雜的公式推導容易使教師授課陷入單調、空洞的照本宣科,學生學習起來也會感到單調而枯燥.尤其在農林院校,由于所授的物理知識與許多院系的專業知識的直接相關性不大,更使得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下降,畏懼加重,而這也將嚴重限制學生今后的發展.因此,如何增強教學效果,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進而培養學生的思維水平和創新能力,成為目前物理課程教學面臨的一個現實挑戰[1~3].
筆者所在的物理教研組在近年來進行了將小論文撰寫引入物理教學中的改革嘗試.通過若干年的實踐,形成了較完善的小論文教學組織管理模式,并通過此模式激發了學生對物理學科的興趣,開拓了學生思維能力和科研能力,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所謂小論文撰寫,是指在消化課堂所授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學生針對確定的選題,自主查閱相關文獻資料,結合必要的實驗和計算推導,大膽提出自己的見解,并形成規范的學術論文的過程.
在物理教學中引入小論文撰寫環節,可使學生變被動接收為主動思考,通過對選題的深入研究加深對課堂理論知識的理解,并在論證過程中融會貫通,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由此可以破除原有一言堂式的教學模式,提升學生主動求知的興趣,并使他們得到初步的科研能力訓練,為創新人才培養打下基礎.
2.1 選題
小論文的選題需貼近課程大綱的知識范圍,以引導學生思考和理解課程內容.題目多側重于物理現象解釋、實驗數據分析等,鼓勵學生將物理規律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同時結合本校(中國農業大學)的學科特色,重點考慮物理在農業相關產業中的應用,使之更貼近學生的專業需求.典型的小論文題目包括“激光在育種方面的應用”和“電磁渦流在農業中的運用”等等.
教研組給出了包含40多套題目的小論文題庫,在學期之初公布供學生選擇,使學生能夠及早安排相關課題的學習研究.在學期末學生需提交完成的論文.
同時也鼓勵學生自主選題完成論文.但為保證論文的質量,所有自主命題需由任課教師審核通過.
2.2 分工協作
當前的科學研究以團隊為主,較少個人單打獨斗的情況.為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鼓勵學生分組(4人以下)參加小論文撰寫,通過協作過程中思想的碰撞來提升溝通交流能力,開闊每個成員的視野,最終提升論文的質量.
學生自愿分成3~5人的小組(例如以宿舍為單位,學生之間相處時間長,方便溝通和交流),小組內協商決定選擇感興趣的小論文題目,然后分工協作,針對論文各項問題分頭查找資料、做實驗和處理數據等,最后協同撰寫出完整的小論文.每個小組成員的分工需明確,可以按工作內容區分,如數據處理、文獻分析、計算推導等,也可以將大的論文主題分解為若干個小的研究子課題,由小組成員分別負責.在提交論文成果的時候,會參考小組成員的工作量來評定個人成績.論文是一個有機整體,為此,團隊成員需密切溝通和協作以保證論文按既定計劃完成.鼓勵學生建立例會、考核等制度來保障工作計劃的實施,使學生適應團隊協作的工作方式.
通過這樣的形式,使得小論文的壓力分解到每個組員身上,個人承擔的壓力相應減少,從而減少了學生對寫論文所增加的學習負擔的抵觸情緒.每個學生都參與到論文撰寫過程中,學會了如何查找資料,做實驗以及撰寫規則,都得到了完整的論文撰寫訓練.而學生在撰寫過程中分工協作,互相取長補短,也很好地培養了創新意識和團隊精神.最后,分組的寫作形式也使得學生互相監督,抄襲的現象大為減少.
2.3 格式
小論文的撰寫嚴格按照學術論文的規范要求,內容包括問題提出、研究現狀與相關文獻、解決方案與實施、結果分析、展望等部分,行文格式也鼓勵學生采用期刊的論文模板來撰寫.通過實戰訓練,為學生將來進行科學研究打下堅實基礎.
2.4 輔導與保障
為順利在教學過程中引入小論文撰寫環節,需要多方鋪墊和引導,提升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熱情.任課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從教學內容、手段和方法上下工夫,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上和課下的學習效率.通過課堂上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探究、研討,就某些學習難點布置自學查找資料環節,并組織課堂討論,使得學生主動去獲取知識,為他們突破書本和老師的框框提供了客觀條件.同時在開展撰寫小論文活動前,要積極做好動員工作,例如請高年級學生介紹自己撰寫優秀小論文的過程來鼓勵和增強大家的信心,并形成以往優秀論文的范文庫供學生參考.在學生分組開展撰寫工作后,教師定期與不同的小組交流,檢查工作進度并及時解決遇到的問題.
在有些選題中,學生需要進行相關物理實驗以獲得科學數據,為此,需協調物理實驗室向學生開放,提供相關實驗條件便于學生做相關測試實驗.
2.5 成果與考核
學生在學期末提交所完成的小論文,并按照學術會議的會議報告形式,制作論文PPT向教師和同學做論文宣講,并接受質詢.通過此環節,學生的內容組織和表達能力可以得到極大鍛煉.
教師根據論文的完成質量進行評分,成績占課程最終成績的30%.此分數比重可以提高學生對小論文撰寫環節的重視.
學生為了寫論文花費了不少精力和時間,教師須密切跟蹤,仔細批閱,認真講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重要的,需要有合理的量化評分標準,使得學生感覺有公平的機制保證付出與回報的平衡.為此對選題、論文格式、內容與組織、實驗充分性、參考文獻等各個環節進行合理的分數分配,并公布給學生,使論文評分有充分依據.同時,由于對論文評價不可避免的主觀性因素存在,給論文的評分不可區分過細(例如不能采用百分制),以減少成績的爭議.最終我們在教學實踐中將論文分為4個檔次:A類為優秀;B類為良;C類為合格;D類為較差.
大學物理教學除了傳授具體的物理知識之外,還承擔著培養學生科學素養和創新能力的重要任務.而引入小論文撰寫的教學環節,是完成這一任務的有效手段.通過教研組近幾年的教學實踐,我們深切體會到這一教學環節對于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1)通過小論文撰寫,學生普遍掌握了觀察物理現象→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實驗驗證物理學科領域的研究方法,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2)通過對研究課題的深入分析,使得學生能夠深入思考,理解了學科概念和學科規律的本質,并且將離散的知識點融匯貫通,加深了學生對學科知識體系的全面認知,也提升了理論知識的教學效果.
(3)在論文撰寫中通過組員的分工協作,初步鍛煉了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為將來進一步參加科研活動打下良好的基礎.
1 張曉春,李富全,趙志洲,等. 大學物理教學現代化的研究與實踐. 大學物理,1998,17(12):37~39
2 徐小華. 教學交融,培養素質,激發創新——大學物理教學現狀調查及教改探索總結報告. 東華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26(1):84~87
3 郭守月,穆姝慧,袁興紅,等. 淺析農科大學生厭學物理的主要原因. 大學教育, 2012,1(9):99~100
何坤娜(1976- ),女,博士,副教授,主要從事大學物理的教學工作以及新型激光器件與技術等方面的研究.
2016-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