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嬌
摘要:影視藝術作品的創作要以現實為依據,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創作者的不二法寶。《花繁葉茂》和《最美的鄉村》兩部脫貧攻堅題材影視劇的熱播,不僅很好宣傳了脫貧攻堅的方針政策,更向影視劇創作者們再次證實了一個不變的創作方向:藝術創作的方法有千萬條,但歸根結底只有一條,那就是到人民群眾中去,為人民群眾而創作。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在此國家全面發展的重要歷史節點,中央電視臺一套節目黃金檔接連推出的兩部脫貧攻堅題材電視劇《花繁葉茂》《最美的鄉村》,以輕松幽默的表演風格、生動鮮活的人物形象,不僅在同時段播放的電視劇中穩居收視榜首,更讓許多以往不看電視劇、不看農村劇的年輕觀眾追劇追到停不下來。《花繁葉茂》在B站取得了高達9. 4的評分,《最美的鄉村》從6月6日開播到20日收官,15天的時間里在騰訊、搜狐、愛奇藝等網絡平臺的播放量高達幾千萬。這兩部劇的熱播不僅掀起了脫貧攻堅電視劇的收視熱潮,更讓以往令許多觀眾感到陌生與遙遠的脫貧攻堅政策深入人心,讓國家政策在民眾中得到了很好的宣傳。
《花繁葉茂》和《最美的鄉村》都是弘揚主旋律,宣傳國家精準扶貧政策的正劇,能取得這樣的收視成績與劇本的創作、演員的表演和精良的制作是分不開的。這兩部劇是主創人員腳踏實地在脫貧攻堅一線體驗生活、扎根人民進行藝術創作的優秀典范。“腳上不沾滿泥土,哪來的泥土的芬芳”,《花繁葉茂》總制片人、編劇歐陽黔森的這句話既是脫貧攻堅電視劇的制勝法寶也是所有影視藝術作品創作的根基。
一、真實,是最吸引人的地方
脫貧攻堅題材電視劇《花繁葉茂》講述的是貴州遵義播州區楓香鎮在鎮領導、扶貧干部和老百姓的共同努力下,通過三改、土地流轉等扶貧政策的成功實施,村民們集體致富奔小康的故事。與許多影視劇虛構的故事情節不同的是,這是一部根據報告文學改編的影視劇作品,不僅劇中的每一個人物都有真實的生活原型,劇中的許多事件也都是真實發生在那里的事兒。而真實,就是這部劇最吸引人的地方。
《花繁葉茂》根據貴州省文聯主席歐陽黔森發表于2017年的報告文學《花繁葉茂,傾聽花開的聲音》改編,歐陽黔森同時也擔任了這部劇的總制片人和編劇。歐陽黔森就是貴州人,一直是貴州脫貧攻堅的見證者,一年365天,他有三百多天都在脫貧攻堅一線,同鄉親們生活在一起。只有真正成為人民群眾的一份子,才能真正了解他們的生活,只有真正成為人民群眾的朋友,才能讓鄉親們敞開心扉暢所欲言,真正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所以這部劇的劇本創作人物是鮮活的、接地氣的、有生機的,語言是老百姓喜聞樂見、風趣幽默的,甚至于場景都全部是真實還原的。
除了深厚的劇本根基,演員們的精彩演繹也是這部劇之所以能深受歡迎的加分項。提前一個多月進組體驗生活,演員們在貴州與扶貧干部、老百姓們生活在一起,觀察他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甚至連他們的衣著也進行了深入的研究,這樣演出來的角色真的就像是村民們自己一樣。
二、劇情,就是自己的親身經歷
由郭靖宇擔任監制、總編劇之一的展現河北承德鄉村脫貧致富故事的電視劇《最美的鄉村》,同樣也是一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優秀影視藝術作品。《最美的鄉村》采用的是單元劇的形式,用三個獨立的故事分別展現了鄉鎮干部扶貧、女主播擔任第一書記、青年返鄉創業三種農村扶貧的不同類型。
郭靖宇曾經坦承地表示,《最美的鄉村》是河北省委宣傳部交給他的一個“命題作文”,并給他提供了很多可供拍攝的“美麗鄉村”,而他最終為什么會選擇承德作為這部劇的故事發生地與背景,是因為他就是土生土長的承德人,因為他知道再高明的藝術工作者也一定要寫自己熟悉的生活,這樣創作出來的作品才能真實有深度。雖然他本人沒有在農村生活的經歷,但是在他的團隊里,他的合作者們都有著豐富的農村生活經驗,編劇楊勇一畢業就當了鄉鎮干部,對于農村的基層干部非常了解,他們怎么說話怎么辦事兒都一清二楚。而他的另外一位合作者張弘弢,曾經當過三年的第一書記,與劇中第二單元講述的女主播到農村當第一書記的故事一樣,也是一個城里人來到農村作扶貧工作,許多的事情都是他自己的親身經歷。
《最美的鄉村》用三段式的結構,塑造了在脫貧攻堅道路上奮戰的中國共產黨人的群像。從不同的角度,用鮮活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節生動地解讀了黨和國家的扶貧政策、脫貧攻堅的路線方針,在一系列引人入盛的矛盾沖突中讓國家政策深入人心。
三、到人民群眾中去,為人民群眾而創作
《花繁葉茂》和《最美的鄉村》兩部鄉村題材電視劇的熱播,讓更多的影視劇創作者看到只要是貼近人民生活的作品,即使是農村劇也會有城市人來追;只要是扎根生活、真實反映社會現實和人民群眾精神風貌的作品,就能引起全社會的共鳴。
對于影視劇作品的創作,最怕的就是創作者們不能沉下心來,認認真真地深入生活,用外表華麗光鮮、懸浮于事的作品來“忽悠”觀眾是最愚蠢的行為,因為觀眾是永遠無法讓你“忽悠”的人,用假的、不真實的作品“忽悠”觀眾,最終被“忽悠”的永遠是創作者自己。面對著一部胡編亂造創作者自己都沒有認真對待的作品,觀眾又怎么可能去認真對待?
在走過了戲說風、穿越風、玄幻風等一系列創作風潮后,如今許多影視劇的創作又重新回歸到了現實主義題材作品上,現實主義題材的影視藝術作品創作是中國影視劇創作的主流方向,新時代的新生活要有優秀的藝術作品來展現,新時代的新追求要有優秀的創作者們做出積極向上的引導。不管影視藝術作品的創作者們在創作的道路上進行怎樣的探索,投身到火熱的生活中、以真實生活為根基創作出來的作品才是真正的現實主義作品。雖然藝術創作的方法有千萬條,但歸根結底只有一條,那就是到人民群眾中去,為人民群眾而創作。
作者簡介:封嬌,1973年8月出生,女,漢,遼寧省蓋縣,文體新聞中心副主任,大學本科,主要研究方向:文化娛樂新聞報道。
(作者單位:哈爾濱日報報業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