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和
(四川省沐川縣農業局,四川 沐川 614500)
玉米種植技術及其推廣探析
劉永和
(四川省沐川縣農業局,四川 沐川 614500)
在我國,玉米的播種面積僅次于小麥和水稻,是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玉米除用于飼料與口糧之外,也可以用于工業酒精、制作淀粉、食用油等重要原料。所以,如何做好玉米種植技術控制,并提出針對性的推廣意見,值得探討。
玉米;種植;推廣
目前,在我國農業生產種植的作物中,玉米由于品種多、高產、抗病能力較強等諸多特點,受到廣大農民的青睞。通過玉米種植技術的推廣,不但可以提升玉米產量,同時也可以提升玉米質量,確保農民豐產增收。這對于維護農村社會穩定、促進和諧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
為了確保玉米在種植過程中能夠滿足其獲得優質高產的要求,需要為玉米的種植提供一個優良的生長環境,即平整的地塊,并具有良好的通透性,土壤相對疏松以及深厚的土層。在秋季,需要做好整地處理,在播種之前進一步精細整地,確保土壤細碎、壟行標準、墑情適宜,為玉米植株后續的生長奠定良好的基礎條件。在進行玉米種植的時候,還需要做好整體的規劃,合理地進行農作物的輪換種植,這樣就可以減少多年以來重茬種植的情況,減少病蟲害的發生。玉米本身具有發達的根系,能夠從土壤之中吸收大量的營養與水分,并且對于土壤本身也擁有較強的適應能力,通過整地,就可以確保土壤之中的營養以及水分本身的均衡性,為玉米的生長建立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
1.2.1 按照種植土地的實際情況來進行選種 尤其是在選擇新推廣的玉米品種時,必須要做好土壤實際情況的合理分析,了解土壤之中蘊含的熱量、土壤肥力情況以及玉米品種生長需要的周期等。在選擇玉米品種的時候,需要合理地分析其生命周期的長短,進而選擇穩定性較好的玉米品種。一般來說,對于生命周期較長的玉米,其穩定性越高,玉米質量越好,在市場上就越能具備良好的銷售優勢。另外,在選擇種子的過程中,應該充分重視土地的濕度、溫度、酸堿度以及坡度等,盡可能選擇滿足玉米生長種植的土壤條件。
1.2.2 通過技術手段來選擇 在選擇玉米品種的時候,可以利用技術手段,同時結合歷年以來病蟲害的實際情況做好品種的針對性選擇,盡可能減少病蟲害對玉米品種的影響,確保玉米品種本身擁有較強的抗病能力。
1.2.3 按照實際的銷售情況以及玉米的價格來選擇 在選擇種子時,需要從技術層面上進行客觀科學的分析,針對玉米市場的銷售情況以及具體價格來選擇的時候,就應該將市場的導向性作用完全發揮出來,充分在掌握市場行情,同時還需要與玉米產業的指導與變化情況相互結合起來,這樣才能夠選擇出經濟效益好,市場接受度高的玉米品種[1]。
在播種之前,利用人工的方式進行篩選,將病粒、霉變粒、雜粒種子去除,確保種子本身具有較高的發芽率與純度,在播前6~7d,就需要做好種子的晾曬處理,在播前2~3d,通過多功能種衣劑來進行種子的拌合與包衣,這樣不但可以促進種子的發芽,同時也能確保出苗的整齊,快速地吸收水分。
在種植玉米過程中,播種是一個重要環節,在播種時需要結合氣候條件,在土壤含水量較大的時候進行早播處理,按照玉米品種的具體特性來合理地控制播種量。在玉米播種的時候,一般會選擇機械或者是人工兩種播種方式。利用機械來播種,不但方便快捷,同時也能提升工作效率。另外,還要求播種的深淺能夠高度一致,控制好行距。但是在選擇具體播種方式的時候,還需要考慮到區域,如東北平原地區,就適合選擇機械方式進行播種,因為不僅操作簡單,而且還可以減少工作負擔;但是在南部山地或者是丘陵等地區,就只有按照實際情況,利用人工的方式進行播種。
種植密度在玉米種植之中是非常關鍵的一項內容,通過科學合理的設置,就可以實現單位面積最大化的產量。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種植密度越大,獲取的產量就越高,對于這一項參數而言,與當地氣候的實際情況有著直接的聯系,需要通過分析土壤肥力、降水量等多方面的因素實現對種植密度的合理設置。如,對于地區降水量較大的區域,可以適當地增加種植密度,避免出現玉米吸收水分過多的情況出現;但是在降水量相對偏少的地區,則可以適當地降低玉米的種植密度,這樣才能確保在種植過程中,玉米能夠有充分的水分來吸收,并且通過應用薄膜覆蓋技術,避免過度蒸發的情況出現。如果土壤相對肥沃,也可以選擇增加種植密度,盡量避免出現營養過剩的情況,并且也能夠獲取較高的產量;如果土壤的肥力較低,則可以降低種植密度,確保玉米能夠獲取足夠的營養。
施用肥料,是玉米生長重要的營養來源,在玉米的生長過程中,需要氮、磷、鉀及微量元素等,才能夠滿足玉米生長的實際需求,這就需要在實際的種植過程中做好3種元素之間的合理控制,對肥料進行合理的調配處理。另外,按照種植地區的實際氣候、土壤情況以及施肥方式的差異,在具體施肥方面也存在一定差異化需求,需要與本地的土壤條件相互結合起來,做好肥料比例的科學設置。
在其生長過程中,玉米是非常脆弱的,苗期以及花粒期是玉米最重要的生長時段,也是各種病蟲害集中爆發的階段。在這一階段,玉米種植者需要積極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做好對病蟲害的防范。通過嚴密的監控,了解農田之中病蟲害的種類與數量,及時噴灑對路農藥,同時,與技術人員保持及時聯系,通過物理防治以及生物防治等有效措施來處理害蟲,也可以減少因為病蟲害而帶來的損失[2]。
另外,玉米葉片也會受到病蟲害的威脅。如,玉米大斑病的患病植株,其葉片存在大片的斑狀物,患病是從下往上,逐漸將整個葉片覆蓋。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其病情也會逐漸蔓延,感病面積會逐漸擴大。在玉米的灌漿末期,玉米青枯病很容易發生,其葉片就好像被開水燙過一樣,逐漸出現萎縮與枯死的現象,在其莖部會有空心感,最終導致玉米成熟期枯萎死亡。玉米螟(也稱之為鉆心蟲),會影響玉米的嫩葉生長,啃食玉米粒,直接造成玉米減產,同時,玉米螟的幼蟲還會吸食玉米雌穗中的花絲,導致雄穗的傳粉受到破壞,一旦危害嚴重時,就會直接威脅玉米的產量。玉米紅蜘蛛,一旦發病,在葉片上就會有黃白色的密集斑點出現,導致玉米植株逐漸枯黃之死;另外,它還會啃食雄穗,對于玉米傳粉造成一定的影響,最終影響其產量。
目前,大部分農民都是按照傳統的經驗來進行玉米種植,不了解先進的種植技術,這對于玉米種植業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的阻礙。所以,通過合理的宣傳,就可以改變傳統種植者的思想觀念,不斷加大對新技術的了解程度,這樣才有利于玉米種植技術的進一步推廣[3]。
推廣玉米種植技術,不僅能夠為農民創造更多的經濟收入,同時也可以增加國家的糧食儲量,這對于國家農業發展有著一定的推動意義。所以,需要得到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擴大資金的投入,不斷提升玉米種植技術的研發水平。還要指派專業的技術人員,前往田間地頭,針對農民進行技術方面的針對性指導。
通過玉米種植專門試驗田的劃分,先讓少部分的種植人員了解先進的玉米種植技術,然后通過實際的產量與品質,讓更多的農民認識到新的先進種植技術對于玉米種植增產的優勢。通過這樣的引領作用,就可以起到局部帶動整體的效果。
在我國,玉米作為重要的糧食作物以及經濟作物,擁有較多的用途,玉米可以榨成油、磨成面,提供給人們食用,同時,玉米秸稈可以制作成為飼料,提供給畜牧養殖場,提高其經濟效益。同時,玉米在釀酒、制藥等多個領域之中都得到廣泛的使用。通過推廣先進的玉米種植技術,就可以不斷地提升玉米的產量與質量,在幫助人們改善生活質量的同時,也能夠促進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
傳統的玉米種植,不但會造成大量的肥料、土地以及水資源等浪費,同時也會降低玉米的產量和質量。但是隨著玉米種植技術的改進,就使各種空間得到極大限度的使用,進一步減少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并且還可以選擇高產、顆粒飽滿的種子進行下一次的種植,在提升糧食產量的同時,也能夠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4]。
玉米本身擁有豐富的營養價值。玉米之中的防癌抗癌植物纖維素可以加速排除致癌物質以及其余的毒物,同時還可以抑制抗癌藥物對于人體的副作用;鈣能夠降低血清膽固醇,對于高脂血癥、冠心病以及高血壓等都有一定的治療與預防作用。另外,還有利于增強人的記憶力、腦力以及新成代謝能力。能夠達到延緩皺紋產生、讓皮膚細嫩光滑的效果。
總而言之,玉米本身作為一種利用率較高的作物,一直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所以,本文就玉米種植技術進行分析,并且針對玉米種植技術的推廣應用提出相對應的策略,并且分析其推廣的意義,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種植出更為高質量的玉米,同時也能夠提升玉米的利用率,促進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1]劉華,楊猛.淺談玉米種植技術及推廣應用[J].農技服務,2017(08):50.
[2]汪海濤.簡析玉米種植技術及推廣應用[J].農技服務,2017(01):57.
[3]寇中貴.玉米種植技術的推廣應用分析[J].農技服務,2017(04):36.
[4]安傳富.玉米種植技術及推廣應用研究[J].農業與技術,2017(10):119.